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孟香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人們思想觀念的改變, 意外妊娠發(fā)生率逐漸上升, 目前對于意外妊娠者常使用藥物流產和無痛手術流產兩種方式。早期由于醫(yī)療技術和器械的有限, 藥物流產廣泛用于臨床, 其具有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等優(yōu)勢, 但此類方式可導致流產不全的發(fā)生, 影響整體效果。在現(xiàn)在醫(yī)學技術下, 手術流產不僅不會讓患者感到疼痛, 而且整個手術是在可視的環(huán)境下進行的, 對手術安全性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部分學者提議實施無痛手術流產, 其能夠提高完全流產率, 減少陰道出血量, 但屬于創(chuàng)傷性操作[1]。本文旨在探索對早期終止妊娠患者實施不同流產方式的臨床意義, 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23日~2017年7月23日收治的早期終止妊娠患者80例, 納入標準:①患者經尿液或血液檢查, 呈現(xiàn)為陽性, 且停經時間<49 d, 通過超聲檢查,確診為宮內妊娠;②患者均自愿進行終止妊娠;③患者均無相關藥物過敏現(xiàn)象;④患者均無心、肝、腎疾病及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按照抽簽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0例。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23.65±1.74)歲, 平均停經時間(45.86±3.16)d, 平均流產次數(1.85±0.41)次;9例為已婚,31例為未婚。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23.18±1.56)歲, 平均停經時間(45.97±3.52)d, 平均流產次數(1.74±0.25)次;8例為已婚, 32例為未婚。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藥物流產治療, 空腹或進食2 h后,首次口服25 mg米非司酮片, 當晚再服用1片, 以后每隔12 h服用1片, 第3天晨服1片米非司酮后60 min, 再服用0.6 mg米索前列醇。期間需注意觀察用藥后出血情況、有無異物排出、不良反應等[2]。觀察組采用無痛手術流產治療, 在手術前需檢查患者盆腔炎癥、心肺功能、血常規(guī)、生命體征檢測,并保持禁飲3 h, 禁食7 h, 禁欲2 d。在手術當天, 需囑咐患者排空膀胱, 采取膀胱截石位, 并給予相應的補液治療, 首先進行常規(guī)鋪巾、消毒處理, 實行布托啡諾和丙泊酚復合靜脈麻醉, 且由麻醉師執(zhí)行, 確保術者在無痛及安全狀態(tài)下完成手術流產[3]。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完全流產率、腹痛時間、出血時間、疼痛評分、出血量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0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5.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 1。
2.2 兩組患者各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 腹痛時間、出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完全流產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完全流產率為95.0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 3。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各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各指標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觀察組 40 7.56±1.39a 3.19±0.41a 5.12±1.44a 1.74±0.22a對照組 40 16.74±2.64 7.85±1.65 54.36±5.68 3.65±0.85
表3 兩組患者的完全流產情況比較 [n(%)]
意外妊娠可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是目前困擾育齡期女性一大難題, 為了及時終止妊娠, 減輕患者心理壓力[4], 目前常選擇無痛手術流產和藥物流產治療, 其中藥物流產具有痛苦小、方便快捷、經濟實惠等優(yōu)勢。目前常用于剖宮產后不久、害怕手術、孕周小等患者, 通過米索前列醇和米非司酮聯(lián)合治療, 能夠促進宮縮軟化和子宮收縮, 阻止孕酮活性, 防止孕激素受體和孕酮競爭、結合, 從而終止妊娠。但由于藥物流產存在一定局限性, 容易引起不良反應,且可導致流產不全的發(fā)生, 加重流產后疼痛感[5,6]。
傳統(tǒng)的流產術中存在明顯疼痛感, 且可增加機體應激反應, 大部分患者難以忍受, 近年來,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 無痛手術流產開始廣泛用于臨床, 其能夠減輕患者應激反應和疼痛感, 且通過靜脈麻醉, 能夠保證流產術的順利進行。本次研究對無痛流產選用了布托啡諾和丙泊酚復合靜脈麻醉,丙泊酚屬于一種短效新型靜脈麻醉藥, 具有起效快、持續(xù)時間短、蘇醒迅速等優(yōu)勢, 但鎮(zhèn)痛作用較弱, 因此本院聯(lián)合使用了布托啡諾復方麻醉, 其能夠完善麻醉效果, 再加上其屬于一種合成的阿片受體激動劑, 能夠產生較為明顯鎮(zhèn)痛作用[7-10]。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5.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 腹痛時間、出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出血量少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完全流產率為95.0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無痛手術流產治療能夠提高完全流產率, 減輕疼痛感, 縮短腹痛、出血時間, 確保妊娠的終止。但本次試驗中, 觀察組有1例因感染出現(xiàn)流血過多的情況, 對此為了提高無痛流產成功率和安全性, 還需注意術后休息原則, 保持外陰干燥、清潔, 且盡可能避免坐浴, 勤換衛(wèi)生巾和內衣, 從而防止細菌滋生, 引起陰道炎, 同時還需多食用高蛋白、易消化、高維生素等食物, 從而利于機體恢復, 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避免過重體力勞動。
總之, 藥物流產和無痛手術流產均具有一定作用性, 但對于早期終止妊娠患者而言, 實施無痛手術流產干預, 可提高完全流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