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靜
摘要: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為青年學生認識世界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工具,高校青年學生的學習、生活與新媒體的關系日益密切,新媒體技術對于青年學生思想、行為的影響,成為高校團建工作中不容忽視的現(xiàn)實。日益普及且發(fā)展迅猛的新媒體技術,既為高校團建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對高校團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從實際出發(fā),分析新媒體對團員青年思想、學習及生活層面的影響,總結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團建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并結合實踐,提出促進新媒體在高校團建工作中應用的對策,以期為高校共青團工作提供積極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青年團員;問題;對策
一、新媒體對高校青年團員的影響
(一)對高校青年團員思想層面的影響
新媒體技術契合高校青年學生喜歡新奇、樂于探索的心理,在大學校園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大學生團員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步發(fā)展成熟的時期,新媒體平臺信息內容豐富多樣,能夠滿足青年團員快速接受信息的要求,對于開拓青年團員視野,促進其對事物的認知。然而,由于新媒體平臺缺乏必要有效的監(jiān)管,不少信息內容蘊含了錯誤甚至極端的思想,雖然大部分青年團員具備了較高的政治、思想及道德素養(yǎng),但是也有一些學生在面對不良信息、言論時因是非判別能力不強等而受到負面影響。不僅如此,新媒體平臺信息所導致的信息爆炸,容易降低青年團員的信息的理解把握能力,而對平臺的過于依賴,也減弱其對是非的判斷能力。
(二)對高校青年團員生活層面的影響
在新媒體技術日益普及的社會背景下,青年團員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廣泛,尤其是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通信軟件的發(fā)展,為青年團員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社交工具,青年團員利用新媒體平臺獲取、分享、交流信息。然而,新媒體在增強交際便利性的同時,也阻礙了青年團員在實際生活中面對面的交流、戶外集體活動的參與。越來越多的青年團員沉溺在微博、微信、QQ等新媒體中,造成與他人人際關系處理、語言溝通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不僅如此,新媒體雖然為青年團員的娛樂生活增添了一定的色彩,但是也減少了大學生團員在運動鍛煉方面的時間,影響了大學生團員身心健康的社會生活。
二、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團建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一)機遇
新媒體技術的普及,為高校團建工作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臺。高校團委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在新媒體平臺上建立宣傳教育陣地,增強團建工作的效果。
一方面,新媒體信息容量大、形式豐富多樣、信息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等特點,可以拓寬高校團建工作模式,使團建工作更加貼合青年團員實際,增強團建工作在青年團員中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新媒體具有較強的及時性、互動性,高校團建工作中利用新媒體平臺發(fā)布相關信息、開展相關活動,有利于團建工作主體迅速地將相關信息傳達到青年團員群體中,也有助于團委、輔導員等,形成與青年團員的有效互動,促進團建工作中對青年團員思想動態(tài)的把握,為提高團建工作的針對性與效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挑戰(zhàn)
新媒體對高校青年團員思想、生活及學習層面的影響,對高校團建工作突破傳統(tǒng)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蘊含大量信息且不斷更新的新媒體平臺,雖然為青年團員提供了更加豐富的社交、學習平臺,但是在新媒體做營造的虛擬世界中,青年團員的思想、價值觀念波動、變化更大,高校青年團建工作中需要面對更加錯綜復雜的社會、青年認知及心理變化,尤其是一些青年團員因虛擬世界而產(chǎn)生的對現(xiàn)實社會不信任、疏離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團建工作的難度。
另一方面,新媒體應用日漸普及的情況下,傳統(tǒng)的“命令—服從”工作模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現(xiàn)代團員工作要求,高校團建工作模式、方法、機制等都有待更新、完善。新媒體環(huán)境中,青年團員對公開、公正、民主的訴求更加強烈,高校團建工作者不僅要熟練掌握各種新媒體軟件,還需要緊密聯(lián)系時代、社會及青年團員生活方式變化,提高團建工作對青年團員的影響力,這些對于團建工作而言都是必須面對而又相當棘手的難題。
三、新媒體在高校團建工作中的運用對策
(一)增強團建工作者素養(yǎng)
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對高校團建工作者時代、社會、信息技術技術敏感性以及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高等教育體系的一員,團建工作者除了加強對新媒體技術的認識,明確新媒體的價值外,還應該增強自身的新媒體素養(yǎng)及能力。團建工作者應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新媒體的特征,實現(xiàn)對新媒體的熟練運用,為促進團建工作創(chuàng)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同時,團建工作者還應加強對青年團員思想、心理及生理變化的關注,尊重青年團員在信息傳播中的主體地位,將青年團員對知識、生活的需求,積極地融入到團建工作中,利用新媒體做鏈接,以更加專業(yè)、高效、貼近青年團員的團建工作引領、帶動青年團員增強對自我及社會的認知。
(二)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
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團建工作者應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廣泛性、即時性特點,構建靈活、富于創(chuàng)造力的工作模式,增強團建與青年團員的聯(lián)系,從而為團員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高校團建工作可以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工作模式,增強與青年團員的溝通互動,提升團建工作隊青年團員的吸引力,使更多的青年團員能夠融入到學校的團員集體中。在團建工作中,還可以結合黨建、院校特色,開展主題式的宣傳教育,如設置紅色文化、專業(yè)學習、自主創(chuàng)業(yè)等方面的主題,通過學校網(wǎng)站、微博、微信、學校論壇、QQ等發(fā)布相關活動信息,充分調動學生參與主題討論活動的積極性,將學生的實際生活、需求與社會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起來,為青年團員實現(xiàn)自身的發(fā)展訴求提供更加科學的指導與幫助,真正實現(xiàn)高校團建工作的目標。
結論
綜上所述,高校團建工作者對新媒體環(huán)境中青年團員思想、身心發(fā)展的變化,應建立更加全面、深入的認知,明確新媒體技術對于高校團建工作的機遇與挑戰(zhàn),并進一步結合時代社會發(fā)展,把握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團建工作中增強自身素養(yǎng)、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加強新媒體監(jiān) 管的必要性與方法,密切聯(lián)系新媒體特征及青年團員需求,以更加全面、合理、創(chuàng)新的工作模式,引領和帶動青年團員身心健康發(fā)展,為提升高校團建工作時效性,促進青年團員成長提供更加充足的動力。
參考文獻:
[1]吳勇,普遍性原則下旳高校共青團工作探微[M],第2版,北京:中華職業(yè)教育社出版社,2010
[2]李筱倩,論運用新媒體做好新時期的髙校共青團工作[J],中國報業(yè),2012(3)
[3]王興國,新媒體對大學生核心價值教育的挑戰(zhàn)及應對[J],江西社會科學,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