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莉
【內(nèi)容摘要】為了適應新課改和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適合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促進全體學生共同發(fā)展、共同進步,實現(xiàn)初中英語教學的高效率。
【關鍵詞】初中英語 分層遞進 教學法 應用
初中英語新課改理念的基本要求是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提高教學的整體效果。但是在教學中遇到的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理解能力不一樣,如果教學方式?jīng)]有注意到學生的層次差異,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分層遞進教學法,有助于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
一、實施分層遞進教學法的意義
分層遞進教學法是根據(jù)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合理的進行分層教學,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促使好、中、差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理解、掌握相應的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分層遞進教學法充分落實了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主體,根據(jù)他們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情感需要進行動態(tài)的分層,既差生并不代表永遠位于差生層次,這種層次的定義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隨學生綜合能力的變化而變化的,目的是促使全體學生的學習效率逐步提高,學習成績、學習能力以遞進的方式得到穩(wěn)步提升。
二、實施分層遞進教學法的策略
1.分層次設計教學目標
在英語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英語成績、英語基礎、學習能力將學生分為優(yōu)、中、差三個層次,在設計教學目標是根據(jù)優(yōu)、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針對學習基礎、學習能力都不錯的學生制定的教學目標是:要在充分理解教學重點、難點的基礎上學會知識的拓展以及知識的靈活運用。而對于學習踏實、認真、刻苦,基礎知識掌握較好的中等層次的學生,要求他們課下能獨立完成作業(yè),并能獨立解決中等難度的練習。差等生一般英語基礎較差,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他們的要求是加強課本基礎練習,掌握課本單詞、短語。
2.分層設計教學內(nèi)容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設計的教學內(nèi)容除了所有同學必須掌握的識記的基礎知識外,還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知識水平、能力大小的不同分層次設計教學中應理解掌握的知識。這些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要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顧慮。比如在做英語閱讀練習時,將學生分成優(yōu)等生、中等生、學困生三個層次,教師對優(yōu)等生設計問答題,讓他們用英語回答問題或者表達自己的觀點;中等生設計選擇題,讓他們通過閱讀短文,理解意思,得到答案。對于學困生,教師設計相關的判斷是非的題型,讓學生很容易在短文中找到正確答案。以此實現(xiàn)分層教學、分層練習、分層提升學生英語水平。
3.教學方法要有針對性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因材施教,采用的教學方法要恰當、針對性強。對于英語學習基礎好、英語水平高、理解能力強的學生,要采用學生自學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的方式,為他們的講解要言簡意賅,點到為止,留給學生思考、想象、探索的空間,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對于英語基礎差、理解能力也差的學生,教師要多關心、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了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疑惑,以寬廣的胸懷包容他們,為他們耐心的進行講解、指導,真正幫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三、 分層遞進式教學法的應用
1.在課前準備過程中應用分層遞進教學法
(1)學習對象
分層遞進教學法需要教師在教學實施之前,根據(jù)學生的基礎以及對知識的吸收程度不同,對學生進行分層。分層的實施原則具有一定標準,教師要讓學生集體進行英語基礎知識測試,具體的分層要根據(jù)學生測試結果來進行。分層教學的分層標準分數(shù),八十五分以上的為A層,其次是八十五分至六十五分之間的為B層,低于六十五分的為C層,這樣的劃分有助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掌握,明確教學工作的導向,教師根據(jù)這樣的分層對知識進行調(diào)整,促進學生對學習知識的有效吸收。
(2)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的實施,首先需要教學計劃的支持,而教學計劃的制訂是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來設定的。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內(nèi)容是一定的,教學目標就是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培養(yǎng)英語實踐應用能力等。這樣教學目標的設定,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來進行,成績好的學生對知識吸收是相對容易的,這時教師就應該鍛煉他們的應用能力;而一些成績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要求他們將基礎知識進行掌握就可以了。但是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的同時,要注意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不可太過簡單,也不能太難。要適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保證他們對英語基礎知識的吸收,在一定時間內(nèi)使成績有所提升。
2.課堂教學中應用分層遞進教學法
(1)提問原則
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學實施,是促使學生提高成績的直接因素。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實行分層遞進教學法。這樣的課堂教學為提問過程的分層。針對英語教學本身來說,它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需要學生掌握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能力,而學生的課堂學習時間有限,很難全面高效地掌握。其教學設置是初中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內(nèi)容,需要教師細心引導,讓學生由淺入深地吸收。
(2)實際應用
教師對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進行提問,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全面吸收。同時,教師要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學生興趣,對問題進行設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復習過程中應用層次遞進教學法
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給出不同的復習任務,這對于學生的成績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如果題目設置過難,會導致基礎較差的學生難以理解,失去學習興趣,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教師應該應用分層遞進的教學方法,為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設置不同的任務,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有效利用和吸收,促進成績的提高。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用分層遞進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在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分層,針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給出不同的教學提問和復習任務,保證每個學生對知識進行吸收,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英語學習成績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唐先鋒.初中英語分層遞進教學法的優(yōu)化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4):116-117.
[2]文麗.分層遞進教學方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4).
(作者單位:武山縣渭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