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厚琴
【摘? ? 要】語言是人們交流溝通的重要方式,語文課程在小學教育中是重要的基礎學科,對于小學生而言,語文傳授的知識是最基本的。在語文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課文的朗讀是提高學生語言能力最好的方法。當下最為重要的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對此,本文會通過幾個方面來進行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朗讀教學? 朗讀指導?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4.020
想要提高小學生語言能力和語言水平,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教學是最為重要的方法和解決路徑。雖然朗讀有時會很乏味,尤其是多次朗讀,但是想要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意思,學會詞語的運用,多次朗讀是很有必要的,只有理解了語言和詞語的含義和用途,才能更好地運用到學習和生活當中。本文就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情況為研究對象,研究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怎樣提高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一、分析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情況
(一)教師對朗讀教學的認識不夠
現(xiàn)在的語文課堂教學,在學習每篇課文之前,老師都會帶領學生們朗讀一遍課文,目的是先熟悉一遍課文,為了在之后講解課文的時候更方便理解,而且,對課文的朗讀機會,可能就一次或者兩次,因為課堂時間大部分被老師講解所占有,學生朗讀課文的時間太少,這一點就說明,教師認為朗讀只是為了更好的講解課文而做的鋪墊,教師對于朗讀教育不夠重視,對于朗讀教育缺少認知,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上,朗讀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語言能力和寫作能力最直接的途徑。因此,不能充分發(fā)展朗讀教育的重要性,也導致朗讀教學無法發(fā)揮有效性,提高效率。
(二)教師對朗讀教學的指導欠缺
在語文課堂上,學生朗讀課文只會作為講解課文的前提,因為教師對于朗讀教育認知的匱乏,使得在課堂上,學習課文內容的時間多于朗讀課文的時間,學生在學習上本來就缺乏自主能動性,他們也不理解朗讀的重要性,只是知道老師讓讀一遍就讀一遍,大部分都是為了應付老師布置的任務。所以,教師在朗讀教育上缺少正確的引導,學生們不能正確的朗讀課文,從而導致學生在語言實際作用、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上出現(xiàn)各種問題,這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在于老師沒有正確的指導學生進行朗讀,這也是導致朗讀教學效率很低的原因之一。
(三)教學的方式和做法單調乏味
朗讀教學的方式也是有很多種的,但是在很多的語文課堂上,朗讀教學方式都過于簡單,學生們只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一味的閱讀,簡單乏味的教學方式提不起學生們的興趣,教師大部分都不會運用朗讀教學的技巧,一味的閱讀只會讓學生們對朗讀產(chǎn)生厭惡感,更不會有興趣而言,激發(fā)不了學生對朗讀的積極性。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提高朗讀教學的有效性,也使得教育質量大打折扣。
二、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如何提升朗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一)有層次的朗讀是提升朗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之一
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語文老師應該把提高朗讀教學的層次性放在首位,這是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老師在教學當中,應該合理安排學生們的朗讀,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法,朗讀內容由簡單到困難,由少量到多量,使得學生們由淺到深的適應這種層次感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在理解課文內容同時對朗讀教學保持擁有新鮮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而做到朗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二)學生可以互相合作來提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
在使用朗讀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們互相合作來提高朗讀的質量,從而提高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安排學生進行朗讀,可以分段朗讀,也可以根據(jù)課文中的角色安排學生扮演朗讀,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真正的融入到文章中去,互相合作的朗讀方式,不僅讓學生對朗讀課文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激發(fā)了學生們的積極性,而且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教學的質量。
(三)訓練學生閱讀各種各樣的素材來提高朗讀教學有效性
在小學語文課本當中,教材在編排上融合了很多不同種類文體素材,有詩詞詩歌、童話故事、敘事體,說明文等等,這些文體的文章都有自己獨特的寫作手法,在朗讀方式上也都不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安排不同素材的課程,使不同的朗讀模式穿插在學生的學習當中,這樣的教學也會讓學生感覺既不乏味也有樂趣,不同的教材也會讓學生了解到不同的朗讀方式,這種方法,讓學生在理解各種各樣朗讀方式的同時,間接的也提高了朗讀教學有效性。
(四)提高朗讀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學生對于通篇文章的理解
在小學語文的朗讀教學當中,老師不僅讓學生朗讀課文的段落,還要讓學生通篇的朗讀,讓學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章當中,更好的理解作者書寫這篇文章的含義,只有了解了作者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學生才能更加富有激情的去朗讀課文。所以,通篇的朗讀,不僅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用作者一樣的感情朗讀課文,也能讓學生學會情感的運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情感,在提高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的同時也提升了教學的質量。
綜上所述,提高朗讀教學有效性在現(xiàn)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上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應該丟掉以前陳舊的教學思維方式,在教學方法上發(fā)掘新的思路,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善教育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培養(yǎng)正確的朗讀習慣,使學生對課堂內容更加完善的理解,把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放在教學的首位,使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輝.關于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1):179-179.
[2]徐英華.讓語文課堂充溢朗朗書聲——關于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35).
[3]熊察.淺談如何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J].南北橋,2017,(1):108[2].
[4]何薇.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6,(2):169.
[5]趙紅霞.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8,(9):74.
[6]張曉霞.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數(shù)碼設計(上),2018,(6):108.
[7]潘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J].魅力中國,2017,(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