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菱 韓麗華
摘要:《論語》中的君子人格包含仁愛、守禮、謙敬、重道、忠信等基本精神;君子人格在現(xiàn)代社會中發(fā)揮著榜樣的作用,而與之相反的小人人格則發(fā)揮著反面作用。弘揚君子人格,對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改善社會風氣、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關(guān)鍵詞:論語;君子人格;仁愛;守禮;謙敬;重道;忠信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34-0118-04
《論語》集中闡述了為人處世的道理,其中有多次提到“君子”一詞??梢哉f,《論語》就是一部教導人們?nèi)绾巫晕彝晟?、將自己修養(yǎng)成“君子”的經(jīng)典?!墩撜Z》中君子人格的基本精神十分豐富,包含仁愛、守禮、謙敬、重道、忠信等內(nèi)容?!墩撜Z》中的君子人格是公民進行人格修養(yǎng)、建設(shè)美德社會和實現(xiàn)中國夢的重要依據(jù),是公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實現(xiàn)中國夢的重要哲學基礎(chǔ)。
一、《論語》中君子人格的基本精神
(一)仁愛
《論語》首先講明,孝悌是仁愛之本?!熬觿毡荆玖⒍郎?。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君子不論做什么事情都立足于根本,根本建立了,就能夠堅守道義了。孝、悌兩種品質(zhì),就是仁愛的根本。孝即孝敬長輩,悌即兄弟姊妹和睦,可引申為與所有同輩人和睦相處。君子能做到孝敬長輩,慈愛同輩,就是仁愛之人。能做到守禮就是仁?!翱思簭投Y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論語》認為,“仁”即仁愛,它在君子人格中處于首要的地位?!熬訜o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保ā墩撜Z·里仁》)君子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在倉促匆忙的時候或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都時時刻刻不違背仁??梢?,仁在君子心目中的地位是極高的,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能違背仁道。
君子既是安于仁愛的仁者,也是深知仁愛之益處的智者。“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保ā墩撜Z·里仁》)不具有仁愛之心的人,既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之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之中。也就是,不具有仁愛之心者不可靠,不能與之同甘共苦。由此,君子之仁之智可見一斑。君子之仁,是通過不斷修養(yǎng)自己而養(yǎng)成的。君子修養(yǎng)自己,并且將仁愛之心推己及人。君子之仁,在于“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保ā墩撜Z·憲問》)修養(yǎng)自己,來使自己保持恭敬的態(tài)度,使上層人物安樂,使老百姓安樂??鬃诱J為“修己以安百姓”這一點是很難做到的,連堯、舜也未曾做到。所以,修養(yǎng)君子人格就要努力修養(yǎng)自己,使自己具備仁德。
(二)守禮
《論語》也十分注重“禮”。這是君子人格所必需的。守禮,就要使自己的行為合乎規(guī)矩而不僭越?!肮Ф鵁o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論語·泰伯》)只恭敬卻沒有禮貌就會徒勞,謹慎卻沒有禮貌就會畏縮,勇敢卻沒有禮貌就會作亂,直率卻沒有禮貌就會尖刻傷人。守禮,要做到有分寸?!岸Y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禮節(jié)的運用,以和諧為貴。但為了和諧而和諧,卻不用禮節(jié)加以約束,也是不可行的。守禮,是為了和諧。但是,不是無原則地搞和諧,要以禮節(jié)約束使行為合乎規(guī)范,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和諧。君子是德才兼?zhèn)湔?。“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保ā墩撜Z·雍也》)君子廣博地學習文化知識,并且以禮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德才兼?zhèn)?,這樣就不會背離人生大道?!墩撜Z·衛(wèi)靈公》篇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本忧笾谧约海∪饲笾趧e人。當君子有困難時,首先求助于自己,設(shè)法自己解決,無法解決的則順其自然,而不去隨便麻煩別人,去拉攏關(guān)系。這說明君子是十分注重禮節(jié)的,不輕易打擾別人,不搞拉幫結(jié)派?!熬泳炊鵁o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保ā墩撜Z·顏淵》)君子恭敬而很少有過失,對待他人恭敬守禮,所以,君子的朋友遍天下?!暗虏还?,必有鄰。”
君子重禮,還體現(xiàn)在君子做事總是謹慎思考,不在別人面前表現(xiàn)粗魯。“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保ā墩撜Z·季氏》)君子有九種要思考的事情:看到了,要思考是否看清;聽到了,要思考是否聽清;對于自己的臉色,要思考是否溫和;對于自己的容貌,要思考是否恭順;對于自己的言語,要思考是否忠誠;對于自己做的事,要思考是否恭敬去做;對于自己的疑惑,要思考是否向人請教;對于自己的憤怒,要思考是否會造成后患;對于自己得到的東西,要思考是否是按照道義去獲得的。君子的“九思”做到了,自然表現(xiàn)得彬彬有禮?!胺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保ā墩撜Z·顏淵》)君子能做到不符合禮義的事情不看、不聽、不說、不做,所以君子是彬彬有禮之人。禮義相對于法制,具有道德的約束作用。“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保ā墩撜Z·為政》)苛政和刑罰只能約束老百姓因為害怕受刑而不敢犯罪,但不能從道德上真正約束自己。而以德性和禮制來教育老百姓,則老百姓有羞恥心,會主動自我約束自己的行為。
(三)謙敬
“謙敬”在君子人格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它表現(xiàn)為謙和恭敬的人生態(tài)度。
君子奉行謙和的做人原則?!熬又芏槐?,小人比而不周?!保ā墩撜Z·為政》)君子與人團結(jié),卻不相互勾結(jié);小人相互勾結(jié),卻不與人團結(jié)。君子搞大團結(jié),不去搞小團伙?!熬雍投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君子講求和諧之道,但不會一味地盲從,去搞同流合污;小人只會一味地盲從,搞拉幫結(jié)派,卻不講求和諧。“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君子矜持而不去爭斗,合群而不搞團團伙伙、結(jié)黨營私。君子講求和諧之道,也堅持正確的立場。君子與人交往,與人團結(jié)友愛,但對于相互勾結(jié)、結(jié)黨營私這種違背正確立場的行為,君子是不會去做的。在君子與小人的對比中,君子的和諧之道顯得更加可貴。
君子是崇尚和諧而無所爭的?!熬訜o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保ā墩撜Z·八佾》)君子沒有什么可爭斗的,如果有的話,那也只是表現(xiàn)在射箭比賽方面。比賽前,他們相互作揖,然后上馬射箭,下馬后又共同飲酒,他們的所謂爭斗也符合君子之道。君子即使是在射箭這種比賽中爭斗,表現(xiàn)出的也是君子的和氣。
君子在對待父母的態(tài)度上能做到恭敬?!笆赂改笌字G,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保ā墩撜Z·里仁》)君子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會多次委婉地相勸,即使父母責罵,不愿意聽取意見,也恭恭敬敬地不違抗,為父母操勞而不抱怨。
君子與他人交往,也保持恭敬的態(tài)度。“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對于君子來說,別人不了解他,他卻不生氣,保持恭敬的態(tài)度去待人接物?!熬铀F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保ā墩撜Z·泰伯》)君子有三種高貴的品質(zhì):使自己的表情莊重,這樣就避免暴力和怠慢了;保持自己的臉色端莊,這樣就近乎于誠信了;使自己的言辭和語氣有禮,這樣就遠離粗野和錯誤了。君子的容貌、表情和言辭,都謙恭誠敬,使自己遠離不好的品質(zhì),接近仁德的境界。
君子能做到恭敬,這在與小人的對比中更為明顯?!熬犹┒或?,小人驕而不泰?!保ā墩撜Z·子路》)只有君子,才能保持安靜舒泰而不驕橫?!熬映扇酥溃怀扇酥異?。小人反是?!保ā墩撜Z·顏淵》)君子沒有自私自利之心,總是為他人著想,成全別人的美事,卻不成全別人的惡事。小人恰好相反,因為小人自私自利。這是君子與小人的不同之處。
(四)重道
君子是重道義而看輕個人私利的?!墩撜Z·子罕》中說,君子的為人之道有三方面:“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比实碌娜瞬粫械綉n愁,有智慧的人不會感到困惑,勇敢的人不會感到恐懼。君子看重道德修養(yǎng),把道德、仁愛放在六藝之前?!爸居诘?,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保ā墩撜Z·述而》)君子以道義為立志之依據(jù),以德性為修養(yǎng)的根據(jù),以仁愛為根本,在此基礎(chǔ)上去從事六藝?!爸氐馈迸旁诘谝晃?,足見其重要性。君子把道義置于利益至上,不追求衣食等物質(zhì)生活的豐裕,只在道德上用心?!熬佑饔诹x,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君子懂得堅守道義,小人只知道追求利益。“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君子只謀求道義,而不謀求衣食。君子去耕田,不一定能衣食豐足,卻常常會挨餓;君子去學習,卻能得到俸祿。君子只為道德而擔憂,卻不為貧窮而擔憂。君子雖然生活簡樸,但在道德精神上是富足的。
君子通過不斷地學習來掌握道,如《論語·子張》篇中講:“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本訉W道,對于社會有重要作用?!熬訉W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保ā墩撜Z·陽貨》)君子學習了道,就能夠愛護人民,小人學道卻為了役使人民。君子總是堅守節(jié)儉樸素,而不去搞排場?!吧輨t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保ā墩撜Z·述而》)一個人奢侈了就會不謙遜,節(jié)儉樸素了就會顯得寒酸。君子寧可選擇寒酸而不去搞奢侈腐化??梢娭t遜是君子必須堅守的品質(zhì)。
(五)忠信
忠信是君子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墩撜Z·述而》篇中說,“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笨鬃咏虒W的四個重點,就是文、行、忠、信,忠和信均位列其中?!墩撜Z·學而》篇也提到,君子能做到:“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本影选爸倚拧弊鳛楸痉郑慌c德行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犯了錯不懼怕,勇于改正。君子忠信,尤其體現(xiàn)在君子對待言與行的態(tài)度中。君子注重言行一致。“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保ā墩撜Z·憲問》)君子以說得多、做得少為恥?!熬佑G于言而敏于行?!保ā墩撜Z·里仁》)君子想要在言辭上謹慎,而在行動上敏捷。也就是君子少說多做。“先行其言而后從之。”(《論語·為政》)君子先把要說的話做了,先把事情做了,然后再把它說出來。君子言行一致,才能踐行誠信之道。
君子忠信,便會坦蕩、無懼。“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保ā墩撜Z·述而》)君子內(nèi)心坦蕩無私,小人卻時常感到哀愁。在《論語·顏淵》篇中,孔子說:“君子不憂不懼?!本訌牟桓械綉n愁,也不感到恐懼。孔子又說:“內(nèi)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君子主忠信,從不做違背忠信、令自己內(nèi)疚的事,所以不會感到憂愁和恐懼。
二、現(xiàn)代社會中君子人格的榜樣作用和小人人格的反面作用
《論語》中常常將君子與小人兩種人格進行對比??梢哉f,君子與小人是兩種截然相反的人格。在現(xiàn)代社會中,這兩種人格依然存在,且對社會起著相反的作用。具有君子人格的人與人交往,態(tài)度沉靜謙和,而具有小人人格的人狂妄自大,驕橫無禮。“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保ā墩撜Z·子路》)例如:社會中上有些人與他人交往莊重適度,謙和有禮,而有些人傲慢無禮,經(jīng)常口出狂言,高傲自大,惹是生非,擾亂治安。
具有君子人格的人積極向上,追求道義,將個人利益視為浮云;而具有小人人格的人沉淪向下,眼里只有利益。如《論語·憲問》篇所說:“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庇秩纭墩撜Z·里仁》篇所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追求道義,小人看重利益。如市場中有些商人做生意以符合道義為前提,公正無私;而有些黑心商人總見利忘義,弄虛作假,非法謀取不義之財。具有君子人格的人看輕名利,因而遇到事情都能自己解決;具有小人人格的人由于處處想著個人私利,投機取巧,總盼望著別人能夠替自己解決問題?!熬忧笾T己,小人求諸人?!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當自己的事業(yè)遇到困難時,君子坦蕩無私,憑自己的才能脫穎而出;而小人總想著到處送禮、拉關(guān)系,憑借不義之舉獲取私利。
具有君子人格的人道德崇高,他們?yōu)閲业拇缶种?,希望國家法制健全,社會安定;而具有小人人格的人只追求一己私利,懷念鄉(xiāng)土?!熬討训拢∪藨淹?;君子懷刑,小人懷惠?!保ā墩撜Z·里仁》)例如,當城市根據(jù)合理規(guī)劃,需要拆遷時,有些人為城市建設(shè)顧全大局,慷慨搬遷,而有些人家乘機索取高額補貼,不達目的就賴著不搬遷,當釘子戶,嚴重影響城市建設(shè)的大局。
具有君子人格的人與具有小人人格的人對待錯誤的態(tài)度也截然不同?!靶∪酥^也必文?!保ā墩撜Z·子張》)君子坦蕩無私,小人總是掩飾自己的錯誤。“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保ā墩撜Z·子張》)君子的過錯如日食和月食。君子有過錯,人們都見到;改正過錯,人們都敬仰他。如官員中有的人犯下大錯之后,總是想盡辦法掩飾,生怕別人知道自己的行跡,直到被“反腐”落馬后,其卑劣的作為才公諸于世;而有的人行為正直,極少犯錯,即使偶爾犯錯也從不遮遮掩掩,而是勇于改正。
具有君子人格的人希望別人過得美滿順利,而具有小人人格的人卻希望別人事事不順?!熬映扇酥溃怀扇酥異?。小人反是?!保ā墩撜Z·顏淵》)具有小人人格的人,對待同學,總希望別人考試失利;小人對待同事,總希望別人業(yè)績比自己差;小人對待同行,恨不得競爭對手事業(yè)失敗。
君子做事坦蕩無私,而小人總怨天尤人?!熬犹故幨?,小人長戚戚?!保ā墩撜Z·述而》)例如,現(xiàn)今國與國之間,中國等國作為君子之國坦坦蕩蕩,堅持正義,以直報怨;而美、日等小人之國相互勾結(jié),搞霸權(quán)主義,處處惹是生非,給世界帶來戰(zhàn)亂和紛爭,使國際局勢動蕩不安。
三、《論語》中君子人格的現(xiàn)代意義
當前社會因君子人格的缺失而存在著嚴重的道德滑坡現(xiàn)象,如:年邁的老人或是懷抱嬰兒的婦女登上公交車,周圍的青年竟無一人讓座;職場之內(nèi),處處爾虞我詐、落井下石;不孝不悌事件層出不窮;坑蒙拐騙、假冒偽劣事件頻發(fā);因小事互不相讓甚至大打出手;等等?;谑里L日下的現(xiàn)狀,君子人格的現(xiàn)代意義顯得尤為重要。
(一)提升公民個人素質(zhì)
君子所具有的仁愛、守禮、誠敬、謙和、重道、忠恕等品質(zhì),能幫助公民提高個人修養(yǎng)。
具有君子人格的公民不執(zhí)著于追求衣食等物質(zhì)生活,而是謹言慎行,使自己接近正道的境界?!熬邮碂o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例如當今在基層崗位上,有許多具有君子人格的人雖然拿著微薄的工資,做著最底層的工作,但仍然堅守在崗位,默默奉獻。他們是基層的工作者,也是不貪求享樂、品德高尚的君子。公民具有了君子人格,就不會在困難面前感到憂愁、疑惑、懼怕?!墩撜Z·憲問》篇中提到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公民自我修養(yǎng)達到仁者、智者、勇者的君子境界,一切困難也就迎刃而解了。公民具有了君子人格,就為自己做事打下了堅實的道德基礎(chǔ)。“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君子人格能幫助公民以道義為根本,用禮貌去推行,用謙遜去表達,用誠信去完成每一件事。“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君子人格能幫助公民提高個人修養(yǎng),承受重任,而不局限于只接受小的考驗?!熬右晕臅?,以友輔仁?!保ā墩撜Z·顏淵》)具有君子人格的公民用文采來結(jié)交益友,通過結(jié)交益友反過來提高自己的道德品性。
(二)有利于建設(shè)美德社會和實現(xiàn)中國夢
君子人格的弘揚,有利于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風氣,提高公民整體素質(zhì),改善人際關(guān)系,有利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君子人格的弘揚有助于發(fā)揮君子的榜樣作用,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熬雍V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保ā墩撜Z·泰伯》)具有君子人格的人對親人忠厚深情,不因境遇變好而拋棄患難之交,他們能帶動普通人發(fā)揮仁愛之心,重視親情、友情,從而帶動整個社會形成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
具有君子人格的人可為社會擔當大任?!坝芯又浪难桑浩湫屑阂补?,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保ā墩撜Z·公冶長》)具有君子人格的人行為莊重,做事恭敬,惠及他人,信義待人,使社會更加和諧。《論語·泰伯》篇講到,君子“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可以托付給他重大的事;“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即使面臨生死關(guān)頭,他也絕不屈服。像我們國家派出的維和部隊,地震中救死扶傷的解放軍和消防員,他們都是承擔社會大任的君子。
對于黨和政府的執(zhí)政人員來說,君子人格的弘揚有助于肅清不正之風,貫徹落實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為民做好事、做實事?!墩撜Z·堯曰》篇講到君子要做到“尊五美,屏四惡”。“五美”即“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君子給百姓以恩惠能做到不浪費,役使老百姓勞作而不招致怨恨,有所欲望而不貪婪,莊重而不傲慢,威嚴而不兇猛。“四惡”即“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不經(jīng)教化便肆意殺戮,這是虐待;不加告誡便要求成功,這是殘暴;不加督促而突然限期,這是賊害;給人財物,卻出手吝嗇,這是小氣。若執(zhí)政人員能做到五美而避免四惡,如此,便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擇可勞而勞之……欲仁而得仁……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論語·堯曰》),這樣,就會社會風氣清正,人民生活幸福。
若人人做到了修養(yǎng)君子人格,則社會和諧有序,則有利于建設(shè)美德中國、美德社會?!墩撜Z》中的君子人格所包含的仁愛、守禮、謙敬、重道、忠信等優(yōu)秀品質(zhì)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涵,是指導公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實現(xiàn)中國夢的重要哲學依據(jù)。實現(xiàn)中國夢需要和諧穩(wěn)定、風清氣正的社會做依托和目標,《論語》中的君子人格有助于這種和諧社會的建設(shè),所以它是中國夢的重要哲學基礎(chǔ)。
注:張慧菱的這篇論文是在韓麗華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的。
參考文獻:
[1](春秋)孔子.論語譯注(簡體字本)[M].楊伯峻,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