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 胡明麗 朱娟
摘要:電子支付在大學生生活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成為了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之一,在支付活動中大學生使用手機等移動終端作為支付手段的頻率不斷提高,因此通過對在校大學生電子支付的情景、頻率、原因等調查,分析大學生使用電子支付的現狀,發(fā)現存在如電子支付不規(guī)范、缺少監(jiān)管、安全性不高等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使電子支付更好地服務于大學生。
關鍵詞:大學生;電子支付;風險防范
一、引言
21世紀是科技高速發(fā)展的時代?;ヂ摼W技術進步和運用的普及不但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而且還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因此許多行業(yè)和市場都發(fā)生著巨大變革,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其中在支付領域和支付市場的一系列變革,尤其受到大學生的關注。如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方式成為了大學生支付方式的主流,因此為了更清晰地了解大學生電子支付的現狀問題,以宿州學院為例,對2016級市場營銷班同學的電子支付情況進行了調查,發(fā)放問卷59份,回收50份,有效問卷42份。
二、大學生電子支付的現狀調查
通過對宿州學院南、北門商圈的調查發(fā)現,隨處可見張貼的微信和支付寶付款碼,因此通過發(fā)放調查問卷,大致了解了大學生電子支付的頻率、原因等相關情況,分析出大學生電子支付存在的問題與發(fā)展前景,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顯示出了大學生對電子支付的喜好原因、偏愛方式等基本情況,根據表格發(fā)現電子支付在大學生中尤為普遍,在大學生的經濟生活中越來越多地使用電子支付。甚至成為大學生經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大學生對電子支付產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賴性。
表2顯示出有一小部分大學生對于電子支付不是十分放心。但對于在生活中使用電子支付基本都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對于電子發(fā)展的前景也抱有很大的期待。同時,由于電子支付技術的不完善.大學生普遍對電子支付有一定的要求,如創(chuàng)新服務、降低收費等。
三、通過對上述調查表進行分析得出了大學生電子支付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電子支付技術安全不足
電子支付作為大學生越來越為之青睞的支付方式,其業(yè)務的增長卻缺乏與之相應的技術手段的支持。從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安全問題。首先,電子支付業(yè)務的操作存在泄密。由于電子支付要求必須實名認證,但是卻沒有形成完善的維護數據加密的電腦軟件系統(tǒng),這導致大學生在使用電子支付時的個人信息得不到保障;其次,電子支付的操作易被攻擊。近年來層出不窮的病毒軟件出現在大學生的視線中.通過掃描二維碼、點擊信息中的鏈接、惡意軟件后臺自動安裝等方式盜取并修改支付信息,從而獲取非法利益;最后,電子支付技術的缺陷引發(fā)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如網上詐騙、黑客攻擊、洗錢等犯罪事件,危害大學生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大學生電子支付方式不統(tǒng)一
電子支付是以電子商務為商業(yè)基礎,以商業(yè)銀行為主體.為網上交易的客戶提供的電子結算手段,實質是指諸如支票、票據等金融交易的進行實行無紙化作業(yè)。由調查可以看出.在大學生群體中使用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軟件的占比為83.8%,一卡通或信用卡消費占比16.7%,這兩種電子支付方式構成了大學生群體的主要電子消費生活。支付寶等第三方軟件支付的占比比率原因高.是在于其方便性和較高的安全性,再者是因為其與淘寶等購物軟件互為紐帶。使用一卡通是因為大學生在校期間需要進行日常消費支出。但是大量使用支付寶等第三方電子支付軟件也會給大學生群體帶來以下問題:(1)多種電子支付并存,對大學生自身的理財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對理財能力欠缺的大學生而言,容易造成個人財務狀況不明,影響生活和學習;(2)面對多種電子支付不統(tǒng)一問題.大學生群體的風險規(guī)避能力有限,從而自身面臨支付風險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大;(3)面對各種第三方支付工具的日常營銷推送.容易使大學生群體形成消費沖動.從而盲目消費,浪費金錢。
(三)大學生電子支付監(jiān)督不完全
電子支付已經普遍被應用,但電子支付服務基本法律體系不健全,監(jiān)管體系顯得滯后,沒有從支付功能的角度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的相關活動進行補充。目前大學生電子支付仍存在著一系列監(jiān)督問題,如:第一,電子支付服務監(jiān)管體制與現行金融監(jiān)管總體架構不協(xié)調、監(jiān)管職權分工與協(xié)作安排不明確;第二,電子支付在立法方面不完備,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市場準入條例不明確,缺少法律監(jiān)督,使得許多金融違法事件層出不窮;第三,第三方支付機構監(jiān)管機制不完善,容易引發(fā)非法套現問題、資金安全問題,引發(fā)信用風險。
(四)大學生對電子支付誠信度不足
電子支付雖然方便快捷并且成本低,但依然存在著誠信度不足的問題。第一,電子支付容易泄露大學生的個人信息。據調查使用電子支付的絕大多數是大學生群體,大學生作為非專業(yè)人士對互聯網缺乏認知,而電子支付業(yè)務主要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而網絡往往存在很多安全漏洞。導致使用者信息的泄露,比如.很多黑客利用網絡從傳輸信道竊取信息.這就無法保證絕大多數大學生使用者的支付安全以及大學生的個人信息的隱秘性。第二,支付后獲得的商品或服務與所期待的不一致。大學生作為網購的主要消費群體,很多網上交易存在著一部分的虛假,商品的質量問題使用戶心理缺乏安全感,這就導致大學生對電子支付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四、對大學生電子支付的建議
(一)加強大學生在電子支付方面與銀行的合作
電子支付平臺區(qū)別于傳統(tǒng)銀行的部分金融業(yè)務,電子支付平臺以其簡便易用、性能優(yōu)異得到金融行業(yè)客戶的廣泛認同,為多家銀行成功接入直連商戶、第三方支付等幾百家商戶,與此同時由于互聯網的普及,傳統(tǒng)銀行在未來金融行業(yè)的定義、作用都有可能被洗牌,因此要加強電子支付方面與銀行的合作,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和活動創(chuàng)意來實現合作,提供銀行無法自主開拓的新業(yè)務,將電子支付的技術、功能和模式密切地與銀行的管理、業(yè)務方式及其特點相聯系,形成有力的網絡營銷渠道;綜合金融平臺。通過銀行為用戶提供支付通道,記賬分賬,以及結算代付的業(yè)務,跟銀行合作解決電子支付問題,完善電子業(yè)務系統(tǒng),從而有效提高電子支付平臺的效率以及合規(guī)、公信力等,推動電子支付更好地發(fā)展。
(二)提升大學生電子支付的素養(yǎng)
大學生是使用電子支付的主力軍,而多數大學生群體都缺乏社會經驗,對網絡信息的真實性和鑒別能力有限,常常會在網絡中成為受害者,因此要注重大學生在電子支付方面的素質培養(yǎng)。大學生要加強網絡電子支付安全意識并了解電子支付相關的法律,在校大學生可以去學校圖書館查閱與電子支付相關書籍,經常參加學校開展的網絡安全講座,實時關注電子支付有關新聞,了解其動向。除此之外,大學生要加強消費意識,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與消費觀,提高消費素養(yǎng)。在電子支付成消費方式主體的當下。要做到誠信消費,嚴厲打擊仿冒偽劣產品。只有仿冒偽劣產品在市場上越來越無法立足.才能讓高質量產品在市場上活躍起來。要想保證商品質量重拾大學生對電子支付的信心則需要更多的消費者誠信消費,尤其廣大大學生群體,要重視對網上購物的評分,有很多消費者在收到質量差的商品卻仍然給了好評,只因為收了商家給的一點點好處。更甚者在網上專門收錢給賣家刷好評,這些欺騙消費者的做法應該被嚴厲打擊。因此,強化大學生電子支付素養(yǎng)顯得至關重要,這不僅需要學校的教育和廣大消費者的支持,更需要大學生群體對電子支付正確的認知。
(三)增強電子支付的安全性
隨著電子支付的日益發(fā)展,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這也就使得人們對電子支付安全的要求也隨之高漲,因此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強化電子支付的安全性:第一,革新技術,建立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加強對電腦軟件系統(tǒng)的革新,通過完善相關的防火墻,內網管控方面的軟件等措施來保障信息系統(tǒng)的平衡、可靠和安全運行,從而提高防范風險與操作風險的能力;第二,研發(fā)和完善相關的反病毒軟件,大學生要在手機或電腦上安裝相關的軟件,此類軟件具有病毒查殺、漏洞掃描、木馬攔截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護系統(tǒng),防止病毒下載到大學生的手機或電腦中,以保障大學生的財產安全;第三,完善數據加密系統(tǒng)的革新。由于電子支付要求實名認證,因此客戶的個人信息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數據加密是目前為止對信息保護的一種最可靠的辦法,完善數據加密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加強對電子支付使用者的敏感信息的加密,能有效保障客戶的使用安全。現今社會上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盜取用戶信息的非法手段,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操控用戶的手機或電腦,盜取或更改用戶信息以獲取非法利益,因此大學生要加強防范意識,不僅要認清網站網址,保管好個人賬號,而且不要輕信他人,隨意掃描二維碼,不要輕信手機接收到的獲獎、貸款等信息,此外在點擊短信中的二維碼時,要認清手機號碼,確保鏈接的無害性,從而避免木馬病毒的侵入。
(四)健全大學生電子支付的法律法規(guī)建設
法律是維護國家穩(wěn)定,各項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的最強有力的武器。維護大學生群體的電子支付權益,保持大學生群體的電子支付穩(wěn)定發(fā)展,就必須健全關于大學生電子支付的法律法規(guī)。首先,完善電子支付服務監(jiān)管法律體系、合理配置權責、建立電子支付服務中的消費者保護機制,明確電子支付服務中消費者的法律地位;立法上,嚴格立法,從支付服務功能的角度出發(fā),對電子支付服務中的消費者實行統(tǒng)一保護,特別注重對校園電子支付的法律法規(guī)建設。其次,大學生消費群體自身要了解電子支付相關的法律,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要做到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在電子支付成消費方式主體的當下,做到誠信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最后,電子支付軟件的開發(fā)商嚴格遵守相應法律法規(guī)。完善當前電子支付在軟件層面上的漏洞,行使在法律范圍內允許的權利,絕不“越界”,提高服務質量,優(yōu)化支付環(huán)境,更好地服務于消費者。
五、結論
電子支付已然在大學生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作為大學生備受推崇的方式,雖然其存在著許多問題。但不可否認其因為突破了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為大學生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因此,隨著電子支付的不斷完善,為大學電子支付活動營造安全、可靠的環(huán)境,從而更好地為大學生群體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