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強
第1代1969年4月
其實海拉克斯誕生之初并沒有這么強悍,它的前身Briska是一臺日野汽車旗下的小型皮卡,由于銷量不佳面世僅僅6年便宣告停產(chǎn)。1967年,豐田將這臺Briska皮卡重新打造并冠名為豐田Briska;第2年又將其重新設計并更名為Hilux(海拉克斯)。第1代海拉克斯N10僅僅搭載了1.5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和4擋手動變速器,功率也只有57kW,整體設計比日野Briska和自家的Stout更加豪華,其早期采用的后輪驅(qū)動、非承載式車身、前后整體橋的結(jié)構(gòu)則為它后來成為“神車”奠定了基礎。
1969年4月,海拉克斯增加了長軸距版本。同年,搭載1.9L和2.0L柴油發(fā)動機的海拉克斯在美國上市,最大功率分別為72kW和81kW。那時候的海拉克斯對北美市場和全球其他市場一直都采取不同的銷售策略,第1代(N10)海拉克斯先后搭載過1.5L、1.6L、1.9L以及2.0L發(fā)動機。
第2代1972年5月
第2代(N20)海拉克斯于1972年5月上市,豐田對其內(nèi)飾和外觀都進行了調(diào)整,為了與日產(chǎn)旗下的達特桑皮卡爭雄,豐田又將長軸版海拉克斯引入了北美市場以取代科羅娜 Mark2皮卡,北美版本的貨廂長度達到了2.25m。
外形上,豐田只是對其外觀進行了一些調(diào)整,增加了車身折線,使海拉克斯看起來更加硬朗。內(nèi)部配置上,豐田為其配備了冷暖空調(diào)、真皮座椅等。日本市場上的海拉克斯搭載了2.0L 18R發(fā)動機,還為它配備了3擋自動變速器。
1973年,中東戰(zhàn)爭爆發(fā),石油禁運政策導致北美大排量皮卡市場迅速萎縮,而皮實耐用又節(jié)油的海拉克斯則迅速贏得了市場。1975年,豐田又將海拉克斯進行了設計,北美市場車型還引入了更大排量的2.2L發(fā)動機和可選裝的5擋手動變速器。那時候的海拉克斯已經(jīng)開始進入部分喜歡改車、玩車的北美改裝廠的法眼,很多海拉克斯被改裝成簡易房車進入民用市場。
第3代1978年8月
1978年8月,經(jīng)過重新設計的第3代(N30、N40)海拉克斯正式推出。這代海拉克斯車身經(jīng)過了重新設計,前照燈改用圓形設計,車身線條比第2代更加柔和。第2年,海拉克斯推出了搭載“18R”發(fā)動機的四驅(qū)車型,但四驅(qū)車型在日本市場的銷量不盡如人意,卻在北美市場大受歡迎。這臺四驅(qū)車型采用特別設計的RF1A分動器,傳動方面則采用了與FJ40同樣的配置。所以這也是海拉克斯第1次搭載了自動變速器。
1981年,為了讓SUV進入北美市場,豐田先后與另外3家美國公司合作生產(chǎn)了Trekker、Wolverine和Trailblazer,這3款車都采用了Hilux 4×4 RV的駕駛室和底盤,車身則用玻璃纖維外殼替代。Trekker的研發(fā)還在1984年促成了豐田旗下另一款經(jīng)典車型4Runner(它的前身名為 Hilux Surf)的誕生。在東南亞市場,Hilux Surf于2005年被Fortuner所取代。
第4代1983年8月
1983年8月,第4代(N50、N60、N70)海拉克斯推出,這代車型共有4款車型12種配置供消費者選擇,分別有長軸短軸、兩門四門、兩驅(qū)四驅(qū)以及4款發(fā)動機等選項。1986年,因為汽油價格更低,柴油車型在美國停產(chǎn)。同年,四驅(qū)車型還由原來的整體橋改為了雙叉臂式獨立懸架以提高舒適性,原來的自動鎖定輪轂也被前后差速鎖和電子分動器替代。第2年,由于日產(chǎn)推出了V6發(fā)動機的皮卡,豐田也接著推出了可以選裝渦輪增壓的22R-TE發(fā)動機。
第5代1988年
1988年,豐田緊隨日產(chǎn)推出了搭載V6發(fā)動機的海拉克斯,同時,全球其他市場相繼對這代車型進行了更新,它的同平臺車型4Runner也在英國、澳洲上市。
1988年,豐田將海拉克斯的軸距從原來的2626mm延長到了3099mm,在加大車內(nèi)空間的同時還解決了早期型號中的貨廂壁生銹問題。同時海拉克斯的外觀設計也煥然一新,前照燈采用了一體式設計,中網(wǎng)上也改用“TOYOTA”字樣。
高配車型還增加了電動天窗、6碟CD機等高級配置。當年,海拉克斯的銷量第一次超越了美國本土品牌,也使得V6 Xtracab SR5車型贏得當年《Motor Trend》雜志評選的“年度最佳皮卡”成為了順理成章的事情。與此同時,豐田也沒有忘記擴大市場,將海拉克斯的海外市場擴張到了中東和哥倫比亞、委內(nèi)瑞拉、厄瓜多爾等多個南美國家。
1989年,大眾還將海拉克斯引入旗下,用來補充自己商用車型中的1t級車型空缺,該車被大眾冠以“太郎”的名字進行銷售。也正是在此期間,豐田在美國市場正式停產(chǎn)海拉克斯,并在1995年改以Tacoma代替。
第6代1997年9月
1 9 9 7年9月,第6代(N 1 4 0、N150、N160、N170)海拉克斯在日本面世,這代車型有2.0L、2.4L、2.7L、3.0L和3.4L 5種動力規(guī)格,外形上比之前5代所有車型都更圓潤,并且增加了汽車設計中流行的鍍鉻元素。同時,豐田還在泰國、尼泊爾等幾個亞洲國家推出了基于海拉克斯的中型SUV——Hilux Sport Rider。Sport Rider車架和懸架都來自海拉克斯,雖然它的外觀與4Runner比較類似,但是它并非4Runner的替代品。Sport Rider搭載了5.0L發(fā)動機,有兩驅(qū)、四驅(qū)兩種車型,由泰國汽車工業(yè)公司制造,2005年被豐田Fortuner取代,同年,海拉克斯在日本宣布停產(chǎn),第6代海拉克斯也成為日本制造的最后一代產(chǎn)品。
第7代2004年8月
2004年8月,作為豐田I M V平臺產(chǎn)物,第7代(A N10、A N20、AN30)海拉克斯在泰國開始生產(chǎn),早期共有3種車身結(jié)構(gòu)的車型,分別為雙門單車廂(IMV1)、雙門Xtra駕駛室(IMV2)和四門雙排座駕駛室(IMV3)。新款海拉克斯采用了全新的進氣格柵設計,整體造型更加運動。內(nèi)飾和配置上,這一代海拉克斯也升級了不少,比如自動空調(diào)、藍牙、導航、電動車窗、換擋撥片等現(xiàn)在流行的配置都已經(jīng)搭載在了第7代產(chǎn)品上。動力方面,這一代海拉克斯共有2.5T和3.0T兩款柴油發(fā)動機以及2.7L、4.0L和4.0T V6汽油發(fā)動機。
截至2015年,Hilux全球銷售累計超過1600萬輛,即使在停產(chǎn)前,它的銷量依然保持了歐洲市場的領先地位,占同類產(chǎn)品銷量的近四分之一。
第8代2015年
2 0 1 5年,第8代(A N 1 2 0、AN130)海拉克斯在曼谷和悉尼同時宣布上市,這一代車型運用了豐田的“Keen Look”設計語言,高配車型還增加了LED日行燈和霧燈。同時,這種設計還延伸到了車廂內(nèi)飾上,比如空調(diào)通風口以及中控臺等位置。另外,這代海拉克斯還增加了緊急制動(A E B),這代車型剛上市時共有 GD2.4L、2.8L汽油發(fā)動機和KD2.5L、3.0L柴油發(fā)動機,與同平臺的Fortuner和Innova使用同樣的5擋自動/手動和6擋自動/手動變速器。同年,還增加了2.8L汽油發(fā)動機并沿用了上一代的2.0L、2.7L和4.0L汽油發(fā)動機。2017年下半年,在闊別日本市場13年之后,第8代海拉克斯重新回到了它的誕生地——日本。
1968年3月21日,豐田在日本推出了第1代海拉克斯,1年后即在歐洲市場上市。憑借其品質(zhì)、耐用性和可靠性,海拉克斯除了不能上天入地之外,我們在北極、冰島火山和南極、達喀爾賽場,還有中東戰(zhàn)場都能看到Hilux的身影。如今,海拉克斯雖然年屆50,但它依然是這個地球上最好的皮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