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普陽
學案導學是建構主義理論、主題教育理論和素質(zhì)教育理論而提出的一種教學模式,旨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來提高教學效果。具體地說,學案導學是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以導學為方法,教師指導為主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的一種教學模式。學案導學有助于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為逐漸喪失生命力的歷史教學帶來了新的希望。那么,為什么要在歷史教學中運用學案導學呢?
一、歷史課堂實施學案導學的原因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多學。”在歷史教學中實施學案導學,我們主要有以下三點考慮:
1.“學案導學”理念具有超前性、先進性和時代感?!皩W案導學”是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倡導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解決,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的有效途徑;最終目的是改變課堂教學結構,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學案導學”,促使教師教學觀念的根本性轉(zhuǎn)變?!皩W案導學”主要是從學生的角度,從實際出發(fā),促進他們自主學習。從而解決“學什么”“怎樣學”的問題?!皩W案導學”把教學重心從教法轉(zhuǎn)變到學法上。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xiàn)在編導、引導、指導上,編制“學案”的過程就是一個綜合的探究性活動,它不是原有教案的翻版,而是教師從幫助學生學習出發(fā),按照從易到難,有目的、有層次安排學習活動,教師要從主演變?yōu)閷а?,走下講臺,深入到學生中去,指導學法,讓學生的學習活動貫穿整個課堂。
3.“學案導學”,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皩W案導學”有助于改變學生的習慣,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由過去依靠教師灌輸、消極等待轉(zhuǎn)變?yōu)樵趯W習過程中自主探索,積極參與。
總之,“學案導學”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從而提高學習實效,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那么,怎樣在歷史教學中實施學案導學?怎樣才能使學案導學在歷史教學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呢?
二、歷史課堂學案導學的實施
實施學案導學,使歷史課堂教學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實現(xiàn)三維目標的統(tǒng)一。學案導學立足知識基礎,著眼提高能力,教為主導,學為主體,以問題激起思維,以問題解決實現(xiàn)目標達成,高效地完成初中歷史教學任務。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分以下六個環(huán)節(jié):
1.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引入。根據(jù)歷史學科的特點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并引入課堂。以多種生動形象的歷史場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與活動,為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創(chuàng)造條件。
2.學案引導,自主學習。用創(chuàng)設情景把學生引入歷史課堂后,就要組織學生結合學案,指導學生閱讀教材,通過自學梳理一下課文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對本課的基礎歷史知識(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xiàn)象、歷史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自主學習不是不需要教師指導和不與同學合作交流的學習;對自主學習時的問題可通過小組成員之間討論、交流,這個過程實際也就是所謂“兵教兵”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在教室內(nèi)巡視給予相應的指導。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留待下一環(huán)節(jié),由其他小組幫助或教師引導解決??此坪唵蔚摹皩W案引導,自主學習”,實際上為學生對本課知識梳理的過程。
3.教師點拔,釋疑解難。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對仍然存在的疑難問題,學生們可以提出,由其他小組學生或老師回答。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除幫助學生釋疑解難外,還要對學生加以引導,使學生突破重點解決難點,加深學生的理解。
4.拓展延伸,合作探究。學生在情景導入或自主學習結束后,進入合作探究的環(huán)節(jié)。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可針對本課教學中重難點進一步突破,也可結合現(xiàn)實進行探究,如“熱點聚焦”“以史為鑒”。此環(huán)節(jié)是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yǎng),所以應精心選題,也可組織學生進行活動探究,或布置學生課后延伸等。
5.當堂練習,鞏固提高。當堂練習指在先學后教的基礎上利用學案中的課堂練習、小測、競賽活動等,對剛領悟的知識通過運用達到進一步鞏固的作用。題目設計最好是學生易錯或中考重要知識點。
6.及時總結,收獲反思??偨Y反思可促進個體發(fā)展與進步。在要求教師自己反思時,也要求學生反思。看到自己的收獲,為自己喝彩和自豪;認識到自己的知識漏洞,以便查缺補漏,自我提升??傊偨Y反思是師生課后都必需做、堅持做的事情。
三、歷史課堂學案導學的注意事項
歷史課堂實施學案導學要堅持“三為主”:即以學為主,以練為主,以賽為主,有效合作,達到快樂、高效的課堂效果。
1.以學為主:就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提高小組學習的整體效果。
2.以練為主:課堂上學生的練習是主線,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組組互動。教師僅起主持人的作用,環(huán)節(jié)的導入,時間的控制,爭議的評價等。
3.以賽為主: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要給學生以積極參與的動力與適當?shù)膲毫?,生生之間,組組之間要引入恰當?shù)母偁帣C制,以調(diào)動學生快速高效的學習情緒。
4.有效合作:我們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結成學習對子“一幫一”“一促一”,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總之,面對新課改,面對當前的“五嚴”背景下的教育新形式,我們教育工作者都深深明白“減負增效”的意義,更明白這帶給我們的壓力。“學案導學”這一課堂教學模式在我們歷史課堂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它還不成熟,需要進一步完善。我堅信:只要我們歷史教師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傾情投身歷史課堂教學改革,一定能夠打造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