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服裝的立體裁剪技術與平面裁剪技術,是現(xiàn)代服裝結構設計的兩大基本方法,對推動服裝行業(yè)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將以立體裁剪技術為例,試分析立體裁剪技術對服裝設計的影響,以期提高國產服裝品牌的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服裝設計;立體裁剪;結構思維
引言
伴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及國內外市場接軌的加速,大量的國外品牌服裝正在以各種形式融入中國市場,這也就對中國國內的服裝行業(yè)形成了巨大的沖擊。在中國的市場上充斥著美國的耐克,德國的阿迪達斯等等一些國外品牌,其占據(jù)著高端服裝品牌地位。中高端市場主要是國外品牌的服裝,中低端市場主要是國內品牌的服裝。造成國內外的服裝品牌巨大差距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立體裁剪在服裝設計中應用狀況的顯著差別就是重要原因之一。立體裁剪技術的應用對于服裝設計有著重要影響,對其進行應用探究也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立體裁剪的概述
古希臘、古羅馬為西方古代文明的三大時期。希臘為發(fā)展,羅馬為傳承。這段時期是服裝造型發(fā)展的非成型階段。那時期的服裝,典型代表基同于用一塊布纏繞在身上直接別合成服裝。非成型階段在古希臘與古羅馬時期優(yōu)為明顯。這也許是立體服裝的初期階段。它們的共同點是布料不經過裁剪而直接固定或纏繞于身上。在東、西羅馬分裂后,東羅馬成為拜占庭帝國,受到東方服裝文化的影響。而西羅馬存在的時間并不長。但受到北歐日爾曼人的服裝文化的影響。也就開始進入到服裝造型發(fā)展的第二階段——半成型階段。在這一時期,服裝款式非常繁多。主要特點是向功能化、實用化方向轉變。開始利用一些簡單的平面服裝裁剪形成一種較為合體的服裝造型。經過北歐日爾曼文化和羅馬文化的融合,到了哥特中期,約13世紀。歐洲服裝終于脫離了古代文明的平面造型模式,形成了一種新的、獨立的服裝造型風格與技術手法——立體裁剪。
二、立體裁剪在服裝設計上的結構思維
1、立體裁剪與服裝設計
實際上兩者之間簡單而言是因果關系。制作出一款好的作品,首先是設計,再而是立體裁剪感覺,最后才是結果。介于以上的幾點論述,我們首先來說禮儀性服裝。我們意識到禮儀性服裝的特點。這正吻合了立體裁剪的優(yōu)越性。禮儀性服裝它很具有個性,有特定的穿著場合和服飾效果。如晚裝、演出服、婚禮服等。
在設計手法和制作效果時,很要注意的是效果:夸張、多褶皺、不對稱、收放對比非常強烈。立載手法時都必須考慮的服飾效果。比如說:收褶量的多少。用立裁方法一捌、一看、一剪。完善的造就出美麗的造型。在立載時,最先考慮的是服裝造型和人體的結構再結合剛就是考慮到服裝與人體的空間意識和立載造型手法,在色彩藝術搭配上,面料材質的厚簿,也直接影響立裁時的服裝效果。立裁可以直接表達出不同材料所產生的服飾效果。如褶量、抽皺量的多少等等。
2、立體裁剪的結構思維
(1)柔性之美
一般來說,晚裝和一般性小禮服在設計制作手法上都體現(xiàn)為:雅而優(yōu)美。較為張揚的基本設計思維意識體現(xiàn)出服飾品和人文精神素養(yǎng)的品質內涵:以柔美、高雅還溢出場合的活動氣氛。技術人員在制作這類服裝時,通過空間意識的構思,在用各種造型手法來表達出柔美和剛美的不同服飾效果。
(2)淡雅、柔化之美
它之表現(xiàn)節(jié)奏柔和、漫柔之身形,線條多以合體、收腰為主。顯示出女性曲線三維的立體美感。凸現(xiàn)出三圍形體的強烈對比,展現(xiàn)出人體形態(tài)美。所以在立裁時,技術員對于把握各部位的尺寸尤為重要,對于審美觀要有很好的概念意識。如果要把握好,巧到好處的造型手法,這就需要技術員的審美觀,要有獨到之處的眼光和審美觀。
(3)表演服的剛性之美
夸張的肥美為主,所以在立裁時,技術人員對于把握各部位點、線、面的合適尺度尤為重要。太高、太低、太左、太右太寬太容都不行,對于不同穿著場合和活動內容要有很好概念。思維做到或把握到巧到好處的手法,這就需要審美觀與社交知識的綜合素養(yǎng)經驗。
三、立體裁剪的優(yōu)越性
立體裁剪優(yōu)于平面裁剪。國為立體裁剪能夠解決平面裁剪難以解決的造型問題。在視眼和個性化服裝的設計中經常會出現(xiàn)不對稱,多皺褶等復雜造型。在平面制圖裁剪中,純粹是以技術員的經驗和想象力的發(fā)揮,才能達到一種只能說是相對接近的服飾效果,并沒有直觀性和直接性的得到服飾效果,并沒有直觀性和直接性的得到服飾效果,而立體裁剪絕對可以達到,還能直接的看到結果,便于及時修改和修正。改進效果。運用各種手法,也可以彌補人體的不足缺陷,從而達到完美的立體服飾造型。運用立體性裁剪的構思方法,通過立體裁剪的直觀性和準確性,更能表達出服裝的服飾效果。因為禮服中,有很多款式它都是以不對稱或設計為主,左右片都不一樣,這樣更適合立體裁剪的發(fā)揮。而且又能很到位的制作出合體的服裝。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不斷發(fā)展,服裝的多樣化,抽象性時裝的出現(xiàn),特別是個性化時裝的日益增多,著裝者對服裝要求、品位、檔次的提高都離不開立裁。它將是我們從事服裝行業(yè)人員特別是技術行業(yè)的一門新的,必不可少的技術標準。
結束語
立體裁剪技術賦予了服裝一抹別樣的色彩,使設計出的服裝別具一格,更具時尚感。而隨著人們對個性化服裝的追求,筆者認為,立體裁剪必將成為服裝行業(yè)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方向,因此,相關從業(yè)人員還需對其深入探究,以期促進其與我國服裝設計理念的融合,推動我國服裝產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益品.科技條件下服裝立體剪裁與平面剪裁的交融[J].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2017(32)
[2]趙陽宇.纏繞法與立體裁剪的關系[J].遼寧絲綢,2017(4)
作者簡介
劉雨婷,學校:遼東學院,專業(yè):服裝與服飾設計。
(作者單位:遼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