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覺
做父母的,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但現(xiàn)在卻不乏心恨父母、覺得自己并不快樂的孩子。親子間的危險關(guān)系暗流涌動,導致家庭矛盾和沖突頻發(fā)。可憐天下父母心,最可憐的是,有的父母本是真心愛自己的孩子,卻把孩子“愛”成了家庭的不孝之子,“愛”成了社會的不忠不義之人,甚至“愛”成了觸犯國法的罪人。我們是否思考過,應(yīng)如何愛自己的孩子?
老子《道德經(jīng)》講道:“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覷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
這段話的意思是:想治理天下,卻采用強制的辦法,我看他無法達到目的。天下人是神圣的,不能在他們身上施加強制的措施。如果有人采取強制的辦法,那肯定會失敗。所以說,圣人不會刻意去做什么,所以不會失敗、不會犯過失。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隨,有輕噓有急吹,有的剛強,有的羸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種極端的、奢侈的、過度的措施法度。
老子的智慧,啟發(fā)了我對如何愛孩子的悟道:
父母們都有一個目標,想要孩子成為自己心中所期待的樣子,從小嚴格管教,甚至采取強制方法和暴力手段。但在我遇到的家庭教育指導的案例中,凡是有著如是家教觀念的父母,最終大都不能達到目的,甚至有的適得其反,使親子間反目成仇。
每一個孩子的生命都是神圣的,靈魂是純潔的,天生具有冠軍的精神品質(zhì)。就像植物一般有著自然的本性和自我成長的意愿,需要父母們尊重和滿足。每一個孩子來到世間,都有各自的秉性和特點,他們天生的優(yōu)缺點是客觀存在的,具有獨立性和差異性。
而今,做父母的卻把孩子視為己有,以主觀意志違背孩子客觀的成長規(guī)律。父母們?nèi)绻€不能清醒過來,依舊對孩子強制管教,甚至加以暴力,強力把持孩子的人生,就注定會失去孩子的心。以強制或暴力作為教育好孩子的手段,是對孩子心理和人生最大的毀滅。而這種情況下,父母往往對自己的錯誤毫不知情,還會堅定地對天下人說:“這都是為孩子好!都是因為太愛孩子了??!”其實,是父母不會愛孩子,不知不覺中走上了自取滅亡之路。
做父母的愛孩子,首先,尊重孩子的生命和自我成長意愿,不以父母的主觀意志強加于孩子。其次,不妄為,不對孩子采取強制管教和暴力措施。最后,做到遵循孩子生長的客觀規(guī)律,順應(yīng)自然,不苛求、不強制、不把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這樣愛孩子的結(jié)果就是,孩子會懂得父母的舐犢之情,自然會有反哺之心,親子關(guān)系就是好的;孩子處處感受到有父母的愛,自然會有一顆愛心,永永遠遠地敬愛父母!
我倡導自然無為的愛,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智慧,更是華夏民族的一種精神,希望可以幫助天下得“道”的父母們,悟道和踐行自然無為的“愛”,從而提升父母愛孩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