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抗抗
[摘 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世界,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人的精神、意志、信念等主觀因素具有巨大的指導和調節(jié)作用。構建新時代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世界,其實質是一場深刻的主體塑造過程,其實踐路徑包括: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實現黨員主體的精神塑造;堅持理想信念教育,構建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始終依靠學習,鑄就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魂。
[關鍵詞]共產黨人;新時代;精神世界
[中圖分類號]B0-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071(2018)03-0007-05
從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到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再到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注重自身精神世界的建設。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強大的精神世界從歷史中走來,同樣,也必須依靠強大的精神世界從今天走向未來。歷史和實踐證明,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和強大的奮斗意志構筑共產黨人的精神世界,我們黨就能攻堅克難、無往而不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肩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光榮使命。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使命,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世界,任務艱巨而又迫切。
一、構建新時代共產黨人精神世界的背景考量
新時代共產黨人應該建設什么樣的精神世界以及如何建設這樣的精神世界,是擺在每一個共產黨人面前的重大課題。中國共產黨要團結帶領十三億多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具有歷史開創(chuàng)性的偉大事業(yè)。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不懈奮斗,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站在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節(jié)點上。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世界局勢風云變幻,國內改革任務困難重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決定了黨員和領導干部精神上不能有絲毫懈怠。中國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作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全體黨員首先在思想上要有“先鋒隊”的政治覺悟,在推進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yè)中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其實質就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fā)揮主體能動性,體現社會意識的反作用,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宏偉藍圖變成燦爛的現實。
(一)中國共產黨長期奮斗的歷史揭示了建設新時代共產黨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性
回顧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奮斗史,我們不得不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動中國共產黨不畏犧牲、艱苦奮斗,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并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成就?在反思歷史中,我們得出了答案:正是中國共產黨自身在不同時代的奮斗過程中熔鑄成的強大精神世界,引領著全體共產黨人奮勇前行。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盵1]為了實現這一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曾改變自己的理想信念,始終不曾改變自己的初心。
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了推翻“三座大山”,不畏犧牲、前仆后繼,其所創(chuàng)造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構筑了革命戰(zhàn)爭年代中國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世界。在社會主義建設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熱火朝天地開展經濟社會建設,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體系,其所創(chuàng)造的大慶精神、雷鋒精神、紅旗渠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構筑了社會主義建設年代中國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世界。在改革開放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探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其所創(chuàng)造的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構筑了改革開放年代中國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世界。
中國共產黨能夠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創(chuàng)造輝煌的歷史成就,從深層次上來說,是中國共產黨凝聚民族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更新精神狀態(tài)、注重自身精神世界建設的必然結果。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奮斗歷史揭示了建設精神世界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強大的精神支柱,沒有奮進的精神力量,沒有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中國共產黨不可能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就,更不可能從過去走到今天。
(二)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需要構建起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世界
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是新時代賦予中國共產黨更為艱巨的使命。然而,現實問題卻異常嚴峻地擺在我們每一個共產黨人面前。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刻認識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盵2]四大危險擺在首位的就是精神懈怠危險。
精神狀態(tài)問題不容小覷,精神懈怠危險不能輕視。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擁有8900多萬黨員的大黨,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的國家是一個擁有十三億多人口的大國,如果全體黨員信念動搖、意志薄弱、貪圖享樂、精神不振,不僅無法有效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更無法解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所面對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戰(zhàn)。
精神和意志具有指導人行動的巨大作用。列寧指出:“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并且創(chuàng)造客觀世界?!盵3]如果沒有先進社會意識和堅定理想信念的指引,中國共產黨就不可能凝聚起為國家和民族事業(yè)奮斗的精神力量,就不可能最終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理想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要開創(chuàng)新氣象,實現新作為,就不得不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世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4]面對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面對人民群眾對黨的作風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面對既得利益者對深化改革任務的阻撓,面對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領域存在的各種挑戰(zhàn),只有全體黨員保持奮發(fā)有為、攻堅克難、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黨和國家事業(yè)的發(fā)展才有前景和希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才有可能實現。
(三)新時代加強馬克思主義政黨自身建設要求構建起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世界
改造客觀世界,首先要改造主觀世界。構建起新時代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世界,其實質是一場深刻的主體塑造過程。共產黨人所追求的社會主義不是建立在精神荒原之上的。共產黨人應當追求崇高的價值,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園。馬克思曾經指出:“光是思想力求成為現實是不夠的,現實本身應當力求趨向思想?!盵5]這句話正是說明精神、理想、信念的指導作用和引領作用。中國共產黨人如果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強大的精神意志做支撐,就不可能形成優(yōu)良的黨風政風,就不可能產生強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更不可能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上一些長期執(zhí)政的大黨、老黨未能擺脫“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執(zhí)政周期律,國外敵對勢力的分化只是外因,而決定性的內因卻是這些黨自身內部出現了問題。這些黨放棄了原先的信念追求,精神上逐漸懈怠,不良作風盛行,逐漸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擁護,最終導致亡黨亡國的歷史性悲劇。因此,一個黨是否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決定著這個黨的前途和命運。中國共產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自身必須始終過硬,而過硬的前提是必須以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重構新時代共產黨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全體黨員具有政治遠見,胸懷坦白、不謀私利,能夠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能夠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而勇于斗爭和不怕犧牲,黨就會不斷增強領導力、組織力、號召力和戰(zhàn)斗力。
二、構建新時代共產黨人精神世界的重大意義
注重建設新時代共產黨人的精神世界,培育新時代共產黨人崇高的精神追求,具有重大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層面:在個體層面上,有益于共產黨人個體人格的完善,提升個體的精神品質;在政黨層面上,有利于形成優(yōu)良的黨風政風,加強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建設;在社會層面上,能夠帶動整個社會風氣的改善,提升全體社會成員的精神風貌。
(一)在個體層面上,有益于共產黨人個體人格的完善,提升個體的精神品質
縱觀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史,凡是能夠做出一番成就,為社會發(fā)展做出突出貢獻的杰出人物,莫不是具有頑強的精神品質和遠大的精神追求。一個人如果沒有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和昂揚的斗志,沒有一點精神追求,就很難戰(zhàn)勝挫折,克服矛盾,從而取得最終的勝利。馬克思在青年時就說過:“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yè),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盵6]恩格斯曾經在給《薩克森工人報》編輯部的答復中提到,共產黨員要想擔任領導職務,僅僅有寫作才能和理論知識是不夠的,還必須“具備久經考驗的耿耿忠心和堅強性格”[7],必須自愿地做一名戰(zhàn)士。毛澤東也提出:“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盵8]鄧小平則認為:“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yè)?!盵9]這些革命領袖無一不在提倡精神、意志以及信念的重要作用。
一個人能否嚴格自律,能否始終具有高遠的精神追求,最大的誘惑是自己,最難戰(zhàn)勝的敵人也是自己。共產黨員和領導干部如果放松對自我的要求,就不可能抵擋得住現實利益的誘惑,甚至有可能違背黨紀國法。注重共產黨人精神世界的建設,意義在于激發(fā)個體的能動性,強調共產黨員的內心修養(yǎng),促進共產黨員人格的完善。
(二)在政黨層面上,有利于形成優(yōu)良的黨風政風,加強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建設
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紀律靠什么維持、檢驗和加強?列寧指出:首先要“靠無產階級先鋒隊的覺悟和它對革命的忠誠,是靠它的堅韌不拔、自我犧牲和英雄氣概?!盵10]這句話對我們今天的黨風政風建設依然具有強大的指導意義。
當今的社會,思想文化多元、多樣、多變的特征日益明顯,不同思潮和價值觀的較量日趨明顯,意識形態(tài)領域斗爭尖銳擴張,商品經濟中的金錢交易原則對領導干部的腐蝕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在這種復雜、多變、交織的社會關系中,更加需要重視統(tǒng)一黨內思想,堅定黨的信仰,凝聚黨內力量,從而加強黨自身的戰(zhàn)斗力、引領力和凝聚力。只有全體黨員和領導干部自覺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國家觀、民族觀和文化觀,多從人類發(fā)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fā)展大歷史來認識和把握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方略,深刻領會為什么黨的基本理論是科學的理論,為什么黨的基本路線要長期堅持,為什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貫徹新的基本方略,從而更加堅定黨的政治信仰,自覺認同黨的政治宗旨,才能在實踐中不折不扣執(zhí)行黨的政策路線。這樣,黨的政策路線就從一種外在的事物轉化為自身認同的理論規(guī)范,內心的認可才能換來行動的堅決,從而激發(fā)出無窮的干勁和昂揚的斗志。黨員和領導干部之間的相互帶動和影響作用,便會使我們黨產生向內的凝聚力,煥發(fā)巨大的戰(zhàn)斗力,形成強大的引領力。
(三)在社會層面上,能夠帶動整個社會風氣的改善,提升全體社會成員的精神風貌
“風成于上,習化于下”,這是歷來的一個基本規(guī)律。注重建設新時代共產黨人的精神世界,不僅僅有益于共產黨人個體人格的完善,提升個體的精神品質,有利于形成優(yōu)良的黨風政風,加強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建設,而且能夠促進整個社會風氣的改善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國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作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如果自身具有崇高的精神追求,能夠以良好的精神風貌展現于外,就能夠在人民群眾中發(fā)揮模范帶動作用。共產黨員具有崇高的精神追求,領導干部能夠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加強道德修養(yǎng),崇德向善、注重自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就能夠影響和帶動廣大社會民眾,就會促進整個社會風氣的積極向上,促進社會氣象的更新。
三、構建新時代共產黨人精神世界的實踐路徑
今天,中國共產黨已經從革命黨轉變?yōu)殚L期執(zhí)政的黨,不再面臨戰(zhàn)爭年代那樣一種直接的生死考驗的嚴酷環(huán)境。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共產黨可以喘喘氣、歇歇腳,不必注重自身的精神世界建設。恰恰相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我們黨依然面臨許許多多不可預知的風險和挑戰(zhàn),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自身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困惑問題,表現為貪圖物質享受、精神狀態(tài)懈怠和為官不作為等。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我們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方式,凝練共產黨員和領導干部的價值追求,構建起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世界。
(一)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實現黨員主體的精神塑造
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有利于黨員精神境界的提升,思想文化強大的政黨才是打不垮的政黨。文化有一個重大的特性,能夠以無形的存在深刻影響有形的存在,因而是更深刻、更持久、更廣泛、更根本的力量。黨的紀律、規(guī)矩只有形成黨的政治文化,成為黨員的自覺追求才會更有力量,才會更持久地發(fā)揮作用。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實質上是對黨員進行主體塑造的過程,是激發(fā)黨員和領導干部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的過程。
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應該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弘揚紅色革命文化,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引領黨員和領導干部樹立高遠的精神追求,培育崇高的精神境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全黨要堅持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自覺抵制圈子文化、碼頭文化等不良文化,這是對全體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的價值規(guī)范要求。
(二)堅持理想信念教育,構建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理想信念,是引領一個政黨不斷前行的精神動力,它集中體現了政黨的奮斗目標和價值追求,也凝練著黨員的政治覺悟和精神境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告誡全黨同志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是實現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黨正是以其強大的理想感召力、價值引領力和信念聚合力,吸引了無數志同道合的人們?yōu)閷崿F民族復興和共產主義而不懈奮斗。理想信念如同精神之“鈣”,共產黨人的“鋼筋鐵骨”在根本上是靠精神之“鈣”鑄就的。一個共產黨人,如果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能經受血與火的生死考驗,就能抵御名和利的巨大誘惑,就能矢志不渝地朝著遠大目標前進。因此,共產黨人只有筑牢思想的防線,注重主觀世界的改造,把好理想信念這一“總開關”,才能凝聚起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強大精神力量。
(三)始終依靠學習,鑄就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盵11]學習是我們黨發(fā)展壯大、成熟完善的不竭動力和源泉。只有理論認識達到透徹,思想上才能堅定不移,意志上才會堅韌不拔,行動上才能持之以恒。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增強學習本領,在全黨營造善于學習、勇于實踐的濃厚氛圍,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推動建設學習大國?!盵12]因此,要在全黨大興學習之風,一是要上好必修課,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武裝頭腦,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毛澤東同志認為,“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tǒng)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地提高我們黨的戰(zhàn)斗力量?!盵13]二是及時更新知識體系。增強執(zhí)政本領需要吸收方方面面的知識,尤其是處于信息化、全球化時代,廣大領導干部要適應時代進步和事業(yè)發(fā)展需要,就要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學習哲學、歷史、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提高戰(zhàn)略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系統(tǒng)思維、歷史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底線思維能力,提高承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使命的專業(yè)能力。
四、結語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注重建設共產黨人的精神世界,意義重大而深遠,任務迫切而艱巨。正是因為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人的精神、意志、信念等主觀因素具有巨大的指導和調節(jié)作用,所以,只有注重共產黨人良好精神狀態(tài)的涵養(yǎng),培育共產黨人崇高的精神追求,重建共產黨人純粹的精神世界,黨的自身建設才能注入永不衰竭的精神動力,國家和民族事業(yè)的發(fā)展才能擁有強大的領導核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員和領導干部需要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勇于變革、勇于創(chuàng)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以“萬折必東不回頭”的決心,以“赴百仞之谷而不懼”的勇氣,敢于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在不斷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注入新活力、新動力的同時,構建起新時代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世界。
參考文獻:
[1][2][4][1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61、15、68.
[3]列寧專題文集: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8.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9.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1.
[8]毛澤東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62.
[9]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10]列寧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136.
[1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7.
[13]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責任編輯:哲 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