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青遠 王麗莉 姜長濱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6--02
Livin基因在人體中作為一種新型的凋亡抑制基因出現(xiàn),其特異性主要表現(xiàn)在人體的胚胎組織中,同時在大部分人中表達與腫瘤細胞,但是在成年人正常組織中的表達較低或者無表達,數(shù)據(jù)說明,Livin基因在人體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在惡性腫瘤中,食管癌是常見的一種,在本文研究中,主要針對食管癌中的Livin基因來進行分析,采用熒光定量PCR法檢測的方法來進行診斷,發(fā)現(xiàn)了Livin基因在食管癌組織中的表達變化,以此來研究Livin基因與食管癌在發(fā)生與發(fā)展的關系和聯(lián)系,具體報道如下文。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主要選取在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間進行治療的食管癌患者標本60例,其中包括出現(xiàn)的原位癌、不典型增生以及浸潤癌組織各20例,同時還有正常食道黏膜組織標本20例.分按照胃鏡的方式進行取材的為正常食道癌粘膜標本和不典型增生組織,采用手術標本的為原位癌、浸潤癌。在這些患者中,男性有54例,女性26例,年齡在40到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5.36±2.15)歲。各分組詳細情況見表1.所有患者在基本資料上沒有較大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大于0.05)。
1.2 方法
參加試驗的患者在手術前都沒有進行化療以及行放,所有的標本取材后都即刻放入到液氮罐中進行保存。熒光定量PCR法檢測法采用的是新型試劑盒,按照試劑說明書中的內(nèi)容提取RNA進行反應,最后用雙標準曲線法來對Livin基因?qū)嵭卸繙y定。
1.3 觀察標準
本文研究主要針對正常食道黏膜組織、原位癌、不典型增生以及浸潤癌組織中Livin基因在癌癥中的的相對表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主要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t檢驗,多樣本均數(shù)采取的是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3 結論
臨床醫(yī)學相關資料顯示,Livin基因主要在胞質(zhì)中進行表達,其功能為發(fā)揮出抗凋亡活性的結構,通過與其他基因的結合,來阻斷凋亡作用的進行與發(fā)揮,從而達到其抑制細胞凋亡的作用[2]。近幾年來,有研究表明,Livin基因在多樣惡性腫瘤中都有表達,在許多癌癥中都測出了含有Livin基因的異常表達,從而可以判斷出Livin基因在腫瘤的預后有一定的價值,還有可能成為癌癥腫瘤評判的標準和指標之一。
在本文研究中,主要針對Livin基因在食管癌組織中的表達進行分析,采取熒光定量PCR法進行檢測,這種檢測方法比傳統(tǒng)的檢測方法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主要表現(xiàn)在其靈敏度高、特異性好以及定量準確等方面的優(yōu)點,是目前所存在的較為先進的檢測手段之一,將其應用于Livin基因在食管癌組織中的表達分析,發(fā)現(xiàn)60例的食管癌患者體內(nèi)的食管癌組織中含有的Livin基因水平要明顯高于正常的食管組織的含量水平[3-4]。
綜上所述,Livin基因的異常表達與人體的食管癌有著重要聯(lián)系,直接參與了食管癌的發(fā)生以及發(fā)展過程,針對食管癌進行判斷的方法可以從Livin基因的表達著手。
參考文獻
潘慶芳,陳云昭,劉春霞.實時熒光定量PCR方法檢測食管癌中PLCE1基因的異常表達[J].農(nóng)墾醫(yī)學,2016(11).
韓振東,張忠太,任海,張永強,白學義.熒光定量PCR法檢測食管癌中Livin基因的臨床研究[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7(06).
錢志英,何流,潘良熹.熒光定量PCR法檢測食管癌中Survivin基因的臨床研究[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6(09).
王逸飛,于忠和.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肺腺癌患者惡性胸腔積液中EML4-ALK融合基因突變的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