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歆
[摘要]弘揚延安精神,就要高舉理想信念的旗幟,堅持實事求是的作風,秉持為民服務的宗旨,永葆艱苦奮斗的本色,踐行學以致用的使命。充分認識、分析延安精神與中國夢的內在傳承、本質聯系,提出新時期從延安精神出發(fā),加強精神教育,關注青少年經濟前景,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強化理性消費,倡導終身學習等,為托起中國夢凝心聚力。
[關鍵詞]延安精神;中國夢;復興
2017年8月16日,習近平回信勉勵“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大學生:“學習延安精神,堅定理想信念,錘煉意志品質,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體現了當代中國青年奮發(fā)有為的精神風貌。”①延安精神是民族振興、國家奮進的傳統美德的重要體現,也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治國理政的傳家寶。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歷史任務,學習和弘揚延安精神,可以凝聚黨和人民群眾的精神力量,加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實現步伐。
一、延安精神與中國夢的內在傳承
在中國革命圣地——延安,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高瞻遠矚的戰(zhàn)略眼光、求真務實的開拓精神,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艱苦奮斗了十三個春秋,在拯救民族危亡、爭取人民解放的斗爭中培育和鑄造了中華民族的“利劍”——延安精神。
新時期,習近平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②拿破侖說過一句名言:“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倍瘢@頭獅子睡醒了,世界開始為之震撼,但如何在世界舞臺上與其他大國競爭,輕松地奔跑,還需要我們繼續(xù)艱苦奮斗。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要解決處理好新情況新問題,必須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必須堅持在繼承中創(chuàng)新,結合時代條件挖掘革命傳統資源。
習近平指出:“弘揚延安精神,對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③他給大學生回信談到,祖國的青年一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希望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用青春書寫無愧于時代與歷史的華彩篇章。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延安精神,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
二、延安精神與中國夢的本質聯系
(一)弘揚延安精神,就要高舉理想信念的旗幟
理想信念是延安精神的靈魂,也是實現中國夢的永恒動力。雙手摟定寶塔山,一旗獨樹揚天下,雄雞一唱天下白。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說過:“中國的民主革命,沒有共產主義去指導是決不能成功的,更不必說革命的后一階段了?!雹苓^去,在歷史關鍵時刻,黨始終能把握正確政治方向,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理念,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方法觀察、分析、解決問題。審視現在,盡管我們的經濟總量占據世界第二,但還有五千多萬人民處于貧困線下,精準扶貧脫貧工作任重而道遠,盡管有很多的黨員干部兢兢業(yè)業(yè),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但十八大之后多名省部級干部的落馬表明,黨員干部理想信念面臨的誘惑、考驗與挑戰(zhàn)無處不在。展望未來,8800多萬黨員只有自覺做共產主義的信仰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的實踐者,才能肩負起億萬人民的期待重托。
(二)弘揚延安精神,就要堅持實事求是的作風
實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也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思路。毛澤東說:“‘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guī)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⑤延安精神是在曲折道路中嘗試、探索,在探索實踐中反思、總結而形成的民族精神。它是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所形成的產物,可謂“延安窯洞里的馬列主義”。習近平在很多場合指出,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是人口大國、網絡大國,但并非人才強國、網絡強國;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仍處在世界后列,中國人民生活僅在總體上達到小康;城市化程度、工業(yè)化程度,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而,“將改革進行到底”必須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現中國夢,一直是我們的期望。這需要全體中國人的努力。
(三)弘揚延安精神,就要秉持為民服務的宗旨
為民服務是延安精神的本質,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內在要求。“為人民服務”是延安時期最常見的座右銘,“我們一切工作干部,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服務。”⑥新時期,網絡社會已經成為黨治國理政的新領域和新空間,通過網絡手段“回應網民關切”“為網民釋疑解惑”“政府決策問計于網民”,是推動執(zhí)政方式現代化的戰(zhàn)略選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⑦當下,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運用網絡收集民意、了解民憂、惠及民生,必須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建立好網絡民主政府,推動互聯網和教育、醫(yī)療、文化、旅游等的融合,讓互聯網+更好地造福人民。
(四)弘揚延安精神,就要永葆艱苦奮斗的本色
艱苦奮斗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基本要求。延安時期,老一輩革命家號召自力更生,生活上節(jié)約樸素;工作上勵精圖治,銳意進取。建國前夕,毛澤東就告誡全黨:“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雹嗳缃瘢鐣敻患眲≡黾?,個人利益至上,消費主義盛行,艱苦奮斗的精神好像已經過時,實際上并非如此。追逐夢想的路上充滿荊棘,利益固化的藩籬、制度建設的漏洞、社會流動的阻滯、特權階層的隱身,都是屬于我們自己的“中國難題”,不付出汗水與淚水,沒有艱辛的努力,沒有奮力拼搏的奮斗,不可能跨過險阻,破解這些難題。
(五)弘揚延安精神,就要踐行學以致用的使命
學以致用是延安精神的利器,也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保障。1942年開始在延安開展的整風運動,通過開展普遍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活動,整頓了黨的紀律,提高了黨員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是黨的建設上的偉大創(chuàng)舉。毛澤東曾經提出,“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提高我們黨的戰(zhàn)斗力量。”⑨今天,面對“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站在中國發(fā)展轉型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只有依靠學習增強本領才能繼續(xù)保持先進。只有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勝任“將改革進行到底”和“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繁重任務。
三、延安精神為托起中國夢凝心聚力
(一)加強精神教育,營造氛圍
中國崛起,在物質財富增長的同時,應該有更多的文化自信,抒寫好自己的故事,努力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謀求財富與精神的共同進步。就個人而言,既需要創(chuàng)造自我價值,又需要自覺去提高精神生活。就社會而言,我們必須加強對延安精神等紅色文化的宣傳,只有更好的了解過去才能更好的開創(chuàng)未來,培育出一種現代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營造為實現中國夢快馬加鞭、奮起追逐的氛圍。
(二)關注青少年經濟前景,未雨綢繆
發(fā)展創(chuàng)新,人才是根本。實現中國夢,關鍵在人才。研究表明,一個人童年階段的經歷與成年后的經濟狀況息息相關。如果一個人要想提高自身學歷,獲得更多的發(fā)展專業(yè)技能以及穩(wěn)定的高薪酬工作,就必須盡早培養(yǎng)良好的工作習慣(如溝通能力、組織能力等)和基本的工作技能,以長遠的目光來塑造自己,拾級而上,為進入勞動力市場做好準備。只有當所有青少年都獲得有效的支持,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才會推動整體經濟的良性發(fā)展,才能為中國夢的實現打下同樣堅實的基礎。
(三)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呵護民生
習近平指出:“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雹膺^去,人們一味強調征服自然,政府官員升遷提拔只看GDP,注重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隨著大自然的空氣、水、土壤等資源都遭到破壞,資源消耗占生產成本比例重,全球生態(tài)危機凸顯。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建設綠色中國,走向生態(tài)文明新時代,這是實實在在的為人民服務,關心到每一個人民的福祉,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未來。
(四)強化理性消費,關注價值
延安時期,物質缺乏,生活艱苦,但是老一輩革命家厲行勤儉節(jié)約,自力更生,屯墾南泥灣,最終渡過難關。而今,超前消費盛行一時,攀比消費愈演愈烈,時尚消費逐占主導。過度消費增加家庭經濟負擔,產生的包裝和垃圾等也加重環(huán)境負擔,影響到社會的可持續(xù)消費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是生產和勞動決定人的自我價值,而不是消費和享受。每一個人應根據自身條件合理消費的同時,更加關注自我在工作崗位上創(chuàng)造的價值,艱苦奮斗,實現人生理想。
(五)倡導終身學習,學以致用
由于世情、國情、黨情的發(fā)展變化,如何抓住重大歷史機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黨面臨的一個時代課題,如何順應時代前進潮流努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是中國面臨的一個新的課題。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周期縮短,產品越來越趨向智能化、定制化,競爭越來越趨向深度化、繁雜化,每個人只有進行自我迭代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只有大興學習之風,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全黨的本領才能不斷增強,才能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闊步前進,加快實現中國夢的步伐。
[注釋]
①習近平回信勉勵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的大學生[N].人民日報,2017-08-16.
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6.
③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召開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N].人民日報,2010-05-19.
④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86.
⑤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⑥毛澤東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2.
⑦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4-26.
⑧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
⑨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⑩習近平在海南考察時指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就是保護生產力[N].海峽都市報,201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