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曉莉,劉志承,李曙光,劉紀(jì)青
(廣東省深圳市中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033)
痤瘡散為我院臨床應(yīng)用20多年的院內(nèi)制劑,有清熱、祛風(fēng)、殺蟲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療痤瘡,外用療效顯著[1-3]。2015 年版《中國藥典(四部)》的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結(jié)合國情、參考歐美藥典進行了修訂,與2010年版《中國藥典》的方法相比,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條件和檢驗方法上均有重大改進[4]。為了提高痤瘡散的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確保醫(yī)院制劑的用藥安全,本研究中根據(jù)2015年版《中國藥典(四部)》[5]微生物限度檢查法中的相關(guān)規(guī)定,對痤瘡散的微生物限度檢查法進行重新修訂,并進行了適用性試驗?,F(xiàn)報道如下。
TX323L型電子天平(日本島津公司);LMQ.C型高壓蒸汽滅菌器(山東博科生物產(chǎn)業(yè)有限公司);SPX-150BY-Ⅱ型生化培養(yǎng)箱(北京鑫騰達儀器設(shè)備有限公司);HH.B11.500-BY -Ⅱ型電熱恒溫培養(yǎng)箱(廣州永程科學(xué)設(shè)備有限公司);電恒溫水浴鍋(上海博迅實業(yè)有限公司醫(yī)療設(shè)備廠);1300 A2型生物安全柜(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痤瘡散(深圳市中醫(yī)院院內(nèi)制劑,批號分別為20160223,20160303,20160309);胰酪大豆胨瓊脂培養(yǎng)基 (TSA,批號為 3105210),沙氏葡萄糖瓊脂培養(yǎng)基(SDA,批號為3105268),胰酪大豆胨液體培養(yǎng)基(TSB,批號為3105171),沙氏葡萄糖液體培養(yǎng)基(SDB,批號為3105054),甘露醇氯化鈉瓊脂培養(yǎng)基(批號為3105175),溴化十六烷基三甲瓊脂培養(yǎng)基(批號為3105130),無菌氯化 -蛋白胨緩沖液(pH =7.0,批號為 3105256),均購自廣東環(huán)凱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金黃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銅綠假單胞菌[CMCC(B)10104]、枯草芽孢桿菌[CMCC(B)63501]、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黑曲霉[CMCC(F)98003]菌種,均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且均使用第3代培養(yǎng)物。
2.1.1 菌液制備
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枯草芽孢桿菌:取TSB新鮮培養(yǎng)液,稀釋至不大于100 cfu/mL,備用。
白色念珠菌:取SDB新鮮培養(yǎng)液,稀釋至不大于104cfu/mL 及不大于 100 cfu/mL,備用。
黑曲霉:取孢子懸液,稀釋至不大于104cfu/mL及不大于100 cfu/mL,備用。
2.1.2 供試液制備
從2個(或以上)包裝中取本品10 g,加稀釋液至100 mL,45 ℃保溫振搖使其分散均勻(pH =6.5),靜置,取上清液,得1∶10供試液;取1∶10供試液,分別稀釋成 1 ∶20,1 ∶50,1 ∶100的供試液。
2.1.3 供試液中微生物的回收
需氧菌總數(shù)(平皿傾注法):試驗組取無菌試管5 支,分別加 2.1.2 項下制備的供試液各 9.9 mL 及2.1.1 項下制備的菌液各 0.1 mL,混勻,取 1 mL 置無菌平皿中,傾注TSA依法培養(yǎng)、計數(shù),每株試驗菌平行制備2個平皿。供試液對照組取無菌試管1支,以稀釋液替代菌液,同試驗組操作。菌液對照組取無菌試管5支,以稀釋液替代供試液,同試驗組操作。
需氧菌總數(shù)(薄膜過濾法):試驗組取2.1.2項下制備的1∶20供試液的上清液1 mL,加至裝有100 mL 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過濾器中(φ75 mm濾膜),混勻,濾盡,再按 300 mL/膜(沖洗 3次,每次100 mL)的沖洗量沖洗,在最后100 mL沖洗液中各加2.1.1 項下制備的菌液 1 mL(不大于 100 cfu /mL),取濾膜依法培養(yǎng)、計數(shù)。供試液對照組除不加菌外同試驗組操作。菌液對照組以稀釋液替代供試液,同試驗組操作。
霉菌和酵母菌總數(shù)(平皿傾注法):試驗組取無菌試管 2支,分別加 2.1.2項下制備的 1∶10,1∶20供試液9.9 mL及2.1.1項下制備的白色念珠菌及黑曲霉菌液各0.1 mL,混勻,取1 mL于無菌平皿中,傾注SDA依法培養(yǎng)、計數(shù),每株試驗菌平行制備兩個平皿。供試液對照組取無菌試管1支,以稀釋液替代菌液,同試驗組操作。菌液對照組取無菌試管2支,以稀釋液替代供試液,同試驗組操作。
2.1.4 微生物回收率計算
微生物回收率=(試驗組菌落數(shù)-供試液對照組菌落數(shù))/菌液對照組菌落數(shù)×100%。結(jié)果見表1和表2。
表1 需氧菌總數(shù)計數(shù)適用性試驗回收率(%)
表2 真菌和酵母菌總數(shù)計數(shù)適用性試驗回收率(%)
2.2.1 菌液制備
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取TSB新鮮培養(yǎng)液,稀釋至不大于100 cfu/mL,備用。
2.2.2 金黃色葡萄球菌檢查方法適用性試驗
增菌培養(yǎng):試驗組取 100,200,500 mL TSB,加2.1.2項下制備的 1 ∶10供試液 10 mL 及 2.2.1 項下制備的金黃色葡萄球菌1 mL,混勻,依法培養(yǎng)18~24 h。供試液對照組以稀釋液代替菌液,同試驗組操作。陰性對照組以稀釋液替代供試液及菌液,同試驗組操作。
選擇和分離培養(yǎng):取增菌培養(yǎng)物劃線接種于甘露醇氯化鈉瓊脂培養(yǎng)基平板上,30~35℃培養(yǎng)18~72 h。
2.2.3 銅綠假單胞菌檢查方法適用性試驗
增菌培養(yǎng):試驗組取 100 mL TSB,加 2.1.2項下制備的1∶10供試液10 mL及2.2.1項下制備的銅綠假單胞菌1 mL,混勻,依法培養(yǎng)18~24 h。供試液對照組以稀釋液代替菌液,同試驗組操作。陰性對照組以稀釋液替代供試液及菌液,同試驗組操作。
選擇和分離培養(yǎng):取增菌培養(yǎng)物劃線接種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銨瓊脂培養(yǎng)基平板上,30~35℃培養(yǎng)18~72 h。結(jié)果見表 3。
表3 金黃色葡萄球菌及銅綠假單胞菌適用性試驗結(jié)果
本品劑型為散劑,在需氧菌總數(shù)薄膜過濾法試驗中,1∶10供試液上清液易吸入藥品粉末,過濾困難,經(jīng)紗布過濾仍難以改善,故取1∶20供試液進行薄膜過濾法方法適用性試驗。
本品由大黃、黃連、白芷、防風(fēng)等9味藥組方,這些藥物成分對微生物均有抑制作用[6-15]。3批樣品的驗證試驗結(jié)果表明,本品對需氧菌中的枯草芽孢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抑菌性。采用1∶100稀釋級供試液進行平皿法試驗,金黃色葡萄球菌幾乎沒有回收。采用薄膜過濾法,用300 mL pH=7.0的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沖洗即可消除其抑菌作用,回收率在2015年版《中國藥典(四部)》附錄規(guī)定的50%~200%之間,說明薄膜過濾法應(yīng)用于本品需氧菌總數(shù)的微生物檢查具有可行性。由表2可見,本品對霉菌及酵母菌總數(shù)中的白色念珠菌有微弱的抑菌性,采用1∶20供試液進行平皿法試驗?zāi)芟湟志裕?種試驗菌均在2015年版《中國藥典(四部)》附錄規(guī)定的50% ~200%之間,方法可行??刂凭椒炞C試驗結(jié)果表明,本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抑制作用,加入100 mL及200 mL培養(yǎng)液,試驗組仍無菌生長,需加培養(yǎng)液至500 mL才能消除其抑菌性。由表3可見,采用常規(guī)方法檢查痤瘡散中的銅綠假單胞菌,試驗組為陽性,方法可行。本方法驗證結(jié)果準(zhǔn)確、可靠、重復(fù)性好,可用于痤瘡散的微生物限度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