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萍萍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素質教育理念日漸深入人心,而教育部關于深化課程改革的意見中也將核心素養(yǎng)體系放在了深化課程改革和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上,可見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于教育的重要性。高中政治課作為傳導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的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認同感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讓他們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一、在課堂教學互動中形成核心素養(yǎng)
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首先要清楚,對于政治學科來說,什么是核心素養(yǎng)。高中政治學科所講的核心素養(yǎng),指的是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在生活中遇到不確定的情況時,能夠綜合運用自己在政治學科中所學知識,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換而言之,就是人們要以正確的方式、合適的途徑去尋求問題的解決。而這種將政治課程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的能力,就是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課堂是教師與學生相遇的地方,也是兩者進行思想交流和知識傳遞的地方,所以其對于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自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課堂不僅是教師的“一言堂”,還是學生參與教學互動的地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注意多與學生互動,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真正將教師所講的知識或者案例融會貫通,以提高核心素養(yǎng)。
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起到引導的作用。如教師可為學生提供一個案例,然后留下一些問題,并且為他們提供一些線索或者思考方向,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引導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教學的目的在于教與學,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指引正確的方向,讓學生能在正確的道路上探索和前進,這也是他們形成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之處。
二、在有意義的學習中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學習的關鍵在于領會和領悟,學生能否真正將教師所講的東西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這一點非常重要。核心素養(yǎng)是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和品格,要想培養(yǎng)這樣的品格,不僅涉及政治學科,還可能與哲學、法學、社會科學等多種學科有一定的聯(lián)系。除此之外,核心素養(yǎng)反映了學生自己所具備的觀念與國家、社會所認同的價值觀,是個人修養(yǎng)、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的體現(xiàn)。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就要開展有意義的教學。如關于價值觀的培養(yǎng)和引導,教師可以列舉關注度比較高的社會新聞或者值得討論的案例。一方面,能夠引起學生的關注度;另一方面,由于更加貼近現(xiàn)實生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覺得更加有意義。如果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或者與他人的交流,能夠得出正確、合適的觀點,這就能夠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獲得正確對待事物的方法。
高中政治課程是對學生思想、人格和態(tài)度的培養(yǎng),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顯得非常重要,教師要打開學生探索求知的大門,激發(fā)他們對于真理、對于知識的追求,才能真正將政治思想融入他們日常行為中。
三、在動態(tài)教學研究中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每個人作為獨立個體而存在,差異就無可避免。同樣,既然差異的存在是合理的,那么我們就應尊重這種差異。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對政治學科的興趣,教師就應當重視這種差異?;蛟S因為過去的生活不同,或許因為現(xiàn)在所處的狀態(tài)不同,這都可能造成學生之間的差異。因此,對于不同認識水平和不同態(tài)度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挖掘其中的原因,并且分析其發(fā)展趨勢,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激發(fā)學生的閃光點。
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的高中政治課堂,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還要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知識的學習是基礎,培養(yǎng)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才是教學的關鍵。因此,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和對學生差異性的尊重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并在生活中能遇事冷靜、獨立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提高核心素養(yǎng)。
四、結語
核心素養(yǎng)已經成為當代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和能力。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教師更應該適應時代的要求,關注課堂上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改良和改善教育方法,提高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能力,讓課堂真正成為教師與學生共同進步、共同學習的地方。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郵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