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在整個中小學階段中,高中教學對于教學方法的探討一直較多,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生面臨著很大的高考升學壓力。如何選擇好的教學方法讓語文教學在高中取得良好成效成為了我們面臨的一道難關。本文將就高中語文中的一些教學方法做出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 教學方法 探討反思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7.173
語文作為貫穿整個中小學階段的基礎性學科,在高中階段教學的方法選擇上往往有著更為重大的意義。知識的積累和牢固掌握離不開好的教學方法,而不僅僅是教師強行的灌輸和學生的埋頭苦學。我認為好的教學方法所帶來的教學效果應該是非常立體的,而不僅僅是局限在一些小的方面上。
一、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與其選擇不如創(chuàng)新
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語文作為一門積累型的基礎學科,重在知識的成功傳遞和領悟,因而很多教師往往忽略了方法的應用。但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教師和學生都越來越認同這樣一種觀念:好的教學方法能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廣泛運用在各個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有的獲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也有的成為了失敗的典例。
所以在教學中我也多次問自己,到底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是真正適合高中語文這個強壓階段的?在實踐和各類資料的收集中,我逐漸意識到:與其因為教學方法的多選一而猶豫不決,倒不如各取所長綜合成為適合自己的那一種。
(一)理性認識單一教學方法可能存在的客觀局限性
在當下,我認為單一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顯露出了一定的客觀局限,特別是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學生在這個階段面臨的學習任務多而難,如果僅僅采取單一的教學方法,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不當之處。
比如獲得了很多好評的小組教學法,雖然確實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們互相學習相互監(jiān)督的意識,但高中學生的特性也讓它在實踐中難免存在潛在“威脅”。由于這個階段的學生有較強的群體意識,小組一旦確定之后便能極大增強該組的凝聚力,在小組談論或合作完成學習任務時,對學生的自律能力有著較高要求,容易出現(xiàn)偏離主題的討論。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高中階段的學生趨向成熟,雖然教學方法的實踐較為容易,但其他偏離的局限也更容易顯露。
(二)合理預見教學方法的綜合效益
當今人們愈發(fā)看重綜合效益,我認為在教學方法上這個概念也同樣非常適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們同樣應該做到綜合采用,達到最佳。如果說單一選取教學方法的局限性是綜合選用的客觀因素的話,那么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轉變就是主觀因素。步入高中的他們在之前的初中小學學習之中必定見識了許多教學方法,對他們來說單一方法并不能給他們帶來好奇和新鮮感,這也會讓語文教學顯得疲軟乏力,但如果我們能通過分析各類教學方法之后進行有機綜合,想必一定能在教學中滿足高中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創(chuàng)新組合教學方法的具體過程
在認識到創(chuàng)新組合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我們應該通過搜集資料、制定步驟來完成我們的計劃并取得有價值的反饋意見。
(一)搜集相關資料,篩選出一些可搭配的教學方法
要進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組合,首先應該搜集相關的好方法。主要途徑有三種,一是相關資料文獻所提及的方法,二是日常教學中所得到的經(jīng)驗分享,三是實踐中得到的經(jīng)驗教訓。這些途徑既為我們的下一步篩選指明了方向,也能縮小我們的搜集范圍、提高資料的有效性。既然是為了綜合效益出發(fā),我們在選擇方法的時候也要充分考慮它們各自的包容性。有些方法雖然在實際教學中有很好的效果,但卻不一定能很好地組合起來發(fā)揮最大效益。而有些教學方法雖然面世不久,但卻有很強的包容性。比如多媒體教學,在我看來它可以和很多的教學方法搭配,如小組教學、合作教學等,因為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是當今的趨勢所在,和很多教學方法都能產(chǎn)生非常好的組合效益。當然,有一點也是值得注意的。我們在選取相關事例的時候不能只看成功的教學實例,也要關注一些典型的失敗案例,找出各種教學方法所適宜的教學環(huán)境。透過這些案例,我們要找到的是一些總結性的規(guī)律和方法。
(二)制定綜合教學方法的流程
在找出具體可供借鑒的方法之后,這些有著包容性的教學方法如何在實踐中發(fā)揮最大的價值就成為了我們首要考慮的問題。下面我以多媒體教學和小組教學為例談談綜合這兩種方法的具體過程。由于高中語文涉及的文言文篇幅較多,相關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較多,在具體的講授中如果由我們“唱獨角戲”,難免會顯得非??菰餆o聊。但是我們可以采用小組教學,在上課之前給每個組分配學習任務,比如《赤壁賦》中,我們可以安排每個小組輪流來總結一段內(nèi)的實詞虛詞知識點。而在這個過程中,為了讓知識點展示得更加清楚,可以將該段內(nèi)容通過多媒體投影出來,讓這些繁多又重要的知識點得以清楚展現(xiàn)。這樣普通而有效的教學方式有機結合了這兩種好的方法,讓整個過程發(fā)揮了綜合效益。
三、教學方法綜合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一)盡量避免影響教學效果的不定因素
在上一點的舉例中,我提到了以《赤壁賦》重點展示為例的小組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的結合。雖然這兩種方法的結合十分有益,但如果不能察覺潛在的問題,可能也會產(chǎn)生效果上的偏差。比如布置學習任務的時機不當,個別小組或者個別學生可能會僅僅針對自己要展示的部分進行預習,而其他的知識點只能通過同學講解和老師點評得知,學生無法對知識產(chǎn)生一個立體深刻的印象,就偏離了我們本來的目的。
(二)及時做好意見收集和反饋工作
新思維的引入對師生來說都是新奇的,但是新的模式由于缺乏借鑒,也難免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所以我們有必要做好意見的收集工作。特別是在實踐的初期,學生們的意見決定著我們接下來的調(diào)整和改進,能讓我們前行的路更加清晰。而高中學生趨于成年,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我們這樣做也彰顯了對他們的重視和尊重,相信不難得到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寶貴意見。
四、結束語
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使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成效得到提升是廣大教師的殷切期待。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又好似各占其理,想要獲得更好更理想的效果,我們完全可以跳出選擇方法的“怪圈”,力圖創(chuàng)新,將單一的好方法綜合起來,讓它們各行其道又同時為語文教學服務。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需要注重細節(jié)的把控和意見的收集整理。只有在把握學生心理的前提下完善我們的教學設想,才能讓它真正在高中教學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