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燕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疼痛科,四川 成都 610072)
患者術后在進行關節(jié)訓練、行走或者深呼吸等功能性活動引發(fā)的疼痛為活動性疼痛,術后實施功能性活動能夠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降低,并且對患者病情的恢復可起到促進作用[1]。由于臨床對疼痛管理質量的重視,大多數醫(yī)院均對術后活動性疼痛實施評估。本次研究分析術后活動性疼痛護理評估對疼痛管理質量的影響,現將研究內容和結果進行如下匯報:
入選此研究中的110例術后活動性疼痛患者均選自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間,依據抽簽法將110例患者均分為觀察組(n=55)和對照組(n=55)。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齡范圍46-71歲之間,(60.4±2.4)歲為本組患者平均年齡,觀察組男性35例,女性20例,年齡范圍44-69歲之間,(58.3±2.1)歲為本組患者平均年齡。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數據進行統計對比,并無統計學意義形成,但提升了數據間的研究性。
研究工具。功能活動評分為為澳大利亞亞洲質量控制制定的一種工具,此工具指導醫(yī)務人員評估患者某項功能活動。當患者實施某項功能性運動時,醫(yī)務人員需要對其疼痛程度進行記錄,并對其進行分級,無限制功能活動為A級,限制功能活動輕度為B級,限制功能活動嚴重為C級。
對照組患者由病區(qū)護理人員進行術后疼痛護理:①病區(qū)護理人員每隔4小時通過NRS對疼痛進行1次評估,如患者控制情況不佳或者出現疼痛時需要對評估頻度進行增加。②患者自評疼痛在NRS≤4(中等以下程度)為控制目標,如果NRS在4以上,護理人員需要采用相應的措施,如患者提升PCIA按壓此時,或者通知醫(yī)生對鎮(zhèn)痛方案進行調整。③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再次干預以及評估,直到NRS在4以下,而后對其進行常規(guī)評估。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如下措施:①評估參照為有效咳嗽,通過NRS和FAS對活動性疼痛進行評估,每日進行2次評估。②手術后疼痛控制目標為FAS在B以下,并且NRS在4以下。當FAS和B等同并且NRS在4以下,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自控鎮(zhèn)痛方法。當FAS和C等同,FAS和B等同,并且NRS在4以上時護理人員需要告知主治醫(yī)生進行處理。③而后對患者再次進行評估干預,直到NRS在4以下,而后對其進行常規(guī)評估。
依據疼痛強度評估患者功能活動和靜息疼痛量表,而后評估中重度疼痛程度,選擇5分制進行評估,從未為1分,偶爾為2分,經常為3分,頻繁為4分,持續(xù)為5分。中重度為偶爾、經常、頻繁和持續(xù)相加。
本次研究中涉及的相關數據在進行整理時均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包,數據經過研究計算后呈現形式為計數資料或者計量資料,卡方和t值為數值檢驗指標,如兩組數據間差異顯著且P<0.05,則呈現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靜息時間疼痛強度和進行功能活動時疼痛強度分數均低于對照組,數據間經比較后呈現統計學意義,相關數據由表1可知。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疼痛評估情況(分)
觀察組患者中重度疼痛發(fā)生率經過軟件計算后為50.91%,對照組患者中重度疼痛發(fā)生率經過軟件計算后為78.18%,兩組數據經過比對后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詳細數據由表2可知。
表2 比較兩組患者中重度疼痛發(fā)生率(n%)
疼痛為一種主觀感受,疼痛評估則是患者自身主觀感受的反映。主觀評估則是按照患者疼痛強度進行,不能對患者功能性活動情況進行反映,客觀評估則是醫(yī)務人員對患者進行評估,可將主觀疼痛的劣勢予以彌補,主觀和客觀相互結合能夠對患者活動性疼痛進行全面評估。主觀評估以患者為主體,如NRS,客觀評估以醫(yī)務人員為主體,如FAS。
FAS可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功能性活動實施針對性指導,并為鎮(zhèn)痛療效的評估和活動性疼痛評估提供依據,活動性疼痛評估則可對每個環(huán)節(jié)發(fā)揮自身的作用,進而將疼痛管理質量提升[3]。病區(qū)護理人員手術后疼痛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活動性疼痛發(fā)評估,通過??谱o理人員進行評估,依據評估結果對患者進行干預。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靜息時間疼痛強度和進行功能活動時疼痛強度分數均低于對照組,其中重度疼痛發(fā)生率為50.91%,對照組中重度疼痛發(fā)生率經過軟件計算后為78.18%,數據間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相比,其疼痛癥狀獲取了充分治療。
我國在采用FAS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內容:①以術后疼痛管理和恢復的角度出發(fā),應選擇適宜的FAS參照物。本次研究中采用咳嗽為FAS評估參照物,咳嗽可以將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降低,對患者的恢復可起到促進作用。②FAS評估開展。部分患者認為手術后應該靜養(yǎng),為此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功能活動之前,需要對其進行健康宣教,將術后早期活動的目的予以告知,從而提升患者的配合。
綜上,活動性護理評估能夠提升疼痛質量管理,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疼痛,在臨床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