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以氣流受限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疾病,氣流受限常呈進行性和不完全可逆性發(fā)展,考慮與肺部對有害顆粒氣體的異常炎癥反應狀態(tài)有關(guān)[1-2]。近些年來,COPD已經(jīng)成為肺心病的主要病因,占80%~90%,并且其發(fā)病率和病死率也不斷攀升[3],威脅老年人群健康。另據(jù)相關(guān)文獻提示[4],25%的COPD病人可進展為慢性肺心病,急性發(fā)作風險較高,缺乏有效的早期診斷和急性評估指標。因此,如何在COPD急性發(fā)作期對病人進行早期診斷和病情評估顯得極為重要。本研究選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的6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心力衰竭病人,整理分析相關(guān)檢測結(jié)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的60名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病人及家屬知情同意后納入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會批準。排除合并有高血壓病、冠心病、 糖尿病等可引發(fā)心力衰竭的疾病。選取同期6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心力衰竭病人作為試驗組,男性32例,女性28例;根據(jù)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的分級標準將病人分為Ⅰ級(16例)、Ⅱ級(15例)、Ⅲ級(14例)和Ⅳ級(1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試驗組60例均為我院接收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符合2007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會制定的AECOPD標準。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于體檢當日清晨抽取5 mL空腹靜脈血,試驗組于入院當日清晨抽取5 mL空腹靜脈血。分別檢測B型鈉尿肽(BNP)和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同時抽取1 mL動脈血以檢測氧分壓(PaO2)。BNP檢測需借助全自動生化析儀,經(jīng)由微粒子酶鏈免疫分析法測定。hs-CRP需借助Image特定蛋白儀,經(jīng)由散射免疫比濁法測定。PaO2的檢測需借助血氣分析儀。
2.1 BNP和hs-CRP水平比較 試驗組的BNP、hs-CRP水平高于對照組(P<0.01)。詳見表1。
組別nBNP(pg/mL)hs?CRP(mg/L)對照組6015.2±4.51.8±0.4試驗組60253.2±80.245.8±15.5t值-25.62-153.86P<0.01<0.01
2.2 試驗組不同心功能分級病人的BNP、hs-CRP和PaO2水平比較 試驗組不同心功能分級病人的BNP、hs-CRP和PaO2水平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相關(guān)性分析 隨著NYHA的分級增加,病人BNP水平和hs-CRP水平逐漸增高,即病人的BNP水平與分級呈現(xiàn)正相關(guān)(r=0.487,P=0.004),hs-CRP水平與分級呈現(xiàn)正相關(guān)(r=0.391,P=0.003),PaO2水平與分級呈現(xiàn)負相關(guān)(r=-0.197,P=0.024)。
心功能分級nBNPng/mLhs?CRPmg/LPaO2kPaⅠ級1670.2±23.120.2±12.766.2±13.1Ⅱ級15324.8±100.51)43.8±18.51)44.8±11.91)Ⅲ級14526.8±234.91)2)60.2±21.11)2)37.2±8.71)2)Ⅳ級15823.2±312.71)2)3)102.8±34.91)2)3)28.9±7.91)2)3) 與Ⅰ級比較,1)P<0.05;與Ⅱ級比較,2)P<0.05;與Ⅲ級比較,3)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病程漫長、漸進性加重的特征,病情遷延可引發(fā)慢性心力衰竭,影響病人的治療效果和預后[5]。據(jù)調(diào)查,由COPD所導致的肺心病多由反復氣道感染和低氧血癥引起肺動脈高壓和右心室擴張和 (或)肥厚,但急性感染誘導急性發(fā)病的機制尚不明確[6-7]。目前,臨床多考慮從炎性指標評估COPD合并肺心病病人的病情狀態(tài),其中hs-CRP和BNP便是最主要的代表因子。
超敏C-反應蛋白是一種由肝臟產(chǎn)生的急性反應蛋白,現(xiàn)多被用于炎性體征的非特異性檢測[8]。在圍繞著hs-CRP的病理生理研究中發(fā)現(xiàn)[9-10],心肌細胞中的hs-CRP可增強補體系統(tǒng)介導的炎癥反應,影響血管內(nèi)CO的合成,加速心肌細胞凋亡,對COPD病人的內(nèi)皮細胞功能影響尤為嚴重,進而降低肺功能。COPD 合并肺心病的病因分析報告中,感染是首要影響因子,感染程度已被證實與其肺功能的損傷程度呈正相關(guān)[3,11]。因此,hs-CRP作為代表性炎癥蛋白則具有較高的提示意義。本研究中,試驗組hs-CRP水平較對照組有明顯升高,且hs-CRP水平也被證實可隨病情的加重而增高,hs-CRP在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心力衰竭中的有效性,可考慮進一步深入研究。
B型鈉尿肽是一種多肽類激素,主要由心室肌分泌,集中儲存于右心房[12]。BNP主要被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診斷和病情評估,是應用較為廣泛的血漿標志物[13]。有研究提示, COPD急性期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清BNP水平明顯增高[14]。同時,還有部分報告指出,BNP可能集中合成于左心室,并可在容量負荷和室壁張力增加的情況下出現(xiàn)分泌增加,在病人心功能低下時出現(xiàn)顯著增高,并在病情緩解期也有持續(xù)表現(xiàn)[15-16]。本次研究中,試驗組病人血清BNP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隨著病情加重不同心功能分級間病人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血清BNP與hs-CRP具有較高的提示作用,可用于臨床的早期評估及臨床病人的預后判斷。
本研究中,試驗組因病情進展和感染加劇而出現(xiàn)更為明顯的缺氧,并可因呼吸功能和肺功能雙重受損而出現(xiàn)低氧血癥。低氧血癥又可加重心力衰竭,引起氧分壓降低,增加壓力負荷和容量刺激進而促進BNP分泌,對于病情影響較強[17]。試驗組心功能各級病人的PaO2水平與病情分級呈現(xiàn)明顯的負相關(guān),低氧血癥與心力衰竭密切相關(guān),這也為hs-CRP和BNP的臨床應用提供了有力證據(jù)。
hs-CRP和BNP檢測在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心力衰竭病人中具有重要意義,對病人的病情等級有一定的提示作用。