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一思
摘 要:朱子讀書法是古代最有影響的讀書方法論,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的學生匯集他的訓導概括歸納出來的,共六條: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朱子讀書法是我國古代最系統(tǒng)的讀書法,集古代讀書法之大成,值得認真研究和參考。
關鍵詞:閱讀教學;解讀書法;現(xiàn)代啟示
一、語文閱讀教學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中心。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它具備聽、說、讀、寫訓練的綜合性,既是識字的重要途徑,又是寫作的必備前提。只有抓住閱讀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才能占領語文教學最主要的陣地。
閱讀教學也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多年來,許多學者都嘗試著進行閱讀教學的改革和試驗,“閱讀教學三步法”“閱讀教學五步法”等閱讀教學模式五花八門、層出不窮,卻沒能改變閱讀教學亟待解決的現(xiàn)狀。冷靜思考,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一邊呼吁語文教育要實現(xiàn)“科學化、民族化、現(xiàn)代化”、一邊卻只會照搬各式各樣的教學模式,把我們寶貴的語文傳統(tǒng)教育給拋棄了,這著實是一個遺憾。研究語文教育,不僅需要現(xiàn)代的科學方法,也需要對歷史加以考察,從傳統(tǒng)文化中去汲取我們需要的養(yǎng)料。
二、解讀“朱熹讀書三法”
1.循序漸進
朱熹主張“凡讀書,須有次序。且如一章三句,先理會上一句,待通透;次理會第二句,第三句,待分曉;然后將全章反覆細繹玩味”。意思是讀書要根據(jù)自己的能力,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不要盲目追求速度,要穩(wěn)扎穩(wěn)打,弄懂了前面的語句,再接著讀下面的才行。
2.熟讀精思
朱熹認為讀書既要熟讀成誦,又要精于思考。“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弊x書要背誦,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反復朗讀直至熟讀課文,達到可以背誦的程度,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熟讀成誦”的讀書方法。只有把文章內(nèi)容讀得爛熟于心,然后進行精心思考,經(jīng)過“無疑—無疑—解疑”的過程才能把知識內(nèi)化成自己的東西。
3.著緊用力
朱熹認為讀書應該具有猶如救火治病那樣的緊迫感,撐上水船那樣不進則退的頑強作風和破釜沉舟那樣勇往直前的精神?!坝鄧L謂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即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有不到者乎?”讀書的過程必須“寬著期限,緊著課程”“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緩”。
仔細研究以上三種讀書法和如今我們新課標提倡的閱讀教學目標和教學原理、原則有不謀而合之處,也相應地帶給我們啟示。
三、朱子讀書法的現(xiàn)代啟示
1.備學情
“循序漸進”是一條教學原則,也是讀書法綱領之一,是指讀書要按照書本的邏輯體系和學習者的水平有系統(tǒng)、有步驟地來進行。語文閱讀教學較之于數(shù)學理科課程,沒有很嚴格的有序性,但是也要求閱讀教學要符合學生在各個年級階段的閱讀水平和能力。如今很流行的備課三部曲“備學情、備教材、備方法”中,將“備學情”放在了第一步,目的就是為對學生已有的學習區(qū)域有一個把握,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與能力,以學生為本,安排合理可行的閱讀訓練,幫助學生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發(fā)展閱讀能力。所以,要做到循序漸進,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首先要做的是“備學情”。
2.三個主體性的統(tǒng)一
虛心涵泳,“虛心”即要仔細體會書中的內(nèi)容,不要先入為主,牽強附會,“涵泳”是為“虛心”的延伸,就是在不先立己說的前提下,反復咀嚼,細心玩味。首先,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要堅持這三者的主體性。任何一篇文本的最初創(chuàng)作,都不是為了我們現(xiàn)在的教師“教”和學生的“學”而創(chuàng)作的,學生學是為了通過對別人思想感受和理解而擴大自己的思想視野和情感感受的范圍和深度。教師的教學有主體性,體現(xiàn)在他有根據(jù)自己對文本獨立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解讀文本,并且獨立有個性地組織語文教學的權利。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則是指教學的一切程序最終都落實到學生的“學”上,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是積極的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服從者,他可以針對課文提出自己的見解,形成自己的思想。
3.知識與能力
切己體察,只關乎知識的實踐和運用,閱讀要身體力行,將自己的生活體驗結合起來。這里就折射出知識與運用的關系也就是知識與能力的轉換問題。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有時會走向過于重視語文知識的偏向。我們認為,傳授語文知識是必要的,不是說教師不能在閱讀課堂上講知識,而是要有度,不能拔高,不要過于強調知識的體系化,不要脫離能力的培養(yǎng)去孤立傳授知識。例如不能將閱讀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語音識字的傳授本末倒置。
“朱子讀書法”是我們古代教學理論寶貴的財富,深度地挖掘和遷移它的含義能夠對我們的教學有所啟示。在語文教育的研究和實踐中,應重視繼承優(yōu)秀教育傳統(tǒng),通過對朱子讀書法的解讀,尋找其與當代語文閱讀教學的聯(lián)系,目的就是學習民族語文教學中的寶貴經(jīng)驗,使優(yōu)秀的教育傳統(tǒng)在新時代繼續(xù)閃耀光彩。
參考文獻:
[1]黎靖德.朱子語類[M].岳麓書社,1997-11.
[2]王富仁.語文教學與文學[M].廣東教育出版社,2017-07.
[3]孫培青.中國教育史[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朱永新.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史[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07-0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