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中學生學語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文言文被列為三怕之首,可見其學習之難。不過,倘若教法得當,讓學生能真正讀懂和讀通文言文,也會使學生喜歡上文言文。學生走出文言文學習陰影,經(jīng)常自我揣摩和細研,定能使課程教學富有人文性。教師多給學生“讀思踐悟”的機會,定能使文言文更有韻味,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利于他們深化理解感知,切實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一、導讀輸入背景,開闊視野
缺少一定的背景導入,容易使得文言文缺少一定的過渡內(nèi)容,學生容易陷入迷陣。教師運用導讀案,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背景,能使他們在有效深入鉆研中形成更為敏銳的語言感知,讓他們在主動開闊視野中強化理解感知。在導讀案中預設一定的背景,能使學生對課文學習有更多的真實認知與想法。
運用導讀,能使得學生在有針對性的探知中收獲更多的精彩。如在學習張溥《五人墓碑記》時,教師不妨給學生提供這樣的導讀背景:明天啟六年(1626),以宦官魏忠賢為首的閹黨以殘暴手段鎮(zhèn)壓東林黨人,派人到蘇州逮捕曾任吏部主事、文選員外郎的周順昌,激起蘇州市民的義憤,爆發(fā)了反抗宦官統(tǒng)治的斗爭。同時,給學生提供顏佩韋、楊念如、馬杰、沈揚、周文元等五位民間的代表人名單。通過這樣的引導能使學生主動從相應的背景介紹中發(fā)現(xiàn)更多有趣的內(nèi)容,幫助他們在深入研讀的基礎上找到更多的有價值信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我閱讀感知的時機。
導讀案的設計應在緊扣課文學習內(nèi)容的基礎上,多給學生相應的留白機會,幫助他們從相應的語篇背景介紹中獲得深刻感知。結合學生關注的熱點和認知難點,多給他們提供相應的閱讀素材,幫助他們從相關的素材介紹中獲得更多的深入認知,給他們提供相應的導讀思考題目。
二、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身臨其境
文言文是有生命活力的,需要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領悟。借用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與文本相似的情境,讓他們改變單純的閱讀識記的方法,幫助他們在主動深悟中找出關鍵點,更利于其強化識記。創(chuàng)設想象的情境,讓學生從文字的揣摩中找到想要的內(nèi)容,產(chǎn)生豁然開朗之感。
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能使得學生在身臨其境的基礎上產(chǎn)生探索的沖動。如在《項脊軒志》教學中,針對作者描述的場景,教師不妨運用動漫和配樂的形式逐一展現(xiàn)課文內(nèi)容,展現(xiàn)“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的月明星朗的情形,展現(xiàn)其中的“‘“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余泣,嫗亦泣”的動人場景,讓學生跳出靜態(tài)文字的束縛,給他們更多自我感悟的機會。在展示相應的情境時,針對前半部分教師可播放輕緩的音樂,幫助學生帶著激情主動融入問題。學生在眼觀與課文相似的內(nèi)容基礎上,能夠有針對性地挖掘文字背后的故事,還能有效地參與閱讀。通過聆聽與文本相似的音樂,能使學生在深入體味意境中獲得更多真切的感知。以觀畫面為切入點,注重聆聽背景音樂,充分撥動學生的情弦,給他們更多深入自悟的機會。
運用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能使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有更為真實的感知。教師創(chuàng)設與文本相似的情境,引領學生在主動探知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合作,會使課堂教學更有情境趣味。運用好鮮活的文字素材,能使學生在有效嘗試的基礎上找到更多的語用知識,幫助他們生成豐富的思維靈感,給學生更多自由遐想的空間。
三、類文旁敲側擊,舉一反三
教師運用好類文,能在有效轉移學生理解感知思維方法的基礎上幫助他們深化感知以類文引導為切入口,能幫助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背景中主動調(diào)整策略方法,生成多樣化的語言感知。突出類文引導,能使學生在由此及彼的研讀中發(fā)現(xiàn)其中的端倪。
選擇與課文相似的文言文,能使學生開闊視野。如在學習《廉頗藺相如列傳》時,針對廉頗和藺相如的人物形象特征,我給學生設置了這樣的問題:請同學們查找價值連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布衣之交、負荊請罪、刎頸之交、怒發(fā)沖冠、白璧微瑕等成語的出處。這一查找,很多學生發(fā)現(xiàn)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這些故事原來都與廉頗和藺相如相關。運用好這些小故事,請學生串聯(lián)起文章的情節(jié),讓他們從相應的內(nèi)容中體味廉頗的魯莽、知錯能改的性格,懂得藺相如的寬容大度的精神。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鴻門宴》,讓學生在同樣表現(xiàn)人物的傳記中把握作者的寫作表達技巧,幫助他們深化整體理解感知,形成更為有效的學習方法。
類文引導讓學生有了一定的對比,讓他們在橫向對比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豐富感知,形成鮮明而深刻的印象。通過類文的引導來啟發(fā)學生探尋其中的迷津,能使他們在不斷深化感知體驗的基礎上獲得豐富感悟。
總而言之,抓住學生的學習認知規(guī)律和學習需求,從情境引導、任務導讀和類文拓展中豐富認知,能使學生在不斷聚焦核心要點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真切認知,便于他們形成敏銳的語感和強烈的好奇。了解文言文的特征,多還原場景,能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基礎上切實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激情。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高級中學(21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