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驊 ,黃宗濤 ,藺建忠
(1.甘肅省中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50;2.玉門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甘肅 玉門 735211)
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CD)是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相關的術后常見并發(fā)癥之一,主要表現(xiàn)為認知和記憶功能受損、語言障礙、社會適應能力下降等。研究表明,POCD會使患者住院時間延長、死亡率升高,甚至發(fā)展為老年癡呆癥,從而喪失獨立生活能力,給患者家庭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1]。迄今為止,POCD仍沒有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其發(fā)病機理尚不清楚。研究表明,手術創(chuàng)傷、年齡、麻醉藥物等均是POCD的危險因素[2-4]。近年來,右美托咪定對POCD的治療作用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5-6]。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具有良好的護腦、止痛和麻醉效果[7-9]。本文以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右美托咪定對腦損傷老年患者POCD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2013年8 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60例,平均年齡(68.12±4.62)歲,其中男29例,女31例?;颊呔M行腦損傷手術,按照隨機字母表法分為兩組,安慰劑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齡(68.24±5.21)歲;右美托咪定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齡(67.75±6.63)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年齡≥65 歲;(2)無神經(jīng)、精神系統(tǒng)疾病史;(3)ASAⅡ~Ⅲ級;(4)術前簽署知情同意書。
(1)簡易智力狀態(tài)檢查表(MMSE)測試 <23 分;(2)有精神心理疾病史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發(fā)癥者;(3)使用抗焦慮類藥物或吸毒、藥物成癮者;(4)視力嚴重下降、聽力障礙無法溝通者;(5)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6)術中出現(xiàn)嚴重心律失常不能糾正≥10 min;(7)難以維持正常心排量,需二次轉機者;(8)術后3 d使用麻醉藥品或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者。
兩組均給予相同麻醉誘導和麻醉維持劑?;颊哌M入手術室后建立常規(guī)靜脈通道,監(jiān)測腦電雙頻譜指數(shù)(BIS)、心電圖、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等。術前0.5 h進行快速麻醉誘導(1 μg/kg舒芬太尼、0.05 mg/kg咪達唑侖、0.6 mg/kg羅庫溴銨及1.5 mg/kg丙泊酚);術中麻醉維持(靜脈注射 0.5~0.8 μg/kg·h舒芬太尼及6~8 mg/kg·h丙泊酚,吸入1%~3%七氟烷,間斷給予羅庫溴銨)。轉機前根據(jù)患者情況參考BIS值,調整用藥劑量和血管活性藥物。右美托咪定組麻醉誘導前給予15 min的1 μg/kg的右美托咪定,麻醉誘導后給予0.5 μg/kg·h右美托咪定至手術結束,安慰劑組給予等體積的生理鹽水。
分別于麻醉誘導前(T1)、轉機前(T2)、停機后 10min(T3)、術后 1 h(T4)、術后 6 h(T5)、術后 12 h(T6)、術后 24 h(T7)取兩組患者頸靜脈血3 ml,3 0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血清。利用ABC-ELISA雙抗體夾心法檢測兩組患者不同時間血清S100β蛋白及NSE水平,分析術前1 d,術后3 d、7 d、30 d MMSE評分[10],并記錄手術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所有數(shù)據(jù)使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
表1 兩組手術前后MMSE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手術前后MMSE評分比較(±s,分)
注:與術前 1 d比較,*P<0.05,**P<0.01;與安慰劑組比較,#P<0.05
?
兩組患者術前MMSE評分差異無顯著性(P>0.05),術后3 d均明顯降低(P<0.01,P<0.05),術后 7 d 差異顯著,右美托咪定組與術前無顯著性差異(P>0.05),而安慰劑組較術前明顯下降(P<0.05)。與安慰劑組相比,右美托咪定組術后3 d及7 d MMSE評分均顯著升高(P<0.05)。術后30 d,兩組患者認知功能均恢復至術前水平,MMSE評分差異無顯著性(P>0.05)。
表2 兩組血清S100β 蛋白水平比較(±s,pg/ml)
表2 兩組血清S100β 蛋白水平比較(±s,pg/ml)
注:與 T1比較,*P<0.05,#P<0.01;與安慰劑組比較,#P<0.05;##P<0.01
?
如表2所示,T1時安慰劑組和右美托咪定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分別為(73.1±16.7)pg/ml、(75.2±21.1)pg/ml,差異無顯著性(P>0.05)。安慰劑組T3~T6時及右美托咪定組T3~T5時,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顯較T1時升高(P<0.05),T4時達高峰。與安慰劑組比較,右美托咪定組T3~T6時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或P<0.01)。安慰劑組T7時、右美托咪定組T6、T7時血清S100β蛋白恢復至術前水平(P>0.05)。
表3 兩組血清NSE水平比較(pg/ml)
兩組T1、T2時血清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差異無顯著性(P>0.05),安慰劑組T3~T7時及右美托咪定組T3~T6時較T1時顯著升高,兩組均在 T4時達到最高峰(P<0.05),之后逐漸下降,T7時右美托咪定組血清NSE水平恢復至術前水平(P>0.05)。
表4 兩組手術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兩組均在術后第2天順利拔管,術中失血量、手術時間、轉機時間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右美托咪定組蘇醒期間和拔管期間躁動發(fā)生率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安慰劑組(P<0.05)。
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患者體弱、麻醉耐受性較差,術后很容易出現(xiàn)POCD,降低POCD發(fā)生率對其意義重大[11-12]。全身麻醉術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發(fā)癥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有研究表明,患者術后POCD發(fā)生率高達83%[13]。作為咪唑類衍生物,右美托咪定特異性地作用于α-腎上腺素受體,能夠抑制炎癥反應、減少炎性因子釋放、減輕應激反應[14]。劉媛媛等[15]研究表明,術后使用鹽酸右美托咪定的老年患者POCD發(fā)生率(6.52%)較術后未使用者(23.81%)明顯降低。
本研究利用MMSE評價兩組患者的認知功能,靈敏、高效、客觀[16-17]。兩組患者術前MMSE評分無顯著性差異,安慰劑組術后3 d和右美托咪定組術后3 d、7 d MMSE評分較術前顯著下降(P<0.05)。與安慰劑組相比,右美托咪定組術后3 d、7 d的MMSE評分均顯著升高(P<0.05),與廖英等報告的結果一致[18-19]。此外,安慰劑組術后30 d和右美托咪定組術后7dMMSE評分與術前無顯著性差異,表明術后認知功能障礙是可逆的,與右美托咪定干預密切相關[20-21]。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能夠減少患者腦損傷區(qū)兒茶酚胺釋放,減少神經(jīng)遞質谷氨酸鹽分泌,從而減少腦細胞凋亡、改善腦神經(jīng)功能,具有保護腦神經(jīng)功能的作用[22-23]。
本研究分析兩組患者手術前后血清S100β蛋白及NSE水平。S100β蛋白大量存在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損的S100β蛋白會滲出進入腦脊液,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血液。研究表明,S100β可作為手術早期的血清標志物,其水平變化與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程度和預后密切相關[24]。Farsak等發(fā)現(xiàn),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能夠預示MMSE分值,與患者年齡、深低溫停循環(huán)、主動脈內微栓等密切相關[25]。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手術前后認知功能均未達到不可逆程度[26],右美托咪定組轉機后及術后各時間段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安慰劑組。與麻醉誘導前相比,兩組血清S100β蛋白均在術后1 h升至最高點。右美托咪定組術后12 h降至術前水平,安慰劑組也于術后24 h降至術前水平。表明右美托咪定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具有保護作用,能夠抑制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升高。NSE大量存在于腦神經(jīng)細胞中,生理情況下血液中NSE含量很低。有研究表明,NSE是神經(jīng)元損傷的標志酶,其水平升高與術后POCD密切相關,體外循環(huán)術后血清NSE水平顯著增高[27]。本研究結果表明,安慰劑組各時段血清NSE水平均顯著高于右美托咪定組。右美托咪定能夠抑制術后老年患者血清NSE水平升高。
綜上所述,右美托咪定能夠顯著抑制血清S100β蛋白及NSE水平升高,有助于降低術后老年患者POCD發(fā)生率,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具有保護作用。血清S100β蛋白及NSE水平可作為預測術后POCD發(fā)生的潛在標記物,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證明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POCD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