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秀
[摘要] 目的 探討社區(qū)護理管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以隨機抽樣的方式在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間從該社區(qū)抽取糖尿病患者168例實施研究,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實施分組,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84例。對照組患者在出院后按照出院指導進行自我保健不給予社區(qū)護理管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社區(qū)護理管理。結果 觀察組患者對的飲食控制、用藥知識、運動鍛煉、心理控制、防治知識等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管理前的空腹血糖、3餐后2 h血糖,控制情況與對照組患者相當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管理后的空腹血糖、3餐后2 h血糖,控制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社區(qū)護理管理干預能夠顯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識掌握程度,促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良好的控制,在糖尿病患者的康復過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關鍵詞] 社區(qū)護理管理;糖尿??;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2(b)-0189-02
糖尿病具有多發(fā)性和終身性的臨床特征,患者在發(fā)病后,在高血糖水平的影響之下,隨著病情的進展會引起患者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這不僅影響患者的健康,同時也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心理健康,均造成不利影響[1]。目前,臨床對于糖尿病的治療,尚無特效療法,其主要的治療原則為積極控制血糖,延緩疾病進展,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因此,積極地進行血糖控制,將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圍內,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糖尿病所具有的終身性,因此,社區(qū)護理管理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過程中就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糖尿病患者大多數(shù)時間均是在社區(qū),因此,加強社區(qū)護理管理至關重要。該研究以下就2016年1月—2017年10月對社區(qū)護理管理在糖尿病患者168例中的應用價值進行了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隨機抽樣的方式在該社區(qū)抽取糖尿病患者168例實施研究,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實施分組,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84例患者。觀察組84例患者,共包含43例男性、41例女性;年齡在44~72歲之間,中位年齡(58.6±4.2)歲;其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12例、高中學歷33例、初中及以下學歷39例;其中城鎮(zhèn)戶口50例,農村戶口34例。對照組84例患者,共包含46例男性、38例女性;年齡在47~74歲之間,中位年齡(57.3±4.5)歲;其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11例、高中學歷32例、初中及以下學歷41例;其中城鎮(zhèn)戶口52例,農村戶口32例。兩組患者各項資料之間的分別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次研究實施前上報并經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入組患者均簽署了入組同意書,自愿參與研究。
1.1.1 納入標準 ①經臨床診斷符合WHO2型糖尿病的患者;②該社區(qū)的長居居民;③能夠配合該次研究開展的患者[3]。
1.1.2 排除標準 ①合并凝血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②合并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患者;③合并嚴重感染的患者;④合并實質性臟器損傷疾病的患者;⑤合并精神疾病、意識障礙及其他影響正常溝通疾病的患者[4]。
1.2 臨床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出院后按照出院指導進行自我保健不給予社區(qū)護理管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社區(qū)護理管理,具體實施如下:①健康檔案管理:為每一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建立一份電子健康檔案,健康檔案包含患者的一般社會學資料、病歷資料,及社區(qū)護理管理情況,動態(tài)管理患者的健康情況。②情緒管理:定期組織患者進行社區(qū)糖尿病疾病知識講座,在講座期間留出互動、咨詢的時間,在此期間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實施評估,并給予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和情緒疏導,告知其負性情緒會對患者的血糖控制產生不利影響,指導其合理調節(jié)情緒。同時在講座期間還可以指導患者掌握一些自我放松的方法,例如分散注意力法,可讀書、看報、聊天或看電影、聽音樂等;漸進性肌肉放松療法,首先讓患者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從手部開始逐漸到雙腳放松全身的肌肉,然后緊張5~8 s/次,然后在放松??芍笇Щ颊咴谇榫w緊張的時候,采取自我放松的方式來達到緩解情緒的目的。同時在定期家訪、電話隨訪過程也著重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并強調情緒控制的重要性,反復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工作。③疾病知識管理:主要以家訪、電話隨訪、組織講座、發(fā)放健康宣教資料等方式對患者在社區(qū)范圍內實施疾病知識健康教育,內容主要包括糖尿病的致病機制、高危因素、臨床診斷方式和標準、臨床治療方法和常用治療藥物、血糖自我監(jiān)測方式、糖尿病常見并發(fā)癥類型和表現(xiàn)、堅持遵醫(yī)囑用藥治療、合理運動和飲食控制的目的和重要性等等。④飲食營養(yǎng)管理:首先指導患者進行合理膳食,均衡營養(yǎng),教會患者根據(jù)自己的身高、體重和每日的活動量計算出每日的熱量攝入量。然后根據(jù)計算數(shù)據(jù)合理安排每日進食的谷類、蔬菜、豆類、蛋類和奶類等實物量。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要讓患者明白,并不是吃得越少越好,而是要做到營養(yǎng)全面、不挑食、不偏食,因為任何一種單一的食物都無法滿足人體的營養(yǎng)需求。其次要指導患者主食粗細搭配,食物攝入要多樣化,要保證每日膳食中粗糧和細糧各占一半,主食至少4~5兩,其中大米、面粉、蕎麥、玉米、小米、燕麥等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相差不多,可以進行任意交換。再次要指導患者每日定時定量進食,將每天的主食分成3份,其中早餐占1/5,中餐和晚餐各占2/5,如果患者的餐后血糖較高,則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進行。并且叮囑患者早餐一定要吃,可以避免中餐前出現(xiàn)低血糖,以及中餐進食過多出現(xiàn)餐后高血糖等現(xiàn)象。最后要指導患者清淡少油、低脂低膽固醇,要控制食用油的攝入量,控制肥膩食物的攝入量。⑤運動鍛煉管理: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運動方案,并且按照運動方案指導患者進行堅持運動?;颊叩倪\動鍛煉方式主要以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游泳、散步等為主,運動時間宜在飯后1 h左右,運動頻率宜保持在3~5次/周,運動強度以患者不感到疲勞為宜。護理人員呀叮囑患者在進行運動鍛煉的過程中,要根據(jù)患者的耐受力逐漸增加運動量,并且要適當運動,不可過量運動,避免由此引起低血糖。
1.3 觀察指標
①患者健康知識評分:包括飲食控制、用藥知識、運動鍛煉、心理控制、防治知識等項目,每項評分滿分10分,評分越高則表明患者的掌握程度越好。②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以空腹血糖,早餐、午餐和晚餐后2 h血糖值進行評價[5]。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以(x±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運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的飲食控制、用藥知識、運動鍛煉、心理控制、防治知識等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管理前的空腹血糖、三餐后2 h血糖,控制情況與對照組患者相當(P>0.05),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護理管理后的空腹血糖、3餐后2 h血糖,控制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該次研究中,對糖尿病患者實施了社區(qū)護理管理,通過建立健康檔案、情緒管理、疾病知識管理、飲食營養(yǎng)管理及運動鍛煉管理等多途徑護理管理干預,積極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認知情況,改善其心理情緒狀況,并規(guī)范患者的飲食控制和運動鍛煉情況,促使其機體處于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實現(xiàn)有效的血糖控制,從而延緩病情發(fā)展,控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社區(qū)護理管理干預能夠顯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識掌握程度,促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良好的控制,在糖尿病患者的康復過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吳弘,金波,潘瑜.社區(qū)護理管理小組在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血糖控制效果探討[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5,4(6):123-125.
[2] 吳永紅.動機性訪談護理干預模式對改善社區(qū)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和血糖控制的效果[J].職業(yè)與健康,2015,11(13):1845-1848.
[3] 陳玲.社區(qū)護理管理小組在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血糖控制效果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6,13(22):167-168.
[4] 朱瑜.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監(jiān)測現(xiàn)狀、影響因素和干預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12:3.
[5] 張洪艷.上海城郊不同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證治、代謝特點分析及糖尿病管理狀況初探[D].成都: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5:2-4.
(收稿日期:2018-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