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是人們運用肢體語言為表現手法進行情感抒發(fā)的一門藝術,是人類最直接的感情表現方式。近年來舞蹈表現力是舞蹈教學新起的熱門話題,得益于舞蹈藝術的迅猛發(fā)展。舞蹈表現力的培養(yǎng)更是引起了中職院校舞蹈教育者的強烈關注,它對學生來說意義非凡。舞蹈的本質是情感,在舞蹈教學中,除了要求動作精準到位,更要著重強調舞蹈中的情感表現力。因此,如何提高中職學院學生的情感表現力是廣大舞蹈教師應該深入討論的問題。有鑒于此,本文從舞蹈情感表現力的含義談起,淺析了中職院校舞蹈教學中提升學生情感表現的意義、提出了如何提升學生情感表現力的策略。
【關鍵詞】中職院校;舞蹈教學;情感表現力
一、舞蹈教學中情感表現力的含義
舞蹈是一門不同于其他藝術門類的表現形式,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它具備精神內涵和藝術感染力。舞蹈通過肢體動作表現情感,通過多樣化的舞蹈動作表現不同的情感。通過舞蹈表演者的肢體動作把這種精神內涵和藝術感染力傳達出來,來表現深刻的思想、細膩的情感、鮮明的人物性格,并傳達給觀眾強烈的感染力,這就是舞蹈的情感表現力。舞蹈表現力包括肢體表現力和情感表現力,在對舞蹈作品的表演過程中要用形體和內心雙重語言去表現,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對于中職院校來說,在舞蹈教學中,最為重要的莫過于讓學生學會如何表現舞蹈的情感,如何通過自己對舞蹈的理解,將舞蹈中的情感精髓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二、中職院校舞蹈教學中提升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意義
(一)提升學生情感表現力能夠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
中職院校要想舞蹈教學質量與效果能夠不斷提高,一方面,需要讓學生熟練掌握好各種舞蹈相關基礎知識和基本技巧,同時學生必須要具備初步的舞臺情感表現力;另一方面,需要教師在舞蹈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情感表現力,能夠讓學生的舞蹈專業(yè)素養(yǎng)得到提升,教授更多學生容易掌握的舞蹈技能。
(二)提升學生情感表現力能崔進當下我國中職院校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
職業(yè)教育是人們一直備受關注的熱門話題,中職院校的職業(yè)教育的主核心思想是讓學生掌握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等綜合素養(yǎng)。當前,學生家長普遍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備比較全面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在藝術方面的修養(yǎng)。舞蹈藝術跟其他學科比較,有著很大的優(yōu)勢,在增強體質的同時又可以提高藝術水平,德藝雙馨。由此可見,中職學院的舞蹈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符合當下我國推行的職業(yè)教育。
(三)提升學生情感表現力能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世間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面性,有美好的一面、同時也有不好的一面,問題在于你是否有有發(fā)現美的能力。每個學生都會感知美好的東西,但每個人感知美和發(fā)現美的程度有所差別。中職院校的學生還不成熟,對美的認識比較片面,還停留在較淺層次上。要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發(fā)現美的能力,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在舞蹈教學中有意識引導學生追求美好的事物,憎厭惡、丑等行徑,深層面、全方位地去發(fā)現美。另一方面,也通過舞蹈教學的作品所表現的具體形象、環(huán)境,來認識多姿多彩的世界,認識真、善、美,從而增強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積極地去追求美。
三、中職院校舞蹈教學提升學生情感表現力的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對舞蹈學習興趣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一個人力求接觸和認識某種事物的一種認識傾向。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授課教師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以苦為樂,充分體驗舞蹈學習的樂趣和愉悅。院校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可以使他們更加容易地融入舞蹈藝術的氛圍中,讓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變?yōu)橹鲃拥膶W習,這樣能讓學生們更好地發(fā)揮舞蹈的情感表現力,因此,對于提升學生情感表現力至關重要。
(二)提升學生個人綜合素養(yǎng)
從舞蹈課程相關的素養(yǎng)來說,一方面,學生在舞蹈表演的技能和技巧上,在對角色的理解和把握上,尤其是對角色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應該具有自己獨到的感受離、鑒賞力、表現力和創(chuàng)造力。另外一方面,學生在舞蹈專業(yè)理論上的學習上,還要對相關的文學、藝術、歷史、美學等人文學科的進行學習,同時還要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和全面素質教育結合起來。
(三)增進中職院校對舞蹈教學的重視,強化舞蹈專業(yè)師資質量
首先,加強中職學校領導對舞蹈教學的重視,才能在舞蹈教學上投入更多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資源,同時,也是保障舞蹈教師授課質量的保證。其次教師是高校進行舞蹈教學的重要引導者,也是學生進行舞蹈學習的重要模仿者。教師要做好對自身的要求,不斷豐富自己的舞蹈經驗,加強對舞蹈的實踐,提升對舞蹈理論知識的學習,從而更好地對學生的舞蹈動作、技術和情感表現進行指導和點評,讓學生的舞蹈動作得到規(guī)范,帶領學生更好地進行舞蹈學習。
(四)推動舞蹈教學的課程改革
當前中職院校的舞蹈課程觀念陳舊,內容老套,很少考慮如今青少年成長的特點、接受新知識與技能的能力,為了提升學生情感表現力,舞蹈課程設置必須改革。首先,利用電教化、多媒體、舞臺情景化等輔助課堂教學,開設舞蹈作品賞析課、中外舞蹈史論課、舞蹈技能理論基礎課、觀摩課、舞蹈編創(chuàng)課、現代舞等課程。其次,注重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如即興表演能力和舞蹈編導能力的培養(yǎng)最后,注重學生創(chuàng)編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內容中加入即興表演單元,并改革考核制度,考試內容可加入即興舞蹈編創(chuàng)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舞蹈教學是不斷表現情感的過程,而情感表現力也并非一朝一夕可成就,需要學生不斷沉淀和積累。作為中職院校的教師,首先應認清到現階段中職院校舞蹈教學的現狀,同時更應認識到提升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意義,不斷探索并發(fā)現豐富學生情感表現力的策略,讓學生在舞蹈學習中真正體現舞蹈的靈魂, 并且不斷的進行感情的沉淀和積累,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提升情感表現力。
作者簡介:詹苗旋,女,廣東饒平人,現就職于廣東省高級技術學校,音樂助理講師,研究方向:舞蹈教學。
參考文獻:
[1]劉芳.淺談舞蹈教學中情感表現力的培養(yǎng)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7.
[2]張赟.劉攀成.在職業(yè)教育中開展藝術教育的研究——中職生舞蹈表現力的探究[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