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峰 姜 艷
浙江省湖州市中醫(yī)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筆者以柴胡溫經(jīng)湯治療女性面部復發(fā)性皮炎,取得一定療效,報道如下。
納入2015年1月~2017年9月我院女性面部復發(fā)性皮炎患者90例,年齡18~53歲;病程3~38個月。隨機分為兩組,各45例。對照組平均年齡32.57±4.68歲,平均病程11.95±2.54個月;治療組平均年齡32.88±6.22歲,平均病程12.21±7.56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指導兩組患者于日常生活中防止日曬風吹,忌酒、海鮮、辛辣及刺激性食品,少食牛羊肉,多食蔬菜、水果及清淡食物,忌用熱水沐浴和洗臉,停止使用任何化妝品,面膜。避免燙染頭發(fā)等。對照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海南普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每次5mg,每天1次。維生素C片,每次0.2g,每天3次,療程8周。治療組予柴胡溫經(jīng)湯:吳茱萸、桂枝、干姜、阿膠、甘草各5g,肉桂、川芎、黨參、丹皮各10g,紅棗20g,當歸、白芍、姜半夏、柴胡、黃芩各15g,麥冬30g。每天1劑,分2次服,療程8周。
3.1 療效標準:客觀癥狀包括丘疹、脫屑、紅斑、毛細血管擴張、膿皰,主觀癥狀包括瘙癢、疼痛、緊繃感、灼熱。各個指標按4級評分法:0為無,1為輕度,2為中度,3為重度。療效指數(shù)=[(治療前分值-治療后分值)/治療前分值]×100%,療程結(jié)束后2周復診。痊愈:療效指數(shù)≥90%,顯效:治療指數(shù)60%~89%,進步:療效指數(shù)20%~59%,無效:治療指數(shù)<20%。
3.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由于特殊的生理周期和現(xiàn)代快速且壓力大的社會環(huán)境,導致了各個不同階段下女性面部皮膚的敏感程度不同,現(xiàn)在的女性對于美的追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由此出現(xiàn)的各種面部疾病層出不窮,面部復發(fā)性皮炎即是其中之一,病因尚不明,可能與對花粉、化妝品等過敏,或日照、溫熱、塵埃等刺激有關(guān)。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中醫(yī)學認為,患者外感風熱毒邪,里有濕熱內(nèi)蘊、陰液耗傷,因此,治療或以寒涼滋陰為主,或以清熱解毒為主,易反復發(fā)作,尤其是慢性炎癥及修復過程,常使患者非常痛苦,面部陣發(fā)性烘熱,下午或晚上加重,輕度或不伴有瘙癢,面部皮膚干燥或油膩,容易激惹,面部肌膚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毛細血管擴張。僅以寒涼滋陰或者清熱解毒治之,無異于揚湯止沸,治療短時可得到好轉(zhuǎn),而一旦停藥,就容易復發(fā)。在長期的治療過程中,多數(shù)患者伴有輕度的精神癥狀,焦慮多見,時常容易出現(xiàn)失眠、煩躁、易怒、眨眼,主訴大多冗長復雜,對于治療的過程和用藥記憶準確,感情世界十分豐富,對于暗示有非常強的接受性。
小柴胡湯的主癥為寒熱往來,休作有時,默默不語等,恰合面部皮炎中陣發(fā)性潮熱這一表現(xiàn),遵“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的原則,見到面部皮炎中出現(xiàn)陣發(fā)性潮熱或者容易激惹的患者就有使用小柴胡湯的依據(jù)。溫經(jīng)湯的主癥為月經(jīng)不調(diào)、暮即發(fā)熱、唇干、瘦弱、膚白、皮膚干燥或者手足皸裂、長期腹瀉等癥狀。面部皮炎的婦女大都在三十歲左右,處于事業(yè)和家庭雙重壓力下,無論是精神和身體方面都處于相對低下的狀態(tài),容易出現(xiàn)月經(jīng)不調(diào),失眠煩躁,手腳冰冷、手足干燥甚至皸裂,尤其是到了下午或者晚上會出現(xiàn)相對疲勞加重。面部由于各種原因或過度的護理而導致的屏障功能受損,敏感性增加,出現(xiàn)的面部陣發(fā)性潮熱、持久性紅斑、瘙癢,干燥、易激惹等情況,符合溫經(jīng)湯適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