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 荻
(重慶市第六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神內(nèi)科 400060)
急性腎損傷(AKI)是發(fā)病率和病死率較高的臨床綜合征,其在嚴重膿毒癥或膿毒癥休克的患者中的發(fā)病率是16%~51%[1]。盡管AKI的發(fā)病率非常高,內(nèi)科醫(yī)生依然缺乏有效的臨床工具識別AKI的進展情況。雖然臨床上進行了許多關于AKI新的生物學標記物的相關研究,但多數(shù)腎臟和重癥醫(yī)學的專家都認為這些標記物缺乏一定的可行性。近年來,部分研究發(fā)現(xiàn)標準的速尿應激試驗(FST)后的尿量對臨床低血鈉的患者早期發(fā)生AKI具有預測作用,能夠識別AKI的嚴重程度和進展情況[2-3]。FST預測惡化型AKI的最佳截斷值是2 h的尿量<200 mL,其靈敏度為87.1%,特異度為84.1%[2]。本研究選擇在危重患者中進行FST,旨在評價其對AKI的預測作用,研究其與預后指標的相關性,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3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重慶市第六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科進行住院的127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住院時間≥24 h;年齡≥18歲;血肌酐≤110 mol/L;同意接受FST;心功能分級在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分級Ⅱ級以上。排除標準:住院時間<24 h;年齡<18歲;血肌酐>110 mol/L;對速尿產(chǎn)生過敏反應;既往或正在接受血液透析;心功能分級小于NYHA分級Ⅱ級。納入患者均進行FST(每個患者給予速尿1 mg/kg后觀察2 h的尿量),F(xiàn)ST陰性(2 h尿量≥200 mL)分為A組,F(xiàn)ST陽性(2 h尿量<200 mL)分為B組。
1.2方法 收集兩組患者的人口學資料和相關臨床資料[年齡、性別構成、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APACHEⅡ評分)、序貫器官衰竭評分(SOFA評分)、基線腎小球濾過率(eGFR)、基線尿流率、中位濾過鈉排泄分數(shù)(FENa)、是否使用過速尿、是否患有COPD、高血壓、肝硬化、充血性心辦衰竭、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記錄兩組患者發(fā)生AKI的危險因素:使用過非甾體抗炎藥、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伏立康唑、兩性霉素、造影劑、膿毒癥、腹部外科手術、心臟外科手術[4-5]。隨訪患者,記錄住院期間進展為急性腎損傷網(wǎng)絡工作組(AKIN)3期、需要連續(xù)靜脈-靜脈血液透析(CVVH)、死亡的情況、CVVH的時間、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和花費?;颊吣蛄髀时O(jiān)測通過怡舒福尿流量動態(tài)檢測儀進行測量。
2.1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的比較 A組患者共68例,B組患者59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構成、BMI、APACHEⅡ評分、SOFA評分、基線eGFR、中位FENa、未使用速尿患者數(shù)、基礎疾病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發(fā)生AKI的危險因素 發(fā)生AKI的危險因素包括使用非甾體抗炎藥、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伏立康唑、兩性霉素、造影劑、膿毒癥、腹部外科手術、心臟外科手術患者等,兩組之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AKIN 3期發(fā)生情況及預后指標 A組患者AKIN 3期、CVVH、死亡患者數(shù)均小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CVVH時間、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和ICU住院費用與B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一般資料的比較
組別n基線尿流率(mL/s,x±s)中位FENa(%,x±s)既往未使用速尿患者數(shù)[n(%)]基礎疾病[n(%)]COPD高血壓肝硬化充血性心衰糖尿病A組68105.0±37.80.54±0.2333(48.5)5(7.4)24(35.3)4(5.9)7(10.3)14(20.6)B組5936.8±13.20.59±0.1827(45.8)6(10.2)27(45.8)6(10.2)6(10.2)11(18.6)P<0.0010.1630.7550.5740.1720.3400.9440.857
表2 發(fā)生AKI的危險因素分析[n(%)]
注:-表示該項無數(shù)據(jù)
表3 兩組AKI發(fā)生情況及預后指標的比較
有研究顯示[2-3],F(xiàn)ST對AKI有一定的預測作用,當給予血容量正常的AKIN 1期患者靜脈注射的速尿1.0 mg/kg或1.5 mg/kg時,發(fā)現(xiàn)6~8 h內(nèi)產(chǎn)生尿量少于200 mL的患者進展為AKIN 3期的可能性顯著高于對照組。有學者在進行FST前,測量了每位患者的生物標記物,包括尿液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劑2(TIMP-2)、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7(IGFBP-7)、腎損傷分子1(KIM-1)、白細胞介素18(IL-18)、NGAL、肌酐、清蛋白/肌酐(ACR)、尿調(diào)節(jié)素以及血漿NGAL,結果顯示FST預測AKIN 3期的曲線下面積最大,其次是血漿NGAL[2,6],說明FST可以作為進展至AKIN 3期的有效預測指標[7]。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FST陽性組AKIN 3期、CVVH、死亡患者人數(shù)均高于FST陰性組,說明FST對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AKI的進展、血液透析和死亡有預測作用,可作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預測嚴重程度的指標。
通過以上的研究發(fā)現(xiàn),尿量是反映AKI嚴重程度的一項重要的特征,當前大多數(shù)AKI的共識定義也把尿量作為AKI的診斷標準[8]。目前的研究中,尿流率數(shù)據(jù)的獲得有許多的限制,本研究采用尿流量動態(tài)檢測儀能夠通過尿管精確測量尿流率。雖然兩組患者基線尿流率有所差異,考慮可能與患者的容量狀態(tài)有關,由于基線肌酐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故基線尿流率不影響試驗結論。尿量的精確評估大多數(shù)是在院內(nèi)進行的,但現(xiàn)實的情況是大多數(shù)院外的患者輕度AKI的發(fā)生率更高[9-10]。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早期存在水鈉潴留,腎素血管緊張素水平升高,且存在腎臟儲備功能不一致,故對于速尿的反應不同,F(xiàn)ST結果也就不同。有研究顯示,有尿性腎衰竭的患者病死率(26%)低于無尿性腎衰竭患者的病死率(50%)[6,11]。無尿性腎衰竭患者預后更差,可能和無尿性腎衰竭患者水鈉潴留、電解質(zhì)紊亂發(fā)生率較高有關[12-13]。通常情況下,液體復蘇會將無尿性腎衰竭轉化為有尿性腎衰竭,改善其預后不良的發(fā)生率。但是較多的研究顯示,患者水鈉潴留的程度與不良的預后有相關性,水鈉潴留程度越嚴重,腎功能不全發(fā)生率和患者病死率越高[4,14]。因此,速尿會減輕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水鈉潴留的程度,故其AKI和不良的預后發(fā)生率更低。
FST的一大優(yōu)勢是在重癥監(jiān)護室以外可以進行2 h尿量測量[13],如果能夠為患者安置尿管,還能完整收集24 h的尿量。需要認識到FST不僅僅是評估腎臟儲備功能的試驗,還是評估完整腎臟功能的試驗。
目前有較多研究推薦FST可以作為預測AKI嚴重程度的一種方法,但臨床工作者仍未使用的原因是,大量使用速尿可能會對測定新型生物標記物,如尿NGAL等產(chǎn)生影響,且FST仍處在研究階段,沒有大樣本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的支持,故不能在臨床上常規(guī)使用[1,12]。
綜上所述,F(xiàn)ST能夠作為預測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發(fā)生AKI的有效工具,F(xiàn)ST后2 h尿量小于200 mL的患者其發(fā)生不良預后的風險增加。目前關于FST的研究較少,F(xiàn)ST在AKI的分層和治療方面的作用尚不清楚,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