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明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提出,國家更加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生本理念滲透到初中數學教學當中.本文根據生本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就如何將生本理念與初中數學教學進行有效結合提出了有關策略,希望對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的實現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生本理念;初中數學
一、生本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隨著教育理念的完善,社會和學校都對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了充分的重視,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出現教師一人掌握課堂絕對主導權的問題,這樣不能有效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生本教育理念能夠有效改善這樣的問題,生本理念重點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掌握上課的頻率和速度.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滲透生本教育的有關內容.
(二)有利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生本理念重點突出生本二字,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有關內容的學習,有利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但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對初中數學知識的認知能力較差的問題,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積極完善教學方法,其次就是教師沒有發(fā)揮學生的力量.但是教師將生本理念與初中數學教學進行有效結合就能改善這樣的教學現狀,教師積極地采用生本理念的教學方法能夠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認識知識的內涵,這樣能夠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二、生本理念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一)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以學助學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生本理念的一個重要的方式就是使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小組內以學生的力量促進學生成長,學生在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強自身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在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時,首先應該將學生進行有效分組,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能夠使自己的想法和其他學生的想法進行有效的碰撞,從而得出最終的結果.例如,教師在教學“圓中的計算問題”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將全班學生進行分組,分為三個小組,分別是一組、二組和三組,然后教師對學生說“咱們在之前學習有關圓的計算的內容,下面同學們根據自己學習的內容,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對圓中的計算問題進行探究”,學生聽到教師安排的任務之后開始積極地投入有關問題的探究當中.在探究的過程中,有的學生說:“我們應該對之前學過的有關圓的公式進行復習”,另一名學生補充說道:“圓的面積公式S圓=π·r·r,圓的周長公式C=2πR”,然后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闡述對圓的計算問題的理解,生1說:“我覺得最常見的應該是在圓中求扇形的面積,我們可以通過畫圖的方式對扇形進行求解”,其他學生根據生1的想法進行探究,幾名學生一個小組進行畫圖,還有幾名學生搜集有關的公式.最后,學生將這些資料進行整合,對圓中扇形的面積進行求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對有關問題進行探究的方式積極地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問題的認知能力,同時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學習互助,這樣能夠積極地發(fā)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感情.
(二)用問題引導生本課堂的發(fā)展
生本課堂的發(fā)展靠的是問題的提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提出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能夠給學生帶來指導性的幫助.但是在日常教學中部分教師對提出問題的方式掌握得不夠恰當.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用問題引導生本課堂,同時提高提問的技巧.例如,教師在教學“相似三角形”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將其中出現的知識點作為問題的重要支點,教師對學生說:“有一個△ABC,AB的中點是點D,AC的中點是點E,連接DE.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讓△ABC和△DEF是相似的呢?”聽到教師的提問之后,學生開始進行討論,有的學生說:“我們是不是應該讓三角形之間保持某種比例呢?”還有的學生說:“我們是不是應該將點F放在BC的中點上,這樣兩個三角形應該是相似三角形.”然后學生根據這名學生提出的觀點進行探究,最后得出“將點F放在BC的中點上,然后得出的△DEF與△ABC是相似三角形.”這樣,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了對相似三角形的認識,同時也將生本理念貫徹落實到初中數學教學當中.
三、結語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以學助學,用問題引導生本課堂的發(fā)展的方式將生本理念落實到初中數學教學當中,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季艷華.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3(5):95.
[2]于春波.淺談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教學[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