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川
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化學這一門基礎學科的認識有很大的偏見。在人們的生活中,只要一提到化學,人們的頭腦中會立即反應出中國前一段時間出現(xiàn)的三聚氰胺、瘦肉精、白色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等一系列的問題。在我國的主流媒體也主要報道了出現(xiàn)了問題,造成人們對化學的認識出現(xiàn)了極大的偏差,認為目前出現(xiàn)的一系列的環(huán)境、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都是化學引起的,化學是一門問題學科。這極大的誤解了化學這門學科的本意?;瘜W不是問題,化學是用來解決問題的,為人類提高生活質量,滿足日益提高的物質要求的。也是解決前面所提到的各種環(huán)境、食品安全的唯一途徑。
在新課標以前的化學教學中,中注重對知識的掌握,理解,應用。沒有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以至于學生中普遍有一種迷惑:我為什么要學化學,學化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應付最后的升學考試,在日常生活中化學沒有什么意義。學生由于對化學化學的目的,意義認識不清,造成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主動性、有效性大打折扣,普遍感到學習化學困難,無興趣。
今年重慶進入了課改區(qū),新的課標要求培養(yǎng)學生學科科學素養(yǎng),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的價值觀這三個方面提出了學習化學的目標。不僅強調的知識,還強調了思維及學科價值觀。為了落實新課標的要求,我校開設了校本課程《生活中的化學》。從十個方面:(1) 愛護水資源;(2)改善大氣質量;(3)海水的綜合利用;(4)合理選擇飲食;(5)獲取潔凈的水;(6)金屬的防腐;(7)垃圾資源化;(8)塑料;(9)生活中的材料;(10)正確使用藥物把化學與人們?nèi)粘I盥?lián)系起來。通過這十方面的學習學生掌握了日常生活中使用各種材料的方法,及糾正了以往生活中一些錯誤使用方法,明確一些化工產(chǎn)品在什么時候用,什么條件下用才是最安全的。例如、塑料制品在我們的日常中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人們生活中對塑料的認識是有限的,在使用時也有很多是錯誤的。通過塑料的學習,學生懂得了如何鑒別塑料的成分、真假;各種成分的塑料在什么條件下使用對人體是無害的。下圖是塑料三角標識圖,只要是正規(guī)工廠生產(chǎn),合格的產(chǎn)品,在塑料瓶底都有這種標志。
(作者單位:重慶市墊江第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