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聲樂
【摘 要】眾所周知,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速度、力量、耐力和靈敏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但是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組織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手段受以知識為本位教學理念的影響,常常會采取知識灌輸和技能演練等方式機械地組織體育鍛煉活動。不要說學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了,就連最基本的學習興趣都無從談起。對此,教師可以將素質拓展訓練引入到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之中,在豐富課堂教學形式的基礎上,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素質拓展活動參與中獲得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素質拓展;訓練策略
小學體育教育一直是教育發(fā)展的焦點,素質拓展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也備受關注。素質拓展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的價值及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是一個焦點,通過對素質拓展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的應用可行性分析及素質教育發(fā)展的歷程研究,為小學體育教育的素質拓展訓練提供發(fā)展理論,促進小學體育教育的改革。
一、確定教學目標
新課標要求將學生置于中心地位,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的時候,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實際出發(fā),結合小學體育自身的性質、教學特點以及教學內容等來設定符合有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教學目標。課改要求體育教學保證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加之新課程改革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學的三維目標。所以,在確定小學體育素質拓展訓練的教學目標時,教師要從以上兩個方面入手制定五項目標:知識與技能,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需要掌握鍛煉的基本技能,能自主應用所學到的基本知識來進行日常的身體鍛煉;活動參與目標,以多樣化的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活動參與中有所得;身體健康目標,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在集體活動中提高身體素質;心理健康目標,在團隊合作下,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意識,揚長補短,激發(fā)學生應對困難的意識;社會適應目標,在團隊合作中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為其社會交往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豐富小學體育教學內容
擴展素質訓練的教學方法,能加深學生對體育技能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幫助學生強化自身技能和運動方法,訓練學生的身體機能和身心健康素質的發(fā)展,不斷提高綜合能力。教師要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不斷豐富小學體育的教學內容。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就要通過實際的鍛煉的活動,讓學生通過真實的運動項目明白“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才能讓學生能安全、自由地學習,有效地得到鍛煉,發(fā)展自身的身體機能和心理素質。
另一方面,由于小學生的心智等不夠成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容易發(fā)生危險和意外事件,稍不注意,可能增加學生的運動負擔。所以,教師要嚴格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重視小學體育課程,并在課前讓學生做適當的準備活動,活動筋骨,防止意外危險的發(fā)生。教師需要了解學生不想運動、或者運動方式不對的原因,才能從根源入手,糾正學生運動時的錯誤。體育老師要以身作則,落實好小學體育課程,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和心理健康教育,在適當的時候,要多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每天運動的時間量、運動是否具有多樣性和持續(xù)性、運動的地點和方式、飯后運動或者飯前運動、劇烈運動之后是否進食等問題,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從各方面提高學生的身體機能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讓學生全面提升綜合能力。通過了解學生的日常運動習慣,教師才能發(fā)現(xiàn)缺陷問題,才能從根源上糾正學生錯誤的運動方式,利用素質擴展教學方法的體育課能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促進學生身體各項機能的發(fā)展。
三、保障場地器材安全
素質拓展訓練為小學生的體育學習打開了一扇窗戶,通過參加素質拓展訓練能夠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毅力和不怕挫折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學校和教師應該注重采用素質拓展訓練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讓學生樂于進行體育鍛煉。但同時,學校必須注重保障場地、器材的充足與安全。體育素質拓展訓練不可避免地需要一些特殊場地和器材,如“激流勇進”,“穿出電網”等,這些項目可能會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在學生進行項目之前,教師一定要仔細檢查項目所需要用到的場地和器材,確保其安全性。如果由于某種情況導致設備無法到達要求的訓練強度,那么教師應該考慮變換訓練方式,以防學生在進行項目的過程中由于設備問題遭受危險,這樣就得不償失了。拓展訓練的運用還要求教師必須要保證學生的安全,這是開展一切活動的前提條件。老師們也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開展一些安全知識競賽,老師設計一些題目讓學生來競答,這樣的競賽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幫助學生更主動地去掌握數學知識。學校必須要為學生的運動提供安全的場所,并且提供相關的器材設施,保證其不存在安全隱患,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全程伴隨,教師要有意識地調整教學的內容,一切以保證學生的安全作為前提條件。
四、發(fā)揚合作精神
將拓展訓練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發(fā)揚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體育小組訓練,使組內的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才能,并學會與其他同學交流,從而使學生學會互相溝通和合作。例如,排球是學生最感興趣的一種運動,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排球訓練,讓學生做排球游戲,在游戲中進行合作。游戲中的團隊成員溝通如何才能贏得比賽的方式,學生也會做好誰負責什么的規(guī)劃。游戲會按照比賽前的計劃進行,如果比賽出現(xiàn)緊急情況,學生將以大局為重,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溝通與合作能力。
結語
拓展訓練是當今社會的一種全新、體驗式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大大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還能讓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提升和鍛煉。它是對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補充,更是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具有重大幫助和長遠意義。當然,考慮到青少年不同于成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邏輯思維方式,拓展訓練的項目設計務必要因材施教且循序漸進,這樣才能充分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馮剛.小學體育教學引入拓展訓練的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12)
[2]范鵬程.淺議小學體育教學融入拓展訓練的路徑[J].新校園旬刊,2017(1):81-81
[3]左慰慰.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應用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7(5):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