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欽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人民醫(yī)院 心內科,廣東 深圳 518100)
關鍵字:左西孟旦;多巴胺;老年ALHF;心功能;臨床療效
急性左心衰竭(acute severe left heart failure,ALHF)是指由于各種心臟瓣膜、心臟型高血壓等多種疾病引發(fā)并迅速發(fā)作的左心功能失常性疾病,從而引發(fā)左心肌收縮能力急劇下降、心臟排血量降低及全身多器官灌注不足等多種綜合征[1-2]。臨床多采用常規(guī)利尿藥、擴血管藥及正性肌力藥等對其進行治療,但其治療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對來本院的60例老年ALHF患者進行相關研究,分析比較小劑量左西孟旦與多巴胺在老年ALHF治療中的有效性,為其臨床應用提供依據(jù)。
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來本院就診并符合篩選條件的60例老年ALHF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研究對象中超聲檢查左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均小于40%,其中包含有擴張型心肌病患者、高血壓性心臟病以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颊?;排除低血壓患者,排除血氧飽和度≤88%并伴意識障礙需立即機械通氣(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患者,排除合并腎臟、腫瘤等其他惡性疾病的患者。本研究經(jīng)相關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經(jīng)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所有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30例患者中男17 例,女13 例 ;年齡60~83歲,平均(68.3±3.2) 歲;對照組30 例患者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61~83歲,平均(67.9±4.0)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根據(jù)實際病癥采用吸氧、利尿、降脂、擴血管、抗血小板、降壓、降脂及降糖等多方面對癥治療。同時實驗組在基礎治療之上靜脈滴注小計量左西孟旦維持大約10 min以完成初始劑量注射,其間藥物的負荷量設定為12 μg/ kg,隨即以 0.1 μg/(kg·min)靜脈滴注速度持續(xù)滴注23 h。對照組在基礎治療的同時按照5 μg/(kg·min)的速度微泵靜脈泵入多巴胺注射液180 mg和0.9%氯化鈉注射液32 ml,時長為24 h。
①分別于給藥治療前和給藥治療24 h之后檢測血漿B型腦鈉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濃度,并采用超聲心動圖測定LVEF和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對比經(jīng)過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心功能指標的恢復情況。②記錄兩組患者治療療效。其中將心功能提升幅度大于2級或心功能滿足1級標準以及心衰綜合征體征大幅度好轉視為顯效;心功能提升幅度大于1級而心功能未達標但心衰綜合征體征有所好轉視為有效;未達有效標準視為無效,其中顯效和有效患者的人數(shù)記為總有效率。
對本次研究對象中獲得的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歸納,并采用SPSS 19.0軟件對兩組老年ALHF患者的LVEF、SV和BNP情況以及治療療效情況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和比較。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并采用t檢驗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LVEF、SV和BNP情況;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并采用χ2檢驗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治療療效情況。P <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ALHF患者LVEF、SV和BNP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LVEF和SV均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升高,而BNP均有所降低。實驗組LVEF、SV和BNP各項心功能指標相較于對照組改善情況明顯較好,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 1。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30例老年ALHF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3.3%,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 2。
表2 兩組老年ALHF患者各項指標情況(±s)
表2 兩組老年ALHF患者各項指標情況(±s)
組別 例數(shù) LVEF/% SV/ml BNP/(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 30 30.23±6.02 43.75±5.59 59.79±9.37 73.47±8.74 624.35±62.18 239.15±53.17對照組 30 30.43±5.78 35.62±7.23 60.41±11.25 66.39±9.43 631.14±67.34 424.78±67.46 t值 2.036 11.231 1.048 14.379 0.938 12.461 P值 0.731 0.024 0.856 0.019 0.897 0.031
表3 兩組老年ALHF患者治療情況
ALHF多由于左心功能失常和心臟排血量降低而引發(fā)全身性疾病,是心內科的常見疾病[3]。目前,臨床上常采用擴血管藥以及正性肌力藥等對其進行治療,以穩(wěn)定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維持器官功能[4];但是老年ALHF患者常伴有心肌梗死,長期應用上述藥物治療常常會加重心肌耗氧負擔,產(chǎn)生心律失?;蛘叻款澋葒乐馗弊饔?,增加患者風險[5-6]。
有研究發(fā)現(xiàn),小劑量左西孟可以通過增強心肌收縮力,加大心臟血液排出情況,維持機體全身多器官灌注,減少多種臨床綜合征發(fā)生,在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中具有顯著療效[7]。左西孟旦與肌鈣蛋白C相互作用后,促進心臟對鈣離子的反應性,其敏感度隨之增加,進一步增強心臟的收縮情況,改善心臟排出量[8]。本研究發(fā)現(xiàn),與多巴胺治療的對照組患者相比(66.7%),實驗組30例老年ALHF患者最終達到目標的比例為93.3%,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與文獻報道相一致[9]。小劑量多巴胺通過與多巴胺受體相互作用,改善腎血流量,增加心肌耗氧量[10];但左西孟旦則僅限于β受體作用,可降低心肌對氧氣的消耗,避免心律失常及室顫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適用于老年ALHF的治療[11]。臨床研究常采用LVEF、SV作為評價左心室收縮功能指標,而根據(jù)BNP的濃度變化檢測患者心功能的特異性改變[12-13]。本實驗研究指出,隨著左西孟旦的應用,實驗組重癥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縮功能明顯改善,LVEF和SV得到明顯提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作為心肌釋放的重要多肽BNP,隨著左西孟旦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調節(jié),心肌張力降低、心臟負荷下降,BNP分泌量也隨著得到改善。
綜上所述,相比于多巴胺,小劑量左西孟旦能夠改善老年ALHF患者LVEF、SV和BNP等各項心功能指標,增加左心肌收縮力,增大患者康復的可能,同時也可以避免耗氧量增加而引起的心律失常等多種副反應,可進一步應用于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