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菁菁
【摘? ? 要】寫作在語文教學占有重要地位,小學作為學生學習的奠基期,對學生整個人生發(fā)展的影響更是非同一般。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所出現(xiàn)的部分不良教學情況一直以來都備受教師重視。在小學階段開展寫作教學與初高中階段形式上存在很大的區(qū)別,小學生認知程度較低,對文字素材理解能力弱,在前期學生表達能力、想象能力和觀察能力的訓練是依賴于學生對圖片內(nèi)容的了解與描述。本文結合這一實際情況,分析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通過看圖寫話的教學模式進行高效的寫作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 看圖寫作? 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107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簡單明了的圖文素材做直接引導。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相應學習特點與性格進行更為合適的教學設計,充分地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促使學生能夠認真仔細的觀察相應的圖文素材,發(fā)揮自己充分的想象,形成與之相適應的語言表達能力。
為達到以上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從激發(fā)興趣、養(yǎng)成習慣、深入學習、積累提高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性的努力,強調(diào)“學而知之”的教學思想與教學方法,致力于完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因材施教過程。
一、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的良好習慣
早在20世紀初實用主義教育學時期,美國教育家杜威就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一書當中提出新三中心論:“學生中心、活動中心、經(jīng)驗中心”。杜威還對教學任務進行了新的定義:教學的目的不在于教給學生科學性的結論,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思維模式以及行為習慣,將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真理、解決問題強有力的方法。
所謂的看圖寫話,也只是學生在對圖畫進行細致觀察之后,利用自己的思維進行寫作。例如我在培養(yǎng)學生看圖寫話的過程中,總是強調(diào)以小見大,讓學生注重圖畫中的細節(jié),我經(jīng)常引導學生發(fā)掘圖畫中隱藏的點。
例如:圖畫中有一棵樹苗,幾位小朋友在一旁,旁邊有水桶,鐵鍬,學生很容易就想到是植樹,隨后我引導學生觀察圖,圖中的小朋友來自哪里,他們?yōu)槭裁粗矘?,在植樹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學生很快會觀察到紅領巾,進一步進行想象思考,整個故事就會呼之欲出。
幫助學生有計劃地進行圖畫的了解,確保不遺漏重要的內(nèi)容。在有整體的把握后,教師就可以引入相應的細節(jié)觀察法則,幫助學生形成更加細致的學習習慣。
二、重視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
在進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時,不能存在任何的想象,因為正確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容不得半點偏差,在進行看圖寫作時,學生無法把握圖畫的來龍去脈,教師要能夠幫助學生依據(jù)圖畫的一幕進行整個情境的想象。寫作本就是一個化靜為動,學生需要能夠在同樣空白的領域融入進屬于自己的色彩,整個寫作教學的開展更是高度依賴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例如我在寫作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向?qū)W生進行展示,以文字和圖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同時,我讓學生將圖畫進行想象和講述,通過連接詞結合,引導和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從而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
三、放寬教學目標,形成循環(huán)漸進的教學模式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目標已然不再是教師講解知識多少之類的硬性指標,更多強調(diào)的是教學過程中認知與情意的結合統(tǒng)一。教師首先要重視整個教學目標體系的情意性,能夠依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感以及學習態(tài)度形成更加靈活的教學體系。其次要重視結合整個教學情境產(chǎn)物與問題的解決情況,不可盲目的要求學生進行結果上的達標,更要重視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接受程度。
例如,教師要遵循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學生在完整的表述一句話之后,在進行第二句話乃至第三句話的教學時,要結合學生詞匯理解、語句銜接、感情遞進等實際過程,循序漸進的完成整個教學。最后就是要重視整體教學目標的個性化,我在教學時,總是讓學生進行想象,然后進行邏輯以及文字的構建,我對學生灌輸?shù)乃枷胧?,看圖寫作重在表述,沒有標準唯一的答案,這樣使得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想象寫作,而不是固定的追求完美的答案。
四、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積累更多的學習素材
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過程的開展其本質(zhì)上仍是針對學生個體進行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寫作能力的順利開展自然就離不開閱讀教學為其奠定的良好基礎。面向小學生的課外讀物中存在著很多的插圖,更契合小學生的閱讀需求,進而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經(jīng)驗。
在進行書籍的閱讀過程當中,教師更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相應的寫作能力,通過讓學生對優(yōu)秀范文進行仿寫,并通過這一仿寫行為實現(xiàn)知識的自我轉化,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此外小學生從小就接受相應的閱讀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其求知欲望以及學習興趣,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發(fā)展有著重要的補充作用。因此教師應當多開展活動,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
小學生直接面對文本進行寫作其難度較大,教學開展十分不易,因此在今后的教學當中,教師就可以嘗試通過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著手于形成循環(huán)漸進的教學模式,積累更多的學習素材,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呂雅萍.用思維導圖給孩子的看圖寫話插上翅膀——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初探[J].考試周刊,2018(59).
[2]曾桂梅.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開啟"寫話"之門——小學語文課堂的看圖寫話訓練探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