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旭
薄層色譜法也叫薄層層析法,是一種對少量混合樣品進行快速分離純化、定性、定量分析的重要實驗方法,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發(fā)展至今仍廣泛應用于食品、制藥、化妝品、司法檢驗等各個領域。薄層色譜法分析圓珠筆文字色痕實驗是“刑事科學技術(shù)導論”“微量物證分析”等專業(yè)課程中的一個經(jīng)典實驗,對學生理解并掌握色譜法及其原理有很好的幫助。
在以往的實驗設計中我們采用大塊玻璃板,手動鋪硅膠G的薄層板,然后在標準體積的層析缸中進行文字色痕的展開,整個實驗過程分為鋪板和制樣展開兩個階段。后來我們改進了材料用具,使用預制的鋁箔薄層板,省去了手工鋪板的階段,用小型標本展示缸來代替標準體積的專用層析缸進行展開。前后兩種實驗方法具體對比如下(如圖1):
一、實驗方法:手動鋪板,用標準層析缸展開
1.材料
硅膠G粉末、羧甲基纖維素鈉(CMC)、10×20cm玻璃板、推板器、20×20×6cm層析缸、展開劑、提取的圓珠筆色痕樣品、毛細玻璃管等。
2.操作步驟
(1)手工鋪板:稱取0.5克羧甲基纖維素鈉加入1L蒸餾水煮沸配置成0.5%的粘合劑溶液用作固定。然后稱取6克硅膠G粉末加入18ml粘合劑溶液攪拌成均勻的糊狀,涂于潔凈的10×20cm玻璃板上,用推板器涂布均勻,使硅膠漿在玻璃板上薄厚均勻,不帶氣泡,室溫晾干待用。
(2)點樣展開:使用前將晾干的薄層板放入烘箱中升溫至105度恒溫烘烤半小時活化,冷卻后即可點樣。用毛細玻璃管吸取待分析的圓珠筆色痕樣品在距層析板底邊8mm處點樣,為了加大樣品量,可以等前一次的點樣溶劑揮發(fā)后在原位重復點樣。將45ml展開劑加入潔凈的20×20×6cm層析缸中,蓋上玻璃蓋使缸中的展開劑飽和20min左右,再將點好試樣的薄層板放入層析缸中展開。
二、實驗方法:使用預制薄層板在小標本缸中展開
1.材料
預制鋁箔薄層板、直徑5cm的標本缸、展開劑、提取的圓珠筆色痕樣品、毛細玻璃管等。
2.操作步驟
點樣展開:將預制的鋁箔薄層板小心地裁成3.5×5cm大小,105度恒溫烘烤半小時活化、冷卻后即可點樣。用毛細玻璃管吸取待分析的圓珠筆色痕樣品在距層析板底邊5mm處點樣。將5ml展開劑加入潔凈的直徑5cm的標本缸中,蓋上蓋子使缸中的展開劑飽和20min左右,再將點好試樣的鋁箔薄層板小心地放入標本缸進行展開。
對比兩種實驗方法的步驟可以發(fā)現(xiàn),第一種方法需要預先鋪板,晾干后才能使用,期間要等待比較久,這個等待的時間超過了正常的學時,以往我們是讓學生在實驗的前一天利用課余時間先來實驗室鋪板,鋪好后放入烘箱晾干,第二天正式實驗前烘烤活化備用。
并不是每次都能在實驗課的前幾天找到學生沒有課的空檔來鋪板,所以這樣的操作步驟給教學的時間安排帶來很大不便。并且由于采用了比較大的玻璃板和標準層析缸,方法一對有機試劑的消耗量比較大,一個班25個組需要約1250ml展開劑。
層析缸口徑大,鋪板的表面積大,在操作時展開劑揮發(fā)很快。學生人數(shù)比較多,第一次學習薄層色譜法在操作上也很不注意,即使有通風櫥,整個實驗室仍然有很重的展開劑刺激性氣味,尤其是在展開結(jié)束后晾干層析板時,大量有機試劑蒸汽的揮發(fā)危害師生的身體健康。最后回收的廢液也比較多,增加處理廢液的成本。
第二種方法采用了預制的鋁箔薄層板,省掉了學生鋪板的過程,可以在正常學時內(nèi)完成整個實驗,有利于教學安排。由于高效薄層板裁剪的尺寸較小,可以使用直徑5cm的標本缸來代替標準的層析缸,這樣整個體系比較小,只需使用5ml展開劑就能進行實驗,有機試劑的用量只有第一種實驗方法的九分之一,一個教學班只需要不到200ml的展開劑。
相對應的,標本缸口徑小,薄層板小,展開劑的揮發(fā)量也比較少,實驗室中的刺激性氣味顯著減小,改善了實驗環(huán)境,減輕了對師生呼吸道的傷害。實驗結(jié)束后產(chǎn)生的廢液也很少,減輕了環(huán)保壓力。
從教學和實驗效果上來看,第一種方法需要手工鋪板,由于學生都是第一次鋪板,不是每個人都能鋪出均勻的薄層板,導致樣品的色斑分離效果有好有壞,差別較大,有的學生甚至得不到結(jié)果;第二種方法用預制的高效薄層板,只要制樣沒有問題,基本上學生都能得到較好的分析結(jié)果,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從圖2的實驗結(jié)果可以看出,高效薄層板對樣品的分離度更好。不過在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第一種方法要優(yōu)于第二種方法。
從實驗成本上來看,第二種方法的預制高效薄層板比第一種的手工鋪板要貴一些,由于第一種方法需要用到酒精燈加熱,展開劑用量也比較大,所以第二種方法的總體成本只是稍稍高于第一種,但如果考慮到對實驗教學時間安排的影響以及環(huán)保的因素,第二種小量體系的實驗方法會大大優(yōu)于第一種方法。
因此綜合起來,第二種方法采用的材料和用具縮短了實驗進程,有利于實驗教學的安排,小量體系減少了試劑用量,有利于師生健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并且提升了教學效果而實驗成本卻沒有太大的增加。
這種小量化體系的使用是符合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的,可以推廣到其他的實驗教學中。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尋找類似的有效措施,科學地開展綠色環(huán)保實驗教學,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責任感,促進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鄧大中,張明輝.刑事技術(shù)專業(yè)實驗指導[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1.
[2]張建華,陳 寧.微量物證分析學簡明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1.
[3]周同惠.薄層色譜法[J].分析試驗室,1986(9):35-41.
[4]顏曉航.薄層色譜法操作技術(shù)控制要點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2(9):1271-1272.
[5]郭豫梅,李利華,任傳清,等.創(chuàng)新環(huán)保型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的研究[J].山東化工,2017(9):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