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巧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語文閱讀作為小學語文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而備受重視。課堂教學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的主渠道與主陣地,其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會對學校的辦學質(zhì)量與學生的發(fā)展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問題已經(jīng)迫在眉睫,亟待解決,而其中最為關鍵環(huán)節(jié)就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既要讓學生能夠?qū)πW語文基礎知識熟練掌握,又要鍛煉他們的團結互助、努力向上、主動學習的意識,能夠讓他們自覺自愿地去學習語文。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深入探討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相應措施。
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基于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來適當?shù)剡x擇相應的教學方法,務必要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趣味性“洋溢”在課堂教學中,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美國著名教育學家G Polga George教授認為:若學習者獨立去學習知識,那么會對知識中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性質(zhì)、規(guī)律等予以有效掌握。有鑒于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力爭能夠讓學生成為語文學習活動的發(fā)現(xiàn)者、探索者,能夠逐步地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出主體意識,要讓學生具有獨立挖掘、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筆者曾經(jīng)讓學生分組在課后收集了與名人讀書故事或名人名言有關的話題,每個同學寫一份小報告。在課堂上,每一組推選出一名同學進行講解與展示,待講解完畢之后,由同學們自由提問。課堂氣氛極為熱烈,最后大家投票選出最優(yōu)秀的一組。通過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能夠讓每一位同學都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去獨立分析、搜索、總結相應的知識信息,在潛移默化中對語文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領悟與理解。
此外,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于為廣大學生打好基礎,這也是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關鍵。首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務必要對教材和教學大綱緊緊地把握,耐心解疑、詳細講解,當學生具備了過硬、扎實的基本功之后,再加以點撥指導,尤其是要在他們的頭腦中串聯(lián)起新舊知識,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條理化、系統(tǒng)化,達到遷移互匯的效果,進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其次,還可開展表演式教學來加深記憶。例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習了“嘴巴”“鼻子”“腳”“眼睛”等詞匯之后,就可隨機找兩個學生站在講臺上,一個學生指著另一學生身體部位,然后讓班級里面其他同學來回答這是什么?,F(xiàn)場教學氣氛往往極為熱烈,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就掌握了這些詞匯。
教材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資源,在重視課堂學習的同時,更要積極拓展課外閱讀。讓學生能夠通過大量有趣的課外閱讀來體驗到閱讀的快樂,還能夠從多個視角、多個層次來學習,逐步提高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待學生一進入小學階段,語文教師就可以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課外閱讀,若學生沒有太多自主拓展課外閱讀的積極性,那么可以先給學生閱讀一些趣味性強、簡單易懂的小故事或者簡短對話,而后再由淺入深、由小到大、由簡單到復雜,逐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且能夠在閱讀中不斷增強辨析、思考能力。
開展語文特色活動不僅能夠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還能夠較好地體現(xiàn)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營造一種健康向上的校園氛圍,更能鍛煉同學的動手創(chuàng)新能力、增進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各個小學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開展。例如,某小學近日就開展了第九屆閱讀節(jié),本屆閱讀節(jié)歷時一個月,開展了異彩紛呈的讀書活動,如一、二年級的“經(jīng)典詩詞朗誦”比賽,三至六年級的“圖書淘淘樂”活動,五、六年級的演講比賽等。各種活動的開展,不僅展示了班級讀書活動豐富多彩的景象,更讓我們看到了廣泛閱讀給孩子們帶來的快樂與變化,同時加深了教師對課外閱讀指導的理解,促進了小學語文閱讀活動的扎實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