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生處于至歲的年齡段,是形成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識的關鍵時期。賞識教育對于引導學生形成對個體積極認知和情感判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語文是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一門學科,也是一門具有陶冶性的科目。將賞識教育引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有助于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動,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賞識教育;語文課堂;促進作用
一、對小學語文中賞識教育的理解
在重視教育的今天,素質教育是一個重點話題,它是一個學生是否具備較強能力、是否成功的關鍵。賞識教育存在于素質教育當中,它和素質教育是相輔相成的,一個高素質的學生少不了教育者對他的賞識,正因為有了賞識,才能激發(fā)他們無限的潛能。
將賞識教育融入進語文教學中可以使語文教育的教學效果提高;而小學生在聽語文課的同時,可以慢慢培養(yǎng)自覺學習的能力。在充滿賞識的語文課堂上,教師完全可以把需要學生解決的問題先提出來,他學生自己試著去解決,挖掘學生們自動掌握知識的本領。
小學語文老師對學生的人生觀的影響不僅表現(xiàn)在課堂上,也滲透在日常班級管理活動中。教師是學生最直觀的教材,教師要做到“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洞察班級情況,明了每個學生的長處與不足,如同溪澗一樣包容學生,感染學生,對學生的賞識能夠造就學生寬容的氣度,形成賞識他人的習慣。
二、小學語文中實施賞識教育的必要性
(一)賞識教育可以讓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
如果將所有知識通過講授的方式傳授給學生,開始時,學生還會認真的聽課,但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以后會逐漸對語文課失去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對一件事的注意力最多可以保持 5 分鐘,而賞識教育就可以克服這一點。老師在課上對學生進行賞識,他們就會更好的在課堂上表現(xiàn)自己,從而形成一種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風氣。
(二)賞識教育可以拉近語文教師和學生距離
和諧的師生觀是每位老師進行賞識教育的開始,或者說如果一個老師對待學生總是用命令的語氣告訴學生你該怎么做,那都是不了解賞識的表現(xiàn)。學生們尤其是小學生,他們需要的是和教師之間良好的溝通,教師只有懂得賞識學生,才會在課堂上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才會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向,就像魏書生一樣,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學生來。所以說,將賞識教育運用進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育的發(fā)展前景會是一片光明。
三、小學語文中如何實施賞識教育
(一)把握好小學語文課堂中賞識教育的實施時機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落實賞識教育,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隨意夸獎學生,賞識學生。把握好落實賞識教育的時機,及時且準確地評價學生的課堂學習行為,才能讓賞識教育的作用發(fā)揮出來。教師要利用賞識教育,讓學生更積極地融入語文知識的理解過程中,加強學生的語文學習感悟。在學生獲得新穎觀點的時候,表揚學生,促進學生開拓更多的思路,從更多角度入手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課堂教學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實踐,教師用自己真實的情感與學生交流,喚醒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才能加強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感體驗。 學生的學習情感需要被激發(fā),教師及時且準確地進行賞識教育,是促進學生積極自主學習的動力。沒有意義的賞識不僅不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反而會讓學生輕視語文課堂學習。
(二)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學習興趣
教師賞識學生,首先學生身上要有可以賞識的優(yōu)點,而要讓學生身上有被賞識之處,教師必須要講好課,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養(yǎng)料。學生認可老師了,才會展現(xiàn)出更多可供賞識的優(yōu)點,形成賞識教育的良性循環(huán)。教師要使上課的過程成為學生參與建構的難忘的人生經(jīng)驗。
語文課文與我們生活的世界息息相關,作品是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觀照的產(chǎn)物。學生若感受到自身與學習內容是一體的,能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必然好學、樂學、勤學,教師作為一個組織者將學生引入文化殿堂,學生已獲得內在的驅動力,教師是掌握方向的舵手,師生合作,享受學習的樂趣。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愉快,師生相互賞識。
(三)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學生都是帶著先前經(jīng)驗走進教室的,有各種各樣的特點。有的學生惰性重,從不預習;有的學生喜歡漫畫,不愛讀書;有的學生家庭破裂,自暴自棄;有的學生喜歡聽流行音樂,最怕作文。教師要針對不同的情況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例如對于不預習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一張表格,把任務明晰化,每一欄都有任務指向,預習表包括客觀題目,比如作者介紹、寫作背景、文章線索,也包括主觀題目,比如讓學生摘抄出文章中他認為寫得精彩的語句,并賞析評價。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如果是學生習慣于簡單地接受或被動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壞的,如果能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鳖A習表格一目了然,學生根據(jù)每格的提示填表,不會有無處著手的挫敗感,完成一項就能填滿一個格子,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成就感,給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情境,從賞識他們的愛好和特長開始,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優(yōu)秀,之后教師因勢利導,讓孩子把這種能力遷移到教學相關領域,學生就很樂于接受了。
參考文獻:
[1]謝夢雪.論賞識教育的意義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D].陜西師范大學,2013
[2]申寅子.小學語文課堂上的賞識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11
[3]邱懷英.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12:87
[4]彭榮.小學語文賞識教育探析[J].學周刊,2012,08:34
[5]雷慶宇.淺談賞識教育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策略[J].中華少年,2015,26:95-96
作者簡介:宋巖群,女(1967.12——),中共黨員,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qū)雛鷹小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