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義軍
【摘 要】在如今信息化的背景下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也就要求小學數學老師們不能夠再培養(yǎng)只具有應試能力的學生,最重要的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而動手能力作為一項小學生們的基礎必備能力,就應該受到小學數學老師的足夠重視,從而進一步的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信息化 小學數學 動手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1.102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已經逐漸的步入了信息化發(fā)展時代,信息化時代不但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為老師們的日常教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一方面,由于信息化的高速發(fā)展推動了大量教學儀器的產生并投入使用,從而讓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另一方面,信息化的發(fā)展不僅在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了一定的挑戰(zhàn),很多新投入的教學設備不僅需要老師們掌握具體的操作方法,也需要學生們適當的進行動手操作與練習,所以,小學數學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們知識的傳遞,也要注重對學生們動手能力進行培養(yǎng),從而讓學生們能夠跟上信息化時代的步伐。
一、多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讓學生近距離接觸教學設備
小學數學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多對一些教學設備進行使用,這樣不僅可以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的豐富有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還可以為學生們多提供一些接觸最新教學設備的機會。例如,小學數學老師在講解一些較為枯燥的內容,就可以通過PPT呈現一些有趣的數學視頻或者故事給學生們,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的氛圍,還可以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讓學生們能夠更加認真的投入到教學過程中。除此之外,小學數學老師還應該多創(chuàng)設一些讓學生們使用并操作教學設備的條件,讓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得到一定的鍛煉。比如,小學數學老師在講解幾何圖形時,因為幾何圖形自身的抽象性會讓學生們的理解產生巨大的困難,小學數學老師則可以通過視頻對幾何圖形的剖析進行詳細的呈現,可以讓學生們能夠更加直觀的理解幾何圖形的構成原理,從而促進學生們的數學學習。小學數學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帶一些幾何圖形到課堂上進行觀察與解剖,還可以讓學生動手制作幾何圖形或者畫一些幾何圖形,從而讓學生們能夠進一步的理解幾何圖形概念的同時,還能進一步的提高學生們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采用生活化的授課方法,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實踐條件
小學數學老師在培養(yǎng)學生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時要注重對學生們操作條件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們有更多的場合能夠讓自身的動手能力得到鍛煉。首先,小學數學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們走出課堂,走近生活,對學生們的實際動手能力進行培養(yǎng)與鍛煉,讓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也能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應用與魅力,從而能夠更加的熱愛數學學習。例如,小學數學老師在講解尺寸,距離等這些內容時就可以給小組成員進行分組,讓學生們在小組內對各自的身高進行測量,讓學生們對于這些數學概念的了解能夠更加的透徹。
其次,小學數學老師還可以給學生們布置一些“另類的作業(yè)”,例如,讓學生們去測量一下家中碗的直徑,筷子的長度等,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們在日常生活對于所學習到的知識就進行了一定的應用,還可以對學生們的動手能力進行培養(yǎng),從而進一步讓學生們的數學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最后,小學數學老師就應該對學生們進行啟發(fā)與引導,讓學生們注意到原來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另外,小學數學老師還要鼓勵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自覺的對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進行鍛煉,只有這樣才能夠順應信息化發(fā)展的時代需求。
三、豐富動手操作的內容,吸引學生的興趣
作為小學數學的老師要深刻的了解到小學生的愛好與興趣,對學生們的動手操作訓練進行豐富與趣味化,這樣才能夠吸引學生們的鍛煉欲望,從而讓學生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因此,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對自身的授課方法以及形式依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讓學生們更樂于進行動手能力的訓練。首先,小學數學老師在講解一些數學計算題的概念時,如果計算的數值較小,數學老師就可以通過“數糖果”的方法讓學生們進行動手學習。小學數學老師可以真的帶一些糖果到課堂上給學生們進行操作演示,比如,小學數學老師可以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給每一個數學小組分配10顆糖果,然后在每一個組安排一個“調皮”的學生將其中的3顆糖果“偷走”,然后,老師再向學生們提問還剩下多少糖果。這時的學生們盡管不會進行減法運算,但是可以通過數數的方式來得出結果。這樣就不僅對學生們的動手能力進行了鍛煉,還進一步的加深了學生們對于運算法則的理解,從而進一步的提高小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能力。而且,在課堂結束后,小學數學老師還可以把這些糖果獎勵給每一位學生,對他們這節(jié)課堂的表現進行鼓勵與肯定,讓學生們更加的熱愛小學數學的學習。
四、合理安排學生的課余時間,讓學生們動手能力得到充分地鍛煉
小學生在一個年齡較小,且自控能力較弱的時間段,再加上小學的課外時間較為充裕,小學數學老師們與學生相處的時間較初中、高中而言是較為長的。因此,要想小學生們能夠充分的對自身的動手能力進行鍛煉,就離不開小學數學老師的耐心引導與監(jiān)督,小學數學老師就應該適當的給學生們布置一些關于鍛煉動手能力的課外作業(yè),并通過定期的檢查來監(jiān)督學生們的完成情況,以此督促學生們在課余時間也不能松懈,必須要時刻的對自身的數學能力進行鍛煉與培養(yǎng),從而讓學生們從小就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但是,小學數學老師在布置課外作業(yè)時不要一味的追求作業(yè)數量,這樣只會給學生們造成壓力與負擔,甚至會削弱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興致。因此,小學數學與老師要依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們較為薄弱的動手能力方面進行培養(yǎng),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對學生們的動手能力進行提高。
綜上所述,動手能力作為一項基本的技能不僅會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產生巨大的幫助,還會對培養(yǎng)學生們的思維能力以及實際操作能力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對學生們的動手能力進行培養(yǎng)是需要小學數學老師不斷創(chuàng)新與努力的。一方面,小學數學老師要采取一些符合學生實際需求且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動手能力鍛煉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調動學生們的動手欲望。另一方面,小學數學老師還要對學生們進行合理的引導與啟發(fā),讓學生們重視動手能力的鍛煉,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們更加的情愿并自覺的進行動手能力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