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真,章亞青,黃長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4醫(yī)院,福建 廈門 361003)
肩關節(jié)鏡手術在各個醫(yī)院開展得越來越多,根據每個醫(yī)生的手術習慣不同,一部分人采用沙灘椅位,一部分醫(yī)生采用側臥位。沙灘椅位需要采用特殊的牽引架,費用高昂,故此我院自制研發(fā)設計了一種可調節(jié)式滑輪牽引架,用于牽引側臥位的患肢,保證了術中肢體位置的穩(wěn)定性,術野暴露清晰,操作簡單,使用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1.1 材料 不銹鋼鋼管,底座,滑輪,調節(jié)旋鈕,牽引繩
1.2 制作方法 該牽引架自上而下由橫桿(三角形)、豎桿、底座三部分組成。豎直桿頂端設有一可變形的三角架,該三角架的每個角上都有一個滑輪,一繩從該三角滑輪上順次經過,其下垂的一端設有一重物,另一端為和患者肢體直接連接或間接固定的固定端,豎桿在豎桿處做一個可與手術床連接的固定夾,將豎桿與手術床固定,避免整個牽引架的搖晃及倒塌,在下節(jié)桿的底部與圓形底座連接,起支撐穩(wěn)固作用。圖1。
將牽引架移至手術床尾,固定在手術床患肢對側上,患者予氣管插管全麻后,采取健側臥位,腋下墊腋枕,頭要墊頭墊,徒手牽引了解一下牽引的力量,避免臂叢神經損傷,患者頭端放一麻醉頭架作為支撐無菌手術單,胸部中間放一個無菌盤放置關節(jié)鏡及手術器械。健側上肢外展,患側上肢用無菌中單和繃帶包扎,無菌單反折做出個袖套,無菌繩一端系于無菌單,另一端交于巡回護士繞過支架頂端的滑輪,通過滑輪懸掛于牽引重錘上(6Kg)。腋下墊一個無菌的墊子,可以增大關節(jié)間隙。圖(2、3)。
圖1
圖2
該牽引架的優(yōu)點:(1)取材容易,制作簡單,操作方便,與手術床固定一起牢靠,底盤可避免因固定后搖晃。(2)牽引后可使術野暴露充分,增加了手術入路的可選擇性,使關節(jié)內操作更加方便。術者和助手的操作空間增大,加快手術進程,減少手術時間,避免患者使用過多的麻醉用藥。(3)該牽引架可根據手術需要調節(jié)牽引架豎桿的高度以及底座放置的位置,符合人體生物學原理[1]。該牽引架可調節(jié)牽引繩的松緊度來控制合適的牽引力量,避免過度牽引導致臂叢神經損傷,可隨時解除繩子,使術者能夠了解關節(jié)的松緊度,在脫位手術時可了解肩關節(jié)是否有咬合,及時改變手術方案。(4)腋下無菌墊可以增大肩關節(jié)腋下的間隙,能夠使術中縫合盂肱下韌帶提供廣闊的視野及操作空間。(5)使用空心桿及底盤固定,可使整個牽引架較輕,容易搬動,底盤固定在地板上及豎桿與手術床相連可避免整個牽引架搖晃及倒塌。
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