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鵬娟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農村勞動力不斷涌入城市,于是,就產生了一個特殊的、值得大家關注的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qū),孩子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而留在戶籍所在地,并需要其他監(jiān)護人照顧的年齡在十六歲以下的孩子?!鞭r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正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家庭教育的缺失使留守在農村的兒童在基本的生活、日常的學習、健康安全、心靈歸屬、道德品行等方面呈現或埋藏著一定的“陰暗”問題。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問題,提出了針對留守兒童家庭的家庭教育策略。
一、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狀
1、父母的教育內容存在問題。
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自身文化素質水平的普遍較低,缺乏對孩子的科學指導。在教育的內容上多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少關心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情況,缺乏與孩子的耐心溝通;此外,由于感覺對孩子虧欠,很多父母選擇用物質的方式來彌補孩子,于是就形成了“重物質,輕精神;重學習,輕德育”的家庭教育局面。
2、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
由于工作辛苦和忙碌,其家長更偏向采用消極、粗暴的教育手段,而孩子在缺乏父母耐心指導和有效監(jiān)管的情況下容易放縱自己,因而造成惡性循環(huán)。大部分家長意識到打孩子并不是特別有效的方法,但只有小部分的家長明確意識到打孩子是不好的,并能真正做到不打孩子,大部分的家長對“打”、“罵”等教育方式的采用是隨機的,并沒有考慮這些方式會帶來的后果。
二、針對留守兒童家庭的家庭教育策略
1.避免留守,攜子女到工作地就學
父母外出打工,應盡可能攜帶子女到打工地就學,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孩子對父母的依戀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讓留守兒童接受完善的家庭教育,孩子才會身心健康地成長。
2.選擇最優(yōu)監(jiān)護人,父母及時協(xié)同親子關系
外出打工的父母一定要優(yōu)擇監(jiān)護人,要盡可能的選擇受教育水平更高、家庭氛圍和諧的的親戚作為農村留守兒童代養(yǎng)人。但是父母也要與代養(yǎng)人及時協(xié)同親子關系,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等形式與子女進行溝通,并及時與代養(yǎng)人分享信息。
3.轉變教育方式,用愛筑起溝通之橋
摒棄消極、粗暴的教育手段,采用民主和諧的教子方式教育孩子,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積極與子女進行情感溝通、生活關愛和親子互動,適當支持他們的一些想法,鼓勵其點滴進步,真正關心子女,全力支持孩子的教育,將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發(fā)展放在首位。運用滿腔的愛意與理智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4.改進教育內容,注重全面素質的培養(yǎng)
父母或監(jiān)護人應端正教育思想,樹立正確的家教觀念,加強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視孩子的全面素質的培養(yǎng)。在家庭教育的內容方面,美國家庭教育專家史蒂文先生曾說:“家教最基本的內容不是教孩子掌握多少知識,而是教會孩子怎樣與他人建立聯系,怎樣面對困難,怎樣處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難題?!备改笐宄卣J識到這一點,此外還應該與時俱進,及時了解新事物,以便及時調整教育內容。
5.以自身打工經歷激勵孩子正確成長
目前,社會各界關注更多的是農村留守兒童缺失家庭教育的問題,而忽視了其背后暗藏的巨大教育財富。外出打工的父母應將自己在外打工的經歷以及生活磨難以故事的形式向子女講述,讓孩子理解生活的不易,幫助他們樹立吃苦耐勞、拼搏向上的精神意識,這有利于引導孩子提高意志力、樹立自信心。因此,將父母外出打工的種種正面經歷為教育媒介,加強留守兒童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也可以成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一個亮點。
家庭教育是每個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啟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希望留守兒童家庭自身增強意識,擺正思想,重視家庭教育,將留守兒童家庭的教育劣勢因素轉化為優(yōu)勢因素,為孩子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河北省承德市寬城縣東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