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果
摘要:近年來,新課程標準改革實行后給教學工作帶來的益處越發(fā)明顯,教學質(zhì)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大不同于以前,教育行業(yè)的進步不容小覷,在小學語文學習中,閱讀學習對學生和教師而言既重要也比較困難。為了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教育質(zhì)量,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huán)。其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而且還是識字和寫作的基礎和前提。為此,我們語文教師應給與充分關注,緊緊抓住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進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有效性。閱讀是提高學生思維和寫作水平的重要一環(huán),同時也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對學生語文水平產(chǎn)生深遠影響。此外,在閱讀教學中,學生的思想和情感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便于學生深化理解、親身體驗、情感熏陶和思想啟迪。為此,我們語文教師要靈活選擇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想方設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進而為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奠定堅實基礎
一、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
我國語文閱讀教學過于傳統(tǒng)化。語文教師進行閱讀教學時,沒有提供有效的閱讀方法,對學生實施的閱讀教學沒有靈活性。例如,對古詩詞進行鑒賞教學時,教師通常讓學生以背書的方式對整個詩詞背誦,卻沒有對詩詞的語言以及情感含義進行詳細的解讀,這就使得閱讀課程教學變得十分枯燥,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師則過分關注閱讀備課。教師在備課時,把整個課程設計得天衣無縫。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只是生搬硬套使得這些課程設計過于生硬,沒有活力。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完全被教師占用。
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2.1、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才能積極主動的學習,才能實現(xiàn)高效教學。在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如采用情景教學的方法,使學生融入到文章中,深入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采用引導教學的方法,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對閱讀有了一定的興趣,閱讀能力自然就會提高。
2.2、鼓勵學生進行閱讀積累,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只有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就需要對語言知識進行不斷的積累。在平常的寫作總要及時總結好詞好句,要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總結閱讀方法,發(fā)現(xiàn)好詞好句要及時總結,并且進行相關的記錄以便進行復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在進行閱讀時要做好閱讀筆記,通過閱讀筆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教師在讓學生從寫讀后感做起然后寫評價,最后學生明白讀書筆記是怎么做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讀一些好的文章,在閱讀時要做到有感情,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學生理解文章的水平就會提高。
2.3、強調(diào)文章內(nèi)涵,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文章內(nèi)容。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獨特的內(nèi)涵,小學語文教材的選擇更是有針對性,小學是學生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小學語文教材的選擇要考慮到是否對學生人生觀的形成有引導作用。語文閱讀不僅是讓學生理解文章的大意,而是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理解了解社會現(xiàn)狀,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教學中老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理解文章的能力,還要讓學生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只有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才會擺正學習的態(tài)度,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
2.4重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 ,在閱讀教學中,應集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學生的獨立性。我們應多留給學生一些自由空間,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尊重他們自己的意見,自己的想法。所以在閱讀訓練教學時,要多給他們一些自由,讓他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作為老師,要的只是對他們正確地引導,閱讀過程中的適當提示,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得到提高,閱讀能力和有效性才能得到培養(yǎng)。
2.5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不僅推動者時代發(fā)展和社會進步,而應影響著人們的衣食住行等等方面,同時也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現(xiàn)代社會不僅要求學生具備專業(yè)知識,還要求在學生具備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著同樣是對小學語文教學帶來的嚴峻考驗?!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閱讀是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史為和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是學生、教師和教材三方的對話和交流。為此我們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而現(xiàn)代信息技術可以構建適宜閱讀氛圍,拓展閱讀的內(nèi)涵。
三:結束語
言而總之: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點滴教學體會,我們其他語文教師在運用時應充分考慮學生層次不同、教學任務不同和教師教學特點不同而靈活運用,效果方能凸顯,然而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是一項艱巨性事業(yè),具有階段性和復雜性,絕非一蹴而就,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語文教師充分意識到閱讀的獨特作用,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對待閱讀教學,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貼近小學生認知思維,那么我們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會得到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探究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 李桃.課程教育研究. 2016(19)
[2]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 陳玉華.課程教育研究. 2016(06)
[3]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 史振泉,韓克思.學周刊. 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