王 磊
(江蘇省如東縣馬塘中學,江蘇如東 226401)
政治“真學課堂”中,課程的設計需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定。無論教學還是方向,其實質都在于對學生的集中啟發(fā)引導,讓學生真正地理解知識點,牢固記憶知識,進而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掌握。
問題引領將課堂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定義在問題的設計與提問上,針對這個方面,我們要注意對問題設計的難度,要把握一定的尺度,注重對學生的啟發(fā)。在問題設置的過程中,我們既要關聯(lián)以往的教學內容,使學生理解知識點的內在聯(lián)系,又要將問題設計得有一定的難度,使學生在回答時能夠提升自身的能力。為此在教學中,我經常會針對設計的問題進行反復琢磨,讓學生真正從問題中受到啟發(fā)[1]。
例如,講解“多彩的消費”這部分內容時,課程目標中明確指出:識記消費的不同類型,并且針對消費的概念進行理解和掌握,同時針對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進行分析和理解。在這樣的目標下,我們對問題的設計要注重啟發(fā)性,學生能夠用問題來增進理解,如針對影響消費的因素,我們不能設計為:“大家認為影響消費的因素與國民生產總值有什么關系呢?”這樣的問題太難,學生難以回答??梢赃@樣設計:“大家認識貨幣嗎?”“大家說一說貨幣的流動是不是消費的一個過程體現(xiàn)?”這兩個問題看似是在問學生,其實是對學生的一種引導,讓學生思考貨幣的流通與消費的關系,而學生只要進行認真思考就能夠回答出問題。由此可見,教師在問題的設計上需要結合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問題的難度,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理解知識。
問題的設計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很多問題設計得難易適中,但仍然不能給學生以啟發(fā),這時我們就需要考慮其他方面,如問題的趣味程度、對學生的吸引力等。同時,在學生進行回答時,我們也要給予一定的引導,將問題的啟發(fā)作用發(fā)揮到最大。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針對某一個知識點進行問題的設計,問題要有一定的目標性,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理解老師的用意,對知識點真正地掌握。
例如,講解“個人收入的分配”這節(jié)課時,課本上的內容主要涉及兩個方面:“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和“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在進行“按勞分配”這部分的知識點講解時,課程目標是讓學生理解按勞分配的基本內容和要求。然而考慮到學生的閱歷,他們還并未涉及這部分的內容,為此,我在教學中設計出三個問題:“同學們,你們有誰通過自己的勞動掙到錢了呢?”“誰能具體說一說‘按勞分配’有哪些優(yōu)缺點?你有什么看法呢?”三個問題由淺入深,學生在回答的同時會圍繞著按勞分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通過對這三個內容的思考,學生更容易理解“按勞分配”的內涵,進而明確學習的目標。
目的明確地進行問題的設計能讓問題更加凸顯出一定的主題。在我們進行問題的設置時也可以融合一定的環(huán)境渲染,學生一邊感受情景氛圍,一邊思考問題實質,進而從整體上對知識點內在含義有自己的理解。
高中政治教學更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啟發(fā),對知識點已經不再是具體的講解,而是指導和點撥,其余的內容留給學生自己來自主學習。在知識點點撥的過程中,我們用問題搭建知識框架,將知識點進行一定的遷移。需要強調的是,本文中涉及的知識點遷移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對知識點的連接上。在我們進行思維啟發(fā)的過程中,可以從一個知識點的內涵啟發(fā)學生,使學生從知識點的相似道理上對新學習的知識點進行理解,全面實現(xiàn)知識點高效串聯(lián)。
例如,講解“投資理財?shù)倪x擇”這部分內容時,要求學生理解儲蓄存款的含義和投資的方式、特點。這部分的講解,我主要依托兩個方面進行問題的設計:一是學生已經在數(shù)學學科中學習到的銀行利息的計算,我通過初設問題,向學生普及銀行利息知識,問題這樣設計:“張先生有10萬元錢,他到銀行選擇理財方式存儲,銀行給出兩種理財方式,你來幫他算一算,哪種比較合適?”這個問題從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點的掌握出發(fā),遷移到這個問題上,進而對這個問題進行回答。二是通過情感層面設計出問題,讓學生能夠意識到誠信文明的真正內涵,以此豐富學生的內心情感。通過這樣兩個問題,考慮到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梳理和啟發(fā),使學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這部分知識內容。
搭建框架的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屬于比較有難度的內容。在學生進行知識點的遷移過程中,需要依靠我們對知識聯(lián)系、知識點梳理等內容進行一定的內容重組,形成自己的觀點,進而形成個性化的思維邏輯,實現(xiàn)“真學”的目的。
時事熱點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接觸到課本知識,同時也能接觸到同類的生活中的實際內容。在進行熱點的聯(lián)系過程中,我們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針對熱點發(fā)生的內容,學生用自身所學進行知識點的理解。我們用問題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學生一邊思考一邊接受新知識,對當代我國的發(fā)展有一定的理解。從問題中尋找答案,豐富頭腦,緊跟時代的步伐。
教材是教學的基礎,也是教學的參照。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對問題的設計,要盡量涵蓋得更加廣泛,使學生在回答時可以聯(lián)系當今社會的發(fā)展,從課堂上聯(lián)系的熱點中看出社會發(fā)展中反映出的問題,進而在問題的引領下對知識點進行更加深刻的理解。
“真學課堂”就是要摒棄以往“填鴨式”“應試式”“模式化”等不適合學生思維形成的教學模式,以一種靈活又富有時代氣息的教學方式進行替代。在問題引領的教學模式下,我們可以將多個內容都融入問題中,學生在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不僅對知識點進行充分理解,更形成了自身獨具的政治思想,真正學習到了政治知識點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