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民
摘 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情感教育,因為情感教育是小學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陶冶小學生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語文教學中將情感教育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的始末,這對語文的教學效果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帶來了積極的作用,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中實施方式多樣的情感教育,發(fā)揮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作用。
關鍵詞 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7-0193-01
語文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也是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體的學科。新課程標準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通過語文教學來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能夠在獲取語文知識的基礎之上,獲得情感方面的成長。這就要求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地挖掘教材內(nèi)容之中的情感因素來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讓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發(fā)展,為學生現(xiàn)階段的學習以及未來的發(fā)展都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教育
教育的目標是要為社會的發(fā)展貢獻人才,所以在任何階段的任何學科的教學中教師都不應該僅僅注重知識的傳授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也應該注重學生內(nèi)心情感的發(fā)展。小學階段是學生內(nèi)在情感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情感教育將會對學生的一生產(chǎn)生非常深遠的影響。在小學階段的各學科之中,語文這門學科毫無疑問是開展情感教育的最佳陣地,這主要是由于語文這門學科自身兼具著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內(nèi)容之中飽含著情感教育因素,通過語文的學習能夠?qū)W生的內(nèi)在情感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首先以教材內(nèi)容為主要載體,深度挖掘教材內(nèi)容之中的情感因素來影響和熏陶學生的內(nèi)在情感,讓學生能夠得到身心全面的發(fā)展。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之必要性
受教育群體自身成長的必然需求小學生身心正處于快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特殊時期里,對學生開展情感教育,符合其自身成長的必須需求,這個需求基于其成長的長遠角度考慮,集中表現(xiàn)為兩大方面,即基于情感教育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同時,具備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教師注重自身的情感修養(yǎng)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對情感教育的運用,首先需要語文教學本身具備一定的情感修養(yǎng)。這一方面,需要語文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對情感修養(yǎng)的學習與培養(yǎng);另一方面,也要結(jié)合科學具體的培訓活動將先進理論學習到位。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因為教師是影響學生學習活動的直接對象,為此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情感教育需要讓語文教師懂得以更為合適的情感態(tài)度來開展教學活動,主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對學生的感染力,使學生能夠在正面影響下變得更為樂觀與積極。
(二)妙設情境,激發(fā)情感共鳴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開展情感教育的重要前提。這不僅會讓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還能相應地讓傳統(tǒng)教學活動缺乏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得以形成,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活躍度。因為借助于對學生主動學習機制的建立能夠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最大化,實現(xiàn)學生課堂參與的情感共鳴。在這個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在學生的大腦意識中構(gòu)建情感認知系統(tǒng),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xiàn)對相關知識內(nèi)容的體系構(gòu)建。比如,在對《一定要爭氣》這一課進行講解的時候,針對情感方法的運用,應當將生物學家童第周刻苦學習的勤奮態(tài)度展示出來,然后讓學生以此為基礎實現(xiàn)對情感的延伸與補充,組織學生有意識地去學習這樣的態(tài)度,不斷地調(diào)整自我。同時,也可以選擇以主題班會的形式將教學主題運用起來,促使學生主動地將所學認知展示出來,并進行科學、準確的師生評價,提高學生的認識,做到不斷改進,引導學生逐步成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所需要的高素質(zhì)人才。
(三)優(yōu)化授課方案,激發(fā)情感興趣情感教育的開展需要語文教師將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靈活地運用到教學活動中,進而尋求最為合適的教學方式,以此來提升教學成效。比如,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選擇補充材料、額外活動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在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上一層樓,進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效。為此,教學方法的選擇應當讓學生的情感所需得到滿足,讓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活動落到實處語文學習離不開生活實際,語文教師應當主動引導學生通過對生活事物的觀察來感受生活的精彩之處,促使學生在耐心觀察與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初步認識情感教育素材。比如,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好朋友之間的相處等都可以成為學生情感共鳴的入手點。特別是獨生子女比例較高的今天,小學生從小就生活在長輩的關懷中,其往往會在情感認知與相處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之處。所以,語文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將情感教育融入其中,教會學生懂得如何正確地表達自身的情感,懂得尊重長輩、老師,關愛同學與朋友等。
四、總結(jié)
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面向素質(zhì)教育及其未來發(fā)展的必要性選擇,同時也具備一定的可行性。當然,路徑以隱性狀態(tài)而存在,這就依賴于每位教師的積極探索,切實推進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劉新濱.以情感因素助推中學音樂教育發(fā)展[J].黃河之聲,2016(03).
[2]范鳳運.淺談新課程標準實施背景下如何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赤子(中旬),2014(04).
[3]李姝穎.寓情于景——情感教育在小學美術教學應用中的實踐和探索[J].才智,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