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世界范圍內的一個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fā)展,融媒體浪潮席卷而來,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傳統(tǒng)媒體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和挑戰(zhàn)。世界經濟科技的發(fā)展也推動了新媒體的發(fā)展,但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之間不可否認是存在著一種對立關系的,而融媒體的出現則為二者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梁,將二者結合,實現雙贏。報紙、雜志、電話和廣播作為傳統(tǒng)媒體在融媒體的沖擊下都有發(fā)生很大的變化。而此時在各高校開設的播音主持專業(yè)自然也要做出相應的改革以順應時代潮流。本文從多個方面分析了當下高校播音主持專業(yè)的現狀,從融媒體入手,說明了高校播音主持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基于相關研究提出了改革的相關措施,希望為播音主持教育改革等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實踐教學改革
引言
為社會培養(yǎng)高質量高素質播音主持人才和精英是高校開設播音主持專業(yè)課程的主要目的,如今時代社會發(fā)展,各高校播音主持專業(yè)必須要融入時代大潮中,才不至于被時代所拋棄。首先必須要明確當下形式及本身播音主持這個專業(yè)的現狀形勢,才能對癥下藥,這是關鍵一步。至于播音主持教學這一方面,也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缺點與不足,從師資,教學資源,基礎設施等各方面入手,軟實力和硬實力都要有一個質的提升,從而保障播音主持專業(yè)人才的質量。
一、融媒體時代的含義
我們先來解釋一下‘融媒體:‘融媒體是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廣播、電視、報紙等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共通、內容兼容、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由此不難看出,融媒體時代,創(chuàng)新才能創(chuàng)造生命力,創(chuàng)新意味著變化萬千,創(chuàng)新意味著推陳出新,但不變的依然是‘一個中心與兩個基本點,那就是以‘數據庫為中心,以‘用戶和‘服務為基本點。融媒體時代的創(chuàng)新除了理念上的創(chuàng)新之外,還包括一系列的模式創(chuàng)新。總的來說,融媒體時代就是要‘創(chuàng)新。在當今的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對創(chuàng)新的要求越來越大,傳統(tǒng)的播音主持專業(yè)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不得不承認,在教學實踐中已經越來越顯得乏力無助。這就對播音主持專業(yè)的教師、學生、以及相關的從業(yè)人員提出了更高的技術性要求,不能再止步不前,必須要采取措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與能力,才能在這個社會中游刃有余。
二、融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實踐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我國設有播音主持院校整體存在的問題就是院校數量龐大,并且處于盲目擴張的狀態(tài),這也就導致了培養(yǎng)的學生同質化嚴重。這些缺點不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教材編排死板,教學過于教條主義
現在很多高校在大學擴招的背景下,量一多,質就很難得到保證了。播音主持專業(yè)也沒有幸免于難,教師捧著一本教科書,學生在下面各種動作。以教師為主的單向教學模式、灌輸式教學法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一來,教學質量就很難得到保障。到學生走向工作崗位時,很容易出現一種什么情況呢:學生只會對著稿子照本宣科,一離開稿子便啞口無言。
(2)其次,如今融媒體時代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快,教材編排內容也要跟上發(fā)展速度。而實際是教材更新速度慢,內容換湯不換藥,與實際情況不符,這就很難滿足師生的需求。而實際上,教材內容豐富新穎,即時性強,與一線媒體崗位需要相符的教材很少,大多數高校的教材內容乏味無力、理論滯后,與實際脫軌。
(3)基礎設施投入力度不大,資金不足。又句老話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教學資金不足、場地有限、用于教學的設備儀器不到位,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播音主持專業(yè)的發(fā)展。難以建造于一線媒體相同或相似的工作環(huán)境,學生就會缺少很多實際操作訓練的機會,難以達到預期的工作效果和教學目標。
(4)師資力量不足。雖然我們現在都在提倡拒絕教師單向教學的模式,但這并不是在否定教師的作用。說實話,教師團隊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質量?,F代社會對教師尤其大學教師的學歷等等各方面的要求都越來越高,這種情況我們的老樹先生在‘圓桌派中曾經進行過大力吐槽。要求過高導致師資力量遠遠達不到要求,這時候就會有部分高校聘用一些沒有教學經驗的教師,空有一張學歷證明。還有部分高校就會聘用一些非播音主持專業(yè)的教師授課,這就是高級版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不同于上一種情況,這些非播音主持專業(yè)的教師或許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但在播音主持這一領域沒有經過專業(yè)培訓和專業(yè)進修就直接開展教學,由于缺乏對播音主持專業(yè)理論知識系統(tǒng)的、全面的學習,專業(yè)實踐方面的經驗更是匱乏,老師尚且如此,學生也就可想而知了。教師在某個方面來講仍是教學講學的主體,如果沒有良好的教學素質和教學能力的教師去進行授課,這會給學生帶來很明顯的不利影響。
在融媒體這么一個大時代背景下,播音主持實踐教學改革刻不容緩。
三、融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實踐教學改革的措施
(1)加大資金投入
物質要求是上層建設的基礎,我們首先當然要完善播音主持實踐教學的各項基礎設施。抓住現在國家大力發(fā)展教育的機遇,重視資金的投入,為實施改革措施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因此要想播音主持專業(yè)實踐教學改革順利進行,足夠的資金投入是一個基本的保障。
(2)改善教學手段,提升教資素質
高校在選拔教師的時候,不一定要以學歷為第一要求,可根據本校需求自動調整標準,但卻不可委屈求全。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是文化種子的播撒者,是實踐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教師也要自覺承擔起在實踐教學改革中的責任,改變過去教師單向教學的授課模式,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3)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實踐活動
播音主持這個專業(yè)主要還是實踐,不能一門心思全撲在課本教材上,要鼓勵學生多多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向社會,多多了解當今社會多本專業(yè)的一個大致需求。。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更注重對理論知識的了解,這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社會對該專業(yè)的需求了。所以高校應該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將理論轉化為實踐,這樣學生將來在走出社會的時候才能更加的從容不迫。
四、結語
融媒體時代,僅僅依靠傳統(tǒng)媒體的時代在融媒體浪潮的沖擊下已經一去不返,高校要做好播音主持教學改革工作,就必須從構建師資隊伍著手,投入足夠的資金為改革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同時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水平,從不同角度利用多種方法共同推進實踐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朱莉.融媒時代高校播音主持專業(yè)教學改革探究[J].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2016(16):37.
[2]黃英.融媒時代高校播音主持專業(yè)教學改革探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4(07):79.
[3]毛陽南.新媒體時代播音與主持專業(yè)實踐教學路徑創(chuàng)新[J].一今傳媒,2016(12):143-145.
作者簡介:
王鑫有,(1987-),男,漢族,遼寧丹東,助教,本科,播音與主持藝術方向.
(作者單位: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