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菊 張 俊
正陽縣中醫(yī)院骨科,河南駐馬店 463600
腰椎間盤突出癥作為骨科臨床常見疾病,其主要表現(xiàn)為單側或雙側下肢出現(xiàn)麻木及腰部疼痛等,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不利影響。近年來,臨床上多采用針灸、理療等方法治療本病,并取得較好的療效[1]。本院采用獨活寄生湯加減聯(lián)合中醫(yī)骨傷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3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8例。觀察組,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齡40~56歲,平均年齡為(47.73±2.11)歲;病程7個月~3年,平均病程為(1.63±0.21)年。對照組,其中男35例,女33例;年齡42~59歲,平均年齡為(49.23±2.01)歲;病程6個月~3年,平均病程為(1.57±0.32)年。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中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并經過CT或MRI確診。排除妊娠以及中藥過敏、精神障礙者。
對照組采用舒血寧注射液(神威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3020795)稀釋于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注射,20 ml/d,同時配合牽引理療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獨活寄生湯加減聯(lián)合中醫(yī)骨傷手法治療,方藥組成為獨活、牛膝、杜仲、川芎、當歸各15 g,桑寄生、秦艽、人參、茯苓、白芍、熟地黃、防風、甘草各10 g,細辛、肉桂心各6 g。若氣虛則加黃芪30 g,寒濕加防己10 g、附子10 g;陽虛加鎖陽10 g。上藥加水煎服,1劑/日,早晚溫服。中醫(yī)骨傷手法具體包括:①穴位放松按摩 患者取俯臥位,囑其腰背及臀部肌肉放松,醫(yī)師涂抹精油于腰間,取手背、腰腿及背部阿是穴、腎俞穴和承扶穴,自臀向腰疊掌按壓上下按摩8~10次,手法由輕到重,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達到舒適放松狀態(tài);②復位療法 患者取俯臥位,醫(yī)師用大拇指順著其脊柱棘突對脊椎進行復位,力度緩和,由輕到重;③運動療法 患者取仰臥位,醫(yī)師通過牽引和直腿抬高的手法幫助其活動腰間關節(jié)。手法治療1次/d,30 min/次。2組均治療1個月為1個療程。
參照文獻[2]制定相關療效判定標準:①治愈 臨床癥狀完全或大部分消失,直腿抬高達85°左右;②顯效 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直腿抬高可達到70°以上;③有效 臨床癥狀逐步消失,直腿抬高有改善;④無效 臨床癥狀無改善。參照文獻[3],應用VAS及JOA評分對2組治療前后腰部疼痛及功能活動進行評價:其中VAS評分總分為10分,分數越高疼痛程度越大;JOA評分則包括主觀癥狀、臨床體征、日常生活受限以及膀胱功能等方面,分值范圍為0~29分,分數越高功能恢復越好。觀察記錄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應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94.1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2.35%,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68,例,%)
與對照組比較△P<0.05
治療前,2組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前后差值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VAS評分比較(n=68,分,
與對照組比較△P<0.05
治療前,2組JO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JOA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且治療前后差值也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JOA評分對比(n=68,分,
與對照組比較△P<0.05
觀察組有2例腹瀉,無頭暈以及藥物性皮疹發(fā)生;對照組有4例頭暈,3例腹瀉,2例藥物性皮疹,觀察組總不良反應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n=68,例,%)
與對照組比較△P<0.05
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是由于腰椎間盤發(fā)生磨損或出現(xiàn)退化性病變,髓核含水量不斷減少,髓核突出壓迫脊髓和神經根從而引起下肢及腰骶部酸痛;其治療以控制炎癥反應、促進腰部血液循環(huán)、改善神經水腫粘連、緩解壓迫為主。近年來中醫(yī)骨傷手法普遍應用于腰椎盤突出癥,并取得一定療效。
本文通過比較獨活寄生湯加減聯(lián)合中醫(yī)骨傷手法與舒血寧注射液聯(lián)合牽引理療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這與曾文英等[4]報道結果相符,表明獨活寄生湯加減聯(lián)合中醫(yī)骨傷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顯著,這可能與中醫(yī)手法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改善體征有關。治療前2組VA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與劉金鳳[5]報道一致,表明獨活寄生湯加減聯(lián)合中醫(yī)骨傷手法能顯著減輕腰部疼痛,這可能是因為穴位按摩能促進藥物吸收,使藥效加倍。獨活寄生湯中獨活、桑寄生活血化瘀,通痹活絡,而肉桂驅寒止痛,有研究[6]表明,獨活寄生湯不僅能改善腰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疼痛,還能提高免疫力,促進免疫平衡。另有報道[7]顯示,中醫(yī)手法可調節(jié)內環(huán)境,并通過激活疼痛抑制系統(tǒng)發(fā)揮鎮(zhèn)痛作用。治療后觀察組JOA評分及該評分前后差值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獨活寄生湯加減聯(lián)合中醫(yī)骨傷手法能顯著促進腰部功能恢復。這可能和杜仲、熟地、牛膝強壯筋骨、滋補肝腎,茯苓、甘草、人參健脾益氣等作用相關。有報道[8]稱,獨活寄生湯各成分間相互作用,起到標本兼顧、祛邪扶正的作用。本試驗中,觀察組無藥物性皮疹出現(xiàn),對照組有2例出現(xiàn),但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可能與患者例數較少有關。觀察組總不良反應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獨活寄生湯加減聯(lián)合中醫(yī)骨傷手法能顯著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對腰椎盤突出癥施以獨活寄生湯加減聯(lián)合中醫(yī)骨傷手法,不僅能顯著提升臨床療效,還能緩解疼痛,促進腰部功能恢復,降低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