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杰 曹俊景
【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干預在老年病護理中具有哪些保健功能。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診的300例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觀察組患者在護理時加入心理干預,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普通的護理,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心理狀況普遍好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在5%置信水平下顯著。結論 在老年病護理中加入心理干預可顯著改善老年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有利于護理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心理干預;老年病護理;保健功能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5.14..02
老年人在患病時容易被負面情緒困擾,如焦慮、自卑、抑郁、恐懼等。在老年病護理中要兼顧患者的心理狀況,心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醫(yī)護關系,提升護理效果,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本研究通過對300例老年患者分別進行常規(guī)護理和加入心理干預的護理來探討心理干預在老年病護理中的保健功能,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就診的300例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有男175例,女125例,年齡55~86歲,平均年齡(64.35±4.5)歲。按照患病情況對患者進行分類,其中高血壓患者110例,冠心病患者35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98例,其余為其他病患者。采取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保證兩組患者的組間差異在5%置信水平下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護理,對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加入心理干預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老年患者心理特征分析
老年人因為其自身年齡特點,在患病時身體抵抗力差,身體上的不適容易造成心理負面情緒,如焦慮、恐懼等。醫(yī)院陌生的環(huán)境也容易引起患者的抵觸情緒,使患者變得煩躁不安、孤獨失落等。負面情緒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康復效果,引起的失眠、自閉、暴躁等甚至會加速老年患者身體機能的衰退,損害身體健康。尤其對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負面情緒對病情的影響更為嚴重,容易使患者失去治療的信心,降低治療配合主動性。
1.2.2 通過心理干預消除患者負面情緒
在心理干預護理中,醫(yī)護人員應該對患者進行貼心照顧,通過認真講解住院事項、對患者進行鼓勵、耐心回答患者的問題、提醒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等方式來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情緒,根據(jù)患者的不同情況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輔導檢查,對患者的心理需求進行準確的把握。
1.2.3 優(yōu)質護理服務
在病人住院期間維護好病房的清潔衛(wèi)生,及時輔助老年臥床患者翻身,防治常年臥床產(chǎn)生褥瘡。指導患者進行科學、健康的飲食搭配,告誡患者飲食上的禁忌,多吃綠色健康、對患者身體有益的食物,在進行病房巡視時做好記錄,為患者提供細致、溫馨的服務,多與患者進行語言交流,降低患者對醫(yī)院環(huán)境的抵觸情緒。
1.2.4 引導健康教育
在患者住院期間,詳細向患者講述藥物的使用量,服用方式等,對過敏事項、服藥禁忌等也要向患者一一說明,合理安排患者的作息時間,合理指導患者的康復訓練,通過聽老年人喜歡的廣播、進行字板康復教育等方式來打發(fā)患者的空閑時間,加強患者對疾病的了解,舒緩患者的情緒等。
1.3 觀察指標和統(tǒng)計學分析
在進行心理干預護理后,對患者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焦慮度、抑郁度評估,對所得的數(shù)據(jù)使用SPSS 20.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應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有意義。
2 結 果
對照組患者的抑郁程度量化為53.6±4.6、焦慮程度量化為50.9±6.2,觀察組患者的抑郁程度量化為33.8±2.6、焦慮程度量化為30.9±2.2。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差異在5%置信水平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抑郁度和焦慮度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
3 討 論
隨著醫(yī)療水平的進步,對患者的藥物治療水平較之前有了極大的提升,很多疑難雜癥都不再成為威脅患者生命的不治之癥。但是,對于老年患者來說,藥物治療只是一方面,心理干預同樣是不可或缺的護理內容。老年病群體的數(shù)量在逐漸增加,醫(yī)院應該提供更加優(yōu)質、高效、安全的護理服務保障預后,這樣才能滿足患者精神、心理等各方面的需求,使患者的負面情緒得以舒緩,心理障礙得以排除,達到更好的護理效果和患者恢復效果。
本研究以在我院住院就診的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心理干預對老年病患者的康復有無顯著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優(yōu)質的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消除老年患者的心理負面情緒,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和焦慮程度。心態(tài)的好壞對于患者的康復狀況和治療效果是有著顯著影響的,尤其對于老年患者來說,身體機能的衰退使他們時刻有著巨大的恐慌感和無力感,容易夸大身體不適帶來的影響,更加容易對治療失去信心,這些負面情緒會反過來加速身體機能的衰退,尤其是影響睡眠和日常生活,造成身心更大的損傷,對心腦血管患者的危害更甚。因此,加強老年病護理中的心理干預對老年患者的康復有著積極的影響,有助于提升護理效果,促進患者身心健康,加快患者恢復速度,在臨床護理中應該得到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丁華麗.心理干預在老年病護理中的保健功能研究[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5,7(16):132-134.
[2] 楊穎華.上海市老年護理服務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復旦大學,2016.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