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麗
摘 要:小學生對英語課總是有些莫名的抗拒,內心對它有恐懼感,覺得高不可攀,于是出現(xiàn)厭學情緒,對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更談不上主動學習了。因此,英語教師必須努力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引導其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文章從三個方面進行嘗試,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生;英語課;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實現(xiàn)新課標下小學英語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新課程目標為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方法指引。因此,教師在引導小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緊密圍繞新課程教學目標,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注重語言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策略和方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開展自主實踐活動的空間,引導其主動獲取知識。這不僅是素質教育的目標和要求,也是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內在需求。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和認知方式形成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如果教師一味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將會錯過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的最佳時期。
1.課前預習指導,養(yǎng)成自學習慣
有效的預習是一種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掌握的知識解決其中的一些問題,并能夠發(fā)現(xiàn)一些自己還無力解決的問題,帶著這些重點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聽課,學習的效率就會很高。因此,教師要做好學生課前預習的指導,讓學生認真地進行預習。小學生都生性活潑、好奇心重,對未知的東西總有探索的欲望。因此,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教師要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給他們布置預習的作業(yè),激發(fā)他們對知識的興趣。
2.設計課堂任務,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為了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教師可以在講授新知識之前,結合教學目標,設計課堂任務,開展“任務驅動式”教學。這樣既有利于突出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又能夠引導學生更有目的地去讀、去聽、去思考。學生在“任務驅動式”課堂學習過程中能夠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設計的課堂任務既要綜合考量學生的認知經(jīng)驗和水平,又要具備一定的開放性,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從中獲得啟發(fā)。
3.課外興趣拓展,增強自學效益
(1)英語課外閱讀方面。英語的學習是需要大量的閱讀的,只有進行大量的閱讀,學生才能積累足夠的詞匯量。因此,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和認知規(guī)律、興趣特點,為學生選擇和推薦合適的書籍和文章。小學是學生剛剛接觸英語的初級階段,因此,我給他們推薦的讀物大都為一些故事性強的、有趣的材料,到了五六年級,會逐漸增加一些關于語法的內容。在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我教給他們閱讀的技巧,告訴他們如何通過閱讀來分析故事的結構、內容等,如何進行瀏覽、精讀等,并引導他們找到文章中的一些重點語句,積累到一個專門的本子上。在閱讀的時候,還要引導學生思考,對有些提問細節(jié)的題目,教會學生們細讀,在紛繁的信息中迅速找到與題目相關的答案。
(2)課內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在課上進行教學時候,我也注重知識的延伸和拓展,立足于教材,深入挖掘課程資源的深度和廣度。比如,在學習完每個單元的字詞后,我都會做一個拓展。比如,當我教學了字母y的發(fā)音后,就給學生進行拓展,在文中,y發(fā)/j/,如單詞you、young、year、yellow等,我就拓展了y的發(fā)音/ai/,如fly、by、cry、my等,以及/I/,如family、happy、hungry、copy等,幫助學生做一個整體的歸納總結。這樣日積月累,學生就會掌握相關的知識,而且對學生的興趣的激發(fā)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總之,教師須充分了解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實施培養(yǎng)策略,敢于“放開學生”,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機會。需要強調的是,自主學習并不等于自由學習,教師只有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才能促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自我思考、自我成長和自我發(fā)展。這不僅是新課程教學的目標要求,而且也是學生改進與優(yōu)化學習方式的內在需求。
[1]郭宏宏.小學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構建[J].校園英語(上旬刊),2017(9).
[2]李桂芳.微課對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影響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