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冰
【摘 要】音樂是思維的聲音,快樂的源泉?!兑魳氛n程標準》中指出: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位置?;谛抡n程標準的精神,音樂教學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活動時間和空間,讓快樂的音樂氣氛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各種音樂活動,在愉快輕松的學習中獲得知識。
【關鍵詞】音樂課堂;快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8)11-0206-01
愉快的心情是產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快樂教學是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目的。將興趣、創(chuàng)造、審美、理解、尊重和信賴貫穿于教育過程中,使師生獲得教與學的愉快體驗,身心得到和諧發(fā)展的教育,它的本質是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吸收知識、消化知識。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將快樂教學法融入課堂中,努力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中情趣盎然地學習。經過實踐證明此方法是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有助于兒童的認知,并由感性向理性發(fā)展,情感變得樂觀向上、豐富多彩,最終能夠把學習音樂作為一種樂趣。下面我就結合自己多年的音樂教學經驗,談談小學音樂課快樂教學法的幾點體會。
一、如何激發(fā)興趣是快樂教學法的前提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音樂教學如果能準確果斷地抓住學生的興趣,教學也就成功了一半。音樂教學是一項提高學生專業(yè)技能的活動,同時又是一項帶有濃厚感情色彩的審美活動。小學生年齡小,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都較差,而他們又特別好奇、活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讓自己情感愉悅的事物,他們往往會投入極大的注意力。
二、開動腦筋編兒歌,培養(yǎng)識譜興趣
識譜知識的傳授在音樂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生掌握好識譜知識,可以更加準確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使學生對枯燥無味、難學難記的識譜知識感興趣,我常把一些識譜知識編成兒歌幫助他們學習,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利用多種擊拍訓練,調動學生的激情
節(jié)奏是音樂的骨骼,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節(jié)奏感是視唱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學中,我應用了以下各種擊拍法,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一)劃、念、拍、唱有機結合法
對于樂曲中的一些節(jié)奏難點,運用此法學生很快就能掌握。
(二)強弱拍交替擊拍法
在全體學生拍一種節(jié)奏的基礎上稍做變化,換成兩個聲部強弱交替擊拍,這樣有變化也比較生動。
(三)多層次節(jié)奏擊拍法
在以上幾種擊拍法的基礎上,進行多層次節(jié)奏的擊拍法。
四、啟發(fā)學生表現美,激發(fā)唱歌興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教學生會唱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啟發(fā)學生準確地表達出可見的感情和藝術形象,進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體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進入表現音樂的最佳狀態(tài),唱出的歌聲真摯動聽,從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五、引導學生表演,增強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是落實素質教育,讓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一條主渠道。在加強樂理知識學習的同時更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音樂教學內容包括唱歌、唱游、器樂、欣賞、視唱和聽音。其中“唱游”是音樂教學中很重要的一種形式,唱歌與游戲相結合,主要是為了改變單調的“我教你唱”的教學形式而創(chuàng)造的一種活潑而新穎的教學方式。隨著音樂教學改革的深化,音樂課已經逐漸從單一的歌唱傳統模式中解脫出來,向寓歌于唱多種形式中的審美型發(fā)展。在“唱游”教學過程中,要按歌詞的內容來設計課堂活動,有的可采取表演形式、有的配上簡單對話、還有的要配上解說詞,以舞臺劇的形式來出現,在唱、說、演的同時完成教學任務。
六、圖文結合,誘發(fā)欣賞興趣
欣賞音樂,不僅需要形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需要欣賞者用自己經歷、生活閱歷和經驗去感知體驗。小學生正處于從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生活閱歷少,經驗積累少,要使他們真正理解音樂,達到陶冶情懷,培養(yǎng)情操的目的,就必須根據他們的思維特點,通過形象活躍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簡短的啟發(fā)談話等形式,運用聽覺和視覺同步感知的方法來幫助他們理解作品。然后再讓他們在動聽的樂曲聲中自由充分地想象、體驗,使其根據各自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間接和形象的記憶,用不同的顏色、線條、文字、動作表現出來。
總而言之,小學音樂“快樂教學法”體現了學生這一主體性,強化師生互動。一節(jié)音樂課,如果能科學、充分地運用以上教學方法,就能做到愉快教學,避免那種呆板拘謹的課堂氣氛,即可極大地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又可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去感受美、享受美、創(chuàng)造美、表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