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題芳
摘 要 隨著微課在國內的興起,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嘗試使用微課改變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活動。通過介紹微課的概念、特點以及闡述當前信息技術課堂亟需解決問題,將微課實例應用于信息技術課堂,研究微課促進信息技術課堂自主學習的效果,并對本次微課實例的不足之處進行思考,最后對微課應用于信息技術教學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 微課 教學方式 自主學習 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傳統(tǒng)的教學資源大多是以課時(包括單元和章節(jié))為單位開發(fā),資源過大過長,資源主題和特色不夠突出,使用不方便。而隨著移動通訊技術(如微信)、社交媒體(如微博),以及以開放、共享為理念的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的蓬勃發(fā)展,“微”教學模式逐漸在全球范圍內興起。教師與學生使用頻率最高、需求程度最大的是能直接解決教與學實際問題的資源類型,這就是由常用教學資源類型組合和“生長”而成的新型資源類型——“微課”。本文將從微課的概念、特點以及當前信息技術課堂存在的問題出發(fā),將微課應用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之中,以此來探討微課對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意義。
1微課的概念與特點
微課教學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通過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而開展的教與學的活動過程。在傳統(tǒng)課的基礎上,組織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等教學資源呈現(xiàn)出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小環(huán)境”的一種新型教學形式。微課主要有以下特點:
1.1內容目標明確
將傳統(tǒng)一節(jié)課要完成的眾多教學內容,分成多段,如重點、難點或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從中選取一個進行微課教學,內容目標指向明確。
1.2長度短小精悍
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最長不超過10分鐘。因此,相對于傳統(tǒng)的40或45分鐘的一節(jié)課來說,微課可以稱之為“課例片段”或“微課例”。
1.3數(shù)據(jù)量小
“微課”的容量一般不超過20MB,且支持在線播放。師生可在線觀摩,也可保存到移動終端設備上隨時學習,因此使用非常方便。
2當前信息技術課堂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基礎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是:“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钡斍暗男畔⒓夹g課的普遍教學方法導致了信息技術課堂中的一系列問題,不能很好地實現(xiàn)課程目標。在信息技術課堂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2.1學生注意力不集中
信息技術課大多數(shù)時間是在機房進行的,機房對于學生來說新鮮度較高,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好奇心比較強,而游戲具有互動性、競爭性、刺激性、新鮮性等特點,正好滿足了他們的這種需要。
2.2學生的自主探究不易落到實處
信息技術課程要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由于現(xiàn)在班級的師生比例較大,教師無法兼顧學生,因此,在常規(guī)的教學中,老師不得不先講清任務需求, 分解知識點,再演示操作,最后半節(jié)課讓學生練。在教學中教師偶爾會提示學生自行對教材進行探究,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小學階段的學生對課本上的“文字+圖片”的形式并不感興趣,因此這樣的課堂并沒有真正地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探究。
2.3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不能引起學生興趣
從課程內容看,過分忠實于書本,內容單調。從教學方式看,過于強調接受學習、被動學習的教學方式造成了教與學相分離,學生沒有真正的興趣和主動的“求知欲”。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脫離學生生活的實際,枯燥乏味,使學生毫無興趣。
3微課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
為了改變當前信息技術課堂存在的問題,本文嘗試將微課引入信息技術課堂,利用微課的特點以及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通過改變教學方式,從而提高學生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平衡個體差異,提高課堂效率與質量。
3.1課程選擇
課程的選擇有以下三點依據(jù):
(1)學生對將要學習的軟件或其中的某一功能并不熟悉,較難進行知識的遷移,自行探索需花較多的時間;
(2)知識點操作較繁瑣,教師講解時需花大量的時間,學生遺忘性大,需要教師反復指點;
(3)根據(jù)目前學生的自學能力,較難參考教材進行自學。
根據(jù)以上三點依據(jù),本文選擇了浙江攝影出版社2005年版五年級下冊中的第6課《全方位的我》,并使用微課對其中的“改變幻燈片背景”知識點進行開發(fā)。
目前三、四年級已經(jīng)使用2012版的新教材使用了較新的Windows 7系統(tǒng)和Office2010軟件,而五年級教材中使用的是Office2000,顯然不符合信息技術發(fā)展潮流以及與中學知識的銜接,因此本文決定在課堂中使用Office2010軟件。
計算機房軟件和教材軟件的差異以及PowerPoint軟件對操作能力要求較高,這就使得微課在這節(jié)課中能夠充分發(fā)揮出它的特點。
3.2微課教學設計
微課必須重視細節(jié)上的鉆研,設計開發(fā)能促使學生深度學習的、簡明扼要的微問題,促進學生的思考。無論是知識的講授還是問題的解決,都是要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因此,有必要對將要開發(fā)的微課進行教學設計,提高學習目標準確度,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徹。
3.3課堂應用過程與效果
當教師將微課發(fā)給每個學生后,學生對這種新型的教學資源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每個學生都在認真觀看視頻,并不時暫停視頻并進行操作,遇到無法理解的通過回放再次觀看,課堂上不再出現(xiàn)一片“怎么做”的聲音,尤其是走動、玩游戲、大聲吵鬧的現(xiàn)象也消失殆盡,而是在根據(jù)微課自行完成任務之后一片歡呼聲,真正讓學生體驗到了通過自主學習收獲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 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 肖安慶.關于微課教學的幾點思考[J].青年教師,2013(02):42-43.
[3] 桂耀榮.微課及微課的制作和意義[J].化學教與學,2013(05):41-42.
[4] 黃燕青.翻轉課堂中微課程教學設計模式研究[J].軟件導刊,2013(06):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