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怡
摘要: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為例,調查十九大進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現(xiàn)狀與所存在的問題,為思政課的教學改革提供可實踐的建議,促進實現(xiàn)黨的十九大精神與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良性融合,發(fā)揮高校思政課教學對學生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黨的十九大;思政課;新時代
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所召開的一次重要大會。在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之中,思想政治課無疑是重中之重。將十九大精神有機地融入高校思政課堂,全面實現(xiàn)“進教材”、“進課堂”和“進頭腦”,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緊迫的意識形態(tài)重大工程。本文對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實現(xiàn)黨的十九大精神與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良性融合,發(fā)揮高校思政課教學對學生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積極作用。
從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來看,學者對黨的十九大融入高校課堂等研究還處于初步嘗試階段。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明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高校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的有效方法、十九大融入思政課教學的問題上。具體包括:
第一,高校宣揚十九大精神責無旁貸。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上明確指出:“我們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這句話解釋了全國高校的本質和工作目標: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高校開展學習、宣傳責無旁貸。(1)
第二,突出重點熱點,實現(xiàn)深度融入。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到:“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固然很多,但課堂學習更具基礎性和系統(tǒng)性”“教師要回歸課堂、用足用好課堂?!保?)王樹蔭教授提到:“在實現(xiàn)十九大精神與‘基礎課程、章節(jié)目整體對接的基礎上,要將教學重點放在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時代主題和大學生關注的熱點、焦點上,要對相關問題予以深刻闡釋、深度講解,這是推進十九大精神融入‘基礎課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和著力點。(3)”
第三,結合信息技術開展專題實踐教學。陳鶴松學者在研究中提出,將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抓好實踐教學,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尤其重要。基于“微時代”的網(wǎng)絡教學技術應用以及學生學習與互動方式的急劇變遷,以問題為導向的專題化教學逐漸成為思政課教學改革青睞的方式。(4)
針對高校思政課的教學現(xiàn)狀及學生需求,筆者對高校思政課教學提出以下建議:
(一)合理調整課程結構及內容
高校思政課的課程結構要分工協(xié)作、各有側重,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融入黨的十九大精神。
思修課應重點突出對學生的愛國主義、理想信念、道德和法制教育。要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使命,著重講解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于文化自信等論述的重大意義以及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最新論述。
毛概課主要讓學生深入理解建黨以來黨的指導思想和大政方針,提高大學生的理論水平和政治素養(yǎng)。要將十九大報告的新思想、新論斷等融入到課程教學,尤其是在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標等一系列重要論斷的基礎上,講清楚十九大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形勢與政策課應重點突出當今國內外形勢以及十九大召開后一系列國家及社會政策的變動,融入十九大報告的新內容、新表述,體現(xiàn)時代特點。
高校思政課課時有限,安排教學內容一定要避免重復,要增加不同課程任課教師的集體備課次數(shù),建立不同課程之間的橫向聯(lián)系,明確各自的教學內容和重點,統(tǒng)一掌控,統(tǒng)一安排。
(二)教學注重新舊知識結合
黨的十九大精神進入高校思政課堂,不是對以往理論成果簡單的補充和擴展,而是要與原有的理論體系和教學體系無縫對接。與原有理論成果既一脈相承,又有所創(chuàng)新,才能讓學生從動態(tài)發(fā)展中把握這一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從而避免講授思路的混亂和學生理解的偏差。
總之,授課教師要從邏輯的歷史的思辨的角度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同以往的理論成果結合起來,讓學生感受到黨的理論基礎的厚重感和與時俱進的時代感,思想基礎的牢固性和理論創(chuàng)新的持續(xù)性。
(三)提高教學內容實用性
把思政課程教學內容與高校學生的現(xiàn)實需要和職業(yè)發(fā)展結合起來。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黨的十九大描繪的藍圖與當代大學生的前途發(fā)展息息相關,認識到十九大的學習是非常有必要且對自身發(fā)展具有很大的幫助,引導他們投身于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實現(xiàn)自己的職業(yè)理想和人生抱負;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職業(yè)道德觀,這樣才能使思政課學以致用,才能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
總之,高校要做好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工作,盡快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到思政課教學中,并深深扎根于當代大學生的頭腦之中,使之真正成為指導今后一段時期我國改革和實踐的強大精神動力和思想武器。
(四)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
各高校開展的思政課課程,應注重提高學生對黨政知識和國家發(fā)展等內容的興趣,以課程內容和授課方式的創(chuàng)新性和趣味性激發(fā)高校學生的興趣。青年大學生思想較活躍,視野較開闊,個性較張揚,還是非常龐大的網(wǎng)絡和手機使用群體。教師要發(fā)揮第二課堂的重要作用,善于運用網(wǎng)課、微博、微信等新載體開展十九大教育活動。為了真正掌握黨的十九大精神,熱情飽滿的學習動力和深刻全面的認知收獲密不可分。
注釋:
鄧蜀望.對高校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提高政治站位的方法探究[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17,30(04):85-87.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J].教育文化論壇,2016,8(06):144.
王樹蔭.黨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基礎”課教學的基本思路[J].北京教育(德育),2017(11):30-32+37.
林密,王玉玨.聆聽時代聲音,展現(xiàn)真理力量——十九大精神有機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必要性及其路徑[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9(01):141-146.
參考文獻:
[1]陳鶴松.黨的十九大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探究[J].高教論壇,2018(01).
[2]林密,王玉玨.聆聽時代聲音,展現(xiàn)真理力量——十九大精神有機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必要性及其路徑[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9(01).
[3]鄧蜀望.對高校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提高政治站位的方法探究[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17,30(04).
[4]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J].教育文化論壇,2016,8(06).
[5]王樹蔭.黨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基礎”課教學的基本思路[J].北京教育(德育),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