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楊 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昌吉州阜康市人民醫(yī)院,新疆 昌吉 831500)
顱骨骨折多為顱骨受到外力作用致使結構發(fā)生變化,出現斷裂性損傷。近年來,隨著建筑業(yè)和交通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意外事件頻發(fā),外傷性顱骨骨折的臨床發(fā)生率不斷提高[1-2]。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外科手術治療,但由于損傷部位相對特殊,術后需要密切監(jiān)測患者病情變化,使其盡早恢復健康。本研究以122例外傷性顱骨骨折患者為主要對象,對循證護理在術后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進行評估,具體如下。
本文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人民醫(yī)院就診的122例外傷性顱骨骨折患者為主要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運用隨機分組原則分組,每組61例。對照組中:男性35例,女性26例;年齡區(qū)間為24~74歲,平均年齡為(45.65±5.58)歲。觀察組中:男性36例,女性25例;年齡區(qū)間為25~76歲,平均年齡為(46.26±5.97)歲。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年齡和性別基線資料進行分析處理,發(fā)現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上述兩項資料對比上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常規(guī)護理:給予患者常規(guī)術后用藥指導和針對性干預,監(jiān)測患者病情的變化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發(fā)現異常及時上報、及時處理。
(2)循證護理:成立循證護理小組,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數據庫檢索文獻為依據,匯總患者術后住院期間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具體問題制定針對性的預防和干預措施。護理人員首先要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術后恢復的相關知識,獲得家屬的配合。術后密切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做好記錄?;颊咝g后可能存在短暫的意識模糊,此時護理人員要注意安撫家屬情緒,向其詳解出現此種癥狀的原因。待患者恢復意識后,要再次評估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和身體情況,制定具體的護理方案。此外,外傷性顱骨骨折患者多伴有心理障礙,護理人員要通過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對其進行心理脫敏,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1)對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進行統(tǒng)計,并對兩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2)采用SF-36生活質量量表[3]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估內容包括軀體健康、社會功能、心理狀況、情緒狀態(tài),總分為100分,各項25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3)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評估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滿意度評估包括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統(tǒng)計各滿意度等級人數,計算總滿意度[4]。
本組研究中122例外傷性顱骨骨折患者的一般資料和兩組數據均納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中,患者滿意度等計數型指標用n/%表示,卡方檢驗;涉及的住院時間、生活質量評分等計量型資料用(±s)的形式表示,以統(tǒng)計值P<0.05說明組間數據對比有顯著差異。
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組別生活質量評分(分) 住院時間(d)軀體健康 社會功能 心理狀況 情緒狀態(tài)觀察組 21.12±2.17 22.58±2.13 20.87±3.96 21.76±2.61 21.15±3.26對照組 14.45±3.33 15.48±2.25 13.66±3.87 15.56±3.05 40.85±4.96 t 8.457 8.969 7.894 10.154 14.547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為95.08%,對照組為80.33%,經統(tǒng)計學分析,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分析
本研究顯示,實施循證護理的患者在住院時間、生活質量評分、滿意度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僅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這與陳熙喬等人[5]獲得的研究結果存在較大相似性。循證護理是一種系統(tǒng)化的護理方法,通過對以往文獻資料和臨床案例的搜索與回顧,綜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充分體現了臨床護理工作的個性化和整體性,可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預防和干預術后可能并發(fā)癥,降低對患者腦組織的影響,更有利于患者術后身體恢復。
綜上所述,對外傷性顱骨骨折手術患者實施循證護理更有利于縮短術后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減輕患者及家屬的經濟壓力,提高滿意度,值得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