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拉·熱合曼
摘要:《語文課標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情感活動中,培養(yǎng)自身的獨立的閱讀能力,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與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注重學生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p>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綜合素養(yǎng)
語文學習本質(zhì)上是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是面向未來的學習,是把今天的學習和未來的發(fā)展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學習。語文教師抓住語文教學與生活相聯(lián)系的重要契機,根據(jù)學生的情感傾向、認知水平、學習心態(tài)、信息反饋、個別差異,教師因材施教,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狞c撥指導,讓學生自己體會文章的思想美,藝術(shù)美,情感美,語言美,讓學生有選擇地模仿語句和文章的寫法,使學生更主動地學習語文。我認為要將閱讀教學落到實處,取得成效,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注重閱讀材料的選擇
語文課求“活”,要靠深厚的人文內(nèi)蘊去吸引和感染學生,要用有文化品位的精品讀物,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營造人文教育的濃郁氣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總是社會的一面鏡子和時代的良心,學生多看這些作品,不僅是一種藝術(shù)享受和美的熏陶,不僅有助于開發(fā)自己的右腦,更是對社會的一種考察?,F(xiàn)代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成為學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園,引導學生在課內(nèi)、課外閱讀中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語文教師擁有一批高品位的好書美文并不難。好書美文既能啟迪智慧,更滋補精神。教師牽引學生的靈魂沉浮于字里行間,讓心靈浸染著墨韻書香,這會使學生昂揚起率真靈動的生命激情。
二、教會學生正確的使用教學參考書。
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多元化的時代,而語文學科作為母語教育,資源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方面,要深刻認識母語教育的特點與優(yōu)勢,增強資源意識,讓所有適用的資源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服務。而另一方面,要清醒的認識到,教科書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課程資源,體現(xiàn)了課程目標和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應以教科書為主,用好教科書。我們要以教科書為主要憑借,適當引進相關(guān)資源,適當拓寬教學途徑與形式,加強課程資源的整合,在學好教科書、實現(xiàn)基本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學得更多一點、更活一點、更好一點。也就是說,課前課后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適當?shù)膮⒖冀虒W資料,要讓學生能動的利用資源,作為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鞏固的有效手段,堅決不做搬運工,變成抄寫資料的工具。
三、自主學習與老師指導相輔相成。
在閱讀教學中,自主學習首先應體現(xiàn)在自主閱讀、潛心讀書上。教師在鉆研文本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沉下心來,認真讀課文,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盡自己之所能,盡量依靠自己的感悟、理解,把課文讀懂。其次,應組織學生進行有準備的交流,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交流、互動,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體會到語言的精妙,領悟到寫法的特點。在這方面,導學稿就發(fā)揮了其很大的作用。當然,自主學習與教師指導不是對立的,自主學習需要教師的指導、點撥甚至講解。遇到學生經(jīng)過討論、交流還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教師就應點撥,猶如畫龍點睛,或使學生提升境界,或使學生茅塞頓開。遇到學生歸納、概括不全面、不清晰的地方,教師就應用條分縷析的、準確的語言幫助歸納與概括(如,文章主旨、學法、寫法)。當經(jīng)過啟發(fā)、引導,學生還理解不準、不深甚至理解錯誤時,教師就應進行精當?shù)闹v解。自主學習與講解學習,沒有孰優(yōu)孰劣,教學中要針對學情,合理運用。
四、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進行的對策
為讓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得以更為有效的進行,教師除了要搞清楚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之外,還需要對使閱讀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對策進行分析,以此來讓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得以更為有效的提升。
樹立科學的閱讀觀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對于文學作品教材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問題,未能將文學作品進行合理的定位,根本沒有認識到教材所具有的真正價值和應有地位。特別是現(xiàn)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推行,教師會在閱讀教學中遇到教材的持續(xù)更新,教學理念的不斷革新,將無法對語文閱讀教學的本質(zhì)、目的和任務予以準確把握。這個時候,教師多半會找不到或者找不準閱讀教學的真正核心,不能將教材予以系統(tǒng)完整地把握,不能在閱讀教學時表現(xiàn)得輕松自如,甚至不能快速地將學生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予以解決。若教師稍加注意便會發(fā)現(xiàn),此時的閱讀教學用力多在問題設計和學生的問題回答之上,未對問題的具體解決過程進行重視;未將學生的綜合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培養(yǎng)進行重點關(guān)注;未能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的閱讀思考能力和閱讀探究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
正因如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對自己的閱讀教學理念進行更新,以便能夠樹立起科學的閱讀教學觀;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的閱讀理念進行更新,以便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起科學的閱讀觀。首先,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來將自己的閱讀興趣予以提升,以便能夠讓自己的閱讀教學理念得以及時更新,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閱讀教學引導;其次,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漸將閱讀的主動權(quán)交還給學生,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進行自主閱讀,以便令學生的閱讀興趣得以有效培養(yǎng);最后,教師需對學生進行持續(xù)的閱讀教學引導,以便能夠進一步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動性激發(fā)出來,促使學生能夠從“被動閱讀”的狀態(tài)中脫離出來,轉(zhuǎn)而去對教材文本進行“主動閱讀”,最終全面實現(xiàn)學生閱讀探究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
學生閱讀興趣的持續(xù)培養(yǎng)目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主要強調(diào)的是“師生雙向互動”,以便讓師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下進行交流,以此達到共同提高、共同進步和共同發(fā)展的最終目的。但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由于教師割裂了文學作品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學生無法在教師的引導下感受到學習文學作品的樂趣,故學生在閱讀時會表現(xiàn)得興趣索然,轉(zhuǎn)而消極的去對待閱讀學習。因此,教師應當對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進行改革,改變原本以自己為主的閱讀教學觀,努力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突顯出來,使閱讀教學按照學的學習需求來予以進行,選用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文學作品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統(tǒng)一文學作品的工具性和文學性,并動態(tài)調(diào)整閱讀教學的具體難度,促使學生能夠?qū)﹂喿x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轉(zhuǎn)而在愉快的閱讀中把握好文學作品的全部精華,最終全面實現(xiàn)有效且高效的閱讀。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融合的過程,在文學作品知識性和人文性的不斷融合中,樹立起了科學的閱讀觀;而在文學作品工具性和文學性的不斷融合中,學生的閱讀興趣獲得了持續(xù)培養(yǎng)。這樣,教師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主動地去完成語文基礎知識和閱讀能力的協(xié)調(diào),從而學生才能通過閱讀去更好地獲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