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鑫
摘要: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極大地變革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多媒體設備的引入,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數(shù)學課堂的深度和寬度,線上教學的展開,使得學生隨時隨地都可以獲得所需要的知識,極大地提高了知識獲取的效率。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數(shù)學的教學工作,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筆者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 高中數(shù)學;信息化;教學改革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的教育教學條件也在不斷改善,科技的發(fā)展也極大地推動了教學的進步?!耙恢Х酃P、一塊黑板”是傳統(tǒng)教學的真實寫照,這種單調的教學模式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耗費了教師大量的精力。尤其是在推理定理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論證過程,教師往往是“寫完黑板左邊,寫右邊,然后擦掉左邊內容繼續(xù)寫”,當學生想回過頭看前面推理的過程時卻發(fā)現(xiàn)內容已經擦掉了,這一方面會耗費教師過多的精力,另外一方面也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與理解。在此背景下,信息化教學應運而生,其不僅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其直觀便捷的特點也有利于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吸收與理解[1]。下面,筆者從自身的教學實踐出發(fā),淺談在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一些探索與實踐。
一、多媒體教學,拓展課堂的寬度與深度
作為一門思維嚴謹,邏輯性強的學科,推理論證是高中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論證需要大量的推理過程,且前后講解緊密相連,環(huán)環(huán)相扣。倘若學生思維開小差,就有可能無法理解后面的論證過程。當學生想回過頭去看前面的過程時,卻發(fā)現(xiàn)已替換成新的內容了。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知識的吸收理解,久而久之,也會影響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性[2]。為了有效的改變當前這一現(xiàn)狀,筆者將多媒體引入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來,其集影音、圖像、文字于一體,能夠有效的調節(jié)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筆者將推理論證的過程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在課堂進行播放,與傳統(tǒng)的手寫板書相比,其具有速度快、容量大等特點,這一方面解放了教師的雙手,使教師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課堂講解上,另一方面,通過合理的設計與排版,教師可以將論證過程放在同一張PPT中,這樣就能夠方面學生隨時回看,從而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與理解[3]。
作為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是高中數(shù)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高中數(shù)學內容中有很多函數(shù)圖像和復雜的空間立方體,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對空間想象能力較差的同學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現(xiàn)在借助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將其運行軌跡和變化過程制作成FLASH的形式直觀的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樣,學生就能夠清晰的看到其由點到線再到面的全過程,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4]。
二、微課教學,讓數(shù)學學習更加高效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鮮有趣的教學方式層出不窮。其中,微課就以其主題突出、針對性強、多樣傳播的特點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的追捧。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要基于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進度,這樣勢必會影響后進生的學習與發(fā)展。有沒有一種不影響教學進度又能推進后進生學習進度的方法呢?筆者以微課作為突破口展開了實踐探究。每次課堂教學完成后,筆者將教學大綱與學生在課堂中的反應結合起來,找出本節(jié)課堂中的重難點,然后針對其每一項內容制作成一個個微視頻,然后上傳到指定的網絡空間上,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jù)自身的不足有選擇性的進行觀看,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其格式便于存儲,既可以在移動設備上觀看,也能夠在電腦上觀看,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的學習,對于不懂的部分可以反復觀看,從而也能夠推動后進生的學習進度[5]。
高中學生學業(yè)壓力大,“五天一大考,三天一小考”成為常態(tài),如何有效的進行試卷講評成為擺在廣大教師面前的難題。過多的試卷講評勢必會大量的占用課堂時間影響教學進度,而過少的試卷講評又達不到考試本來應有的效果。如何找到其中的平衡點呢?同樣,筆者以微課為切入點,在每次測驗完成后,筆者就會圍繞學生的測驗結果制作一些微課視頻,對于一些基礎題目或者失分少的題目,筆者就會簡單講解;對于題目具有一定難度或者學生失分較多的題目,筆者就會詳細講解,并且適當?shù)倪M行一些延伸與拓展。這樣,學生拿到試卷后,首先是自我分析,看哪些題目是自己可以解決的,倘若自己無法解決,則可以到網絡上觀看教師錄制的視頻,自己學習理解。測驗完成后,筆者通常會給學生一到兩天的時間自己學習、理解,兩天后,筆者將各個微課程的點擊進行排序,將那些觀看率比較高的題目節(jié)選出來在課堂上再次進行講解,從而加深學生的認知與理解。
三、結語
科技的發(fā)展讓我們的教學更加豐富多彩,科技的進步是我們的教學更加充實高效。信息技術給我們的高中數(shù)學教學帶來了很多便利,但這并不意味著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全盤否定,在實際教學過程,廣大教師要從學生、自身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科學合理的選擇和運用。同時,要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反思和總結,以探索出一條契合實際的高中數(shù)學信息化教學之路,以進一步提升高中數(shù)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圣. 新課程背景下對高中數(shù)學進行多媒體教學的探索[J]. 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 2008(18):49-51
[2] 顏正凱. 淺談信息技術與中學數(shù)學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探索[J]. 少兒科學周刊:教育版, 2014(6)
[3] 駱魁敏.《網絡教育的資源整合研究:基礎教育信息化資源開發(fā)和應用的有效性研究》基于網絡的高中數(shù)學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J]. 教育信息技術, 2005(5):5-8
[4] 祝啟龍. 基于提高學生數(shù)學應用能力的高中數(shù)學教學方法改革探索[J]. 考試:教研版, 2013:106-10.
[5] 劉文一. 試論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高中數(shù)學教學探索與研究[J]. 成功:中下, 2017(8):00170-0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