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摘 要:本文通過比較陳承澤《國文法草創(chuàng)》、金兆梓《國文法之研究》、楊樹達《高等國文法》和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這四本書的語法思想,對早期語法的面貌有一個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關鍵詞:詞類;語法;比較
陳承澤《國文法草創(chuàng)》、金兆梓《國文法之研究》、楊樹達《高等國文法》和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這四本語法書,是在《馬氏文通》之后相繼出版,語法觀點和思想有繼承的部分,也有創(chuàng)新的部分。對于我國語法在整體框架上的構建都有無可替代的作用,豐富和發(fā)展了我國的語法。這四本語法說書大體上呈現(xiàn)了早期語法的面貌,對于這四本語法書的比較有助于我們對早期的語法有一個總體的認識。
一、四本語法書的語法呈現(xiàn)
(一)陳承澤《國文法草創(chuàng)》
《國文法草創(chuàng)》1982年于商務印書館出版。首先作者就提出研究國文法要注意的三個重點,隨之作者提出了國文法上待解決的四個懸案,關于字類系統(tǒng)、字類界劃、本用活用以及引申順序。接著,作者通過區(qū)分字與詞、虛字與實字等,劃分詞類,共把詞類分為8類,書中對每一詞類進行簡單地劃分,并輔以理論的解釋和例證。最后是關于活用問題的講述,這也是本書的一個很重要的亮點。陳承澤首次提出了“詞類活用”,具有開創(chuàng)之功。
(二)《國文法之研究》
《國文法之研究》1983年于商務印書館出版。本書沒有從詞類的角度加以展開,而是從文法的角度進行講述,本書共分為兩章。第一章是文法的研究法,分別是歷史的研究、比較的研究和普通的研究。第二章是名學的現(xiàn)象與文法的現(xiàn)象,首先是名學的現(xiàn)象,用“相詞、體詞、加詞、主詞、表詞”等等諸如此類的術語,其次是文法的現(xiàn)象,從字到字群到句再到句的種類和句義與聲音的關系,是縱向式順序連接。
(三)《高等國文法》
《高等國文法》1984年于商務印書館出版。本書共有十個章節(jié),從詞類的角度出發(fā),分別列出: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和嘆詞九類。書中在各大類之下詳細列所屬此類的字以及字的用法,并輔以大量的例證分析。
(四)《新著國語文法》
《新著國語文法》1992年于商務印書館出版。本書是以白話文為研究對象,全書例證和語法理論均以白話文為例,本書的內容非常全面,除緒論之外,主要包括包括了詞類的區(qū)分和定義、單句的成分和圖解、實體詞的在句中的位置、詞類的詳述以及一些復句的解釋和語氣。書中的重頭是在詞類細目的部分。
二、四本語法書的比較
(一)相同
詞類的劃分中,實詞和虛詞都是以“體、相、用”為基礎進行劃分。
《新著國語文法》和《高等國文法》中代名詞、形容詞的分類是一樣的,都分為四類,雖然名稱不同,但所述的是同一類詞。
(二)相異
1.研究對象不同
《國文法草創(chuàng)》、《國文法之研究》 和《高等國文法》以文言的研究,《新著國語文法》以白話為研究對象。前三本更像是古代漢語語法書,而《新著國語文法》則是現(xiàn)代漢語語法書。
2.研究方向不同
《國文法草創(chuàng)》主要講了詞類的問題以及活用的提出?!秶姆ㄖ芯俊犯赜谖姆ǖ谋緯?,一個句子如果說,怎么組織,有什么規(guī)則?《高等國文法》詳細的見講述了各個詞類的種類以及用法?!缎轮鴩Z文法》主要提出了“句本位”的文法依據(jù),同時書中對于整個語法體系有一個大致的呈現(xiàn),涵蓋的范圍比其他三本書更廣。
3.詞類方面的不同
《國文法草創(chuàng)》把代名詞列入名詞之類。而《國文法之研究》、《高等國文法》以及《新著國語文法》把名詞和代名詞分開,分別歸為實詞的兩個大類。
《國文法之研究》提到了“量詞”。《新著國語文法》中也講到了“量詞的特殊用法,并在名詞之下列量詞”。其他兩本書中并沒有涉及相關的知識。
《國文法之研究》中實詞分為5類,虛詞分為4類,這樣的分類有《高等國文法》和《新著國語文法》的分類相同,但在虛詞方面,《國文法之研究》中分出的四類虛詞,其中的傳吻虛字和絕對虛字實際上沒有絕對的分別,都可以看做是助詞,也就是現(xiàn)在所稱的語氣詞,只不過作用不同,前者是句尾語氣詞,后者是句首語氣詞。在《國文法之研究》中沒有嘆詞。
就名詞的分類來看,《國文法草創(chuàng)》中分為4類,《高等國文法》中分為5類,而《新著國語文法》中分為3類。分類中有重復的部分,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就副詞的分類來看,《國文法草創(chuàng)》中分為3類,《高等國文法》中分為10類,而《新著國語文法》中分為6類,其中有些部分是重合外,還有一些是沒有涉及的,比如“表敬副詞”只出現(xiàn)在《高等國文法》中。
就介詞的分類來看,《國文法草創(chuàng)》中分為2種,《新著國語文法》中分為4類,《高等國文法》中分為22種。同時依據(jù)不同,《國文法草創(chuàng)》是依據(jù)介詞在句中的位置、《新著國語文法》是根據(jù)介詞在句中的作用、《高等國文法》主要列出代表性的介詞,并附詳細的語法功能和例子。
就連詞的分類來看,《高等國文法》中分為9類,《國文法草創(chuàng)》中分為2類。
4.句類的不同
就簡單句從語氣角度給句子分類,《國文法之研究》中分為4類,《新著國語文法》中分類5類。
三.筆者的觀點
筆者認為這四本語法書從總體上對于中國語法的的發(fā)展都有奠基石的意義。分別來看,這四本書各有千秋,也有不足。
首先,《國文法草創(chuàng)》中首創(chuàng)提出的“詞類活用”的概念,書中還提到了文法上有待解決的問題至今還沒有定論,值得深入的探討。本書是在比較字與詞和虛字和實字的基礎上,把實詞和虛詞分開,分別列入章節(jié)進行敘述。從整體上看,有條理。但書中的基本概念解釋很少,但用的數(shù)量很頻繁,如果沒有其他早期的參考書做輔助,對于這本書中的很多概念是比較難理解的,例如:“領位”。全書都由文言文寫作而成,閱讀起來比較不方便。最后,本書文法的知識基本沒有涉及,只講了有關詞類的問題。
其次,《國文法之研究》篇幅短小,主要講述了一些文法方面的問題,也簡要的提到了詞的分類,筆者認為文中最大的亮點在于“體詞、相詞、加詞和表詞”等非常清楚的講述,從不同的角度對文法的現(xiàn)象進行說明。對文法現(xiàn)象的解讀首先從字開始,介紹了字的定義、區(qū)別了字和文、詞、名等的不同和聯(lián)系,并且一些關系字的用法也作了講述,比如:“字的分合”、“字的通假”。其次,提出字群的說法,其作用相當于名詞,增一字或者減一字,都是可以的。最后,論句,普通句和特別句、獨字句或句字,講了句的構成,從內而外。從簡單句到復句。從文法上看,這本書中所講的內容,比較淺顯易懂,所舉的列子有文言文、白話文還有英語,所以容易理解。但書中對于詞的分類這個語法中重點部分的講解只是一帶而過。
再次,《高等國文法》對詞類進行詳細的講述,實詞加虛詞共分九類。每一類詞的種類,每種之下的各種用法和涉及到的典型詞都一一列舉,每一個字都附有豐富的例證,除了作為詞類所具有的作用之外,還講述了每類詞倒置和省略。這本書對于我們了解詞類很有幫助,描寫細致。同時本書中還列舉到現(xiàn)在不常用的虛詞和實詞等,內容很豐富。但書中很有用法相同的字分開列舉,并且沒有清楚地說明哪個方面相同,所以雖內容多,但繁瑣。雖有條有理,但系統(tǒng)性較差。
最后,《新著國語文法》全書都以白話文為研究對象。書中涉及的內容很豐富,包括詞類、文法,涵蓋范圍廣。并且書中對于知識點的講解清楚易懂,“句本位”的思想囊括其中,全書運用多處圖解法分析句子,各個詞類在句子中的作用不同,那么在圖解中所用的標記符號也不同。
參考文獻
[1]陳承澤.國文法草創(chuàng)[M].北京:商務印書館,1922.
[2]金兆梓.國文法之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3]楊樹達.高等國文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